求不得的心願

A君和B君本是車笠之交,後來不知何故反目成仇。A君臨終前叮囑太太,不許B君去送他。但B君一心想解怨釋結,善始善終,便親自到靈堂鞠躬。本來A君遺容安詳的,這時卻瞪著一隻眼,一副發怒的樣子。

廣東人說「勉強沒有幸福」,有的事盡力了,就要順其自然。

§

阿雯蓄著短短的秀髮,白淨的臉配著細邊圓框眼鏡,她斯斯文文、企企理理的,說話陰聲細氣。她胃口不錯,但就是無法增磅。早前醫生建議切除子宮,避免癌細胞擴散到其他部位。可是手術還沒做,她卻中風了,左邊身幾乎完全癱瘓。

「我下個月中會做手術。」阿雯仍抱持希望,「醫生說手術風險很大,可能會導致第二度中風,甚至危及生命。」

「對病情有幫助嗎?」我問。

「不知啊!我只希望能重新走路,起碼可以自理。」阿雯邊說邊用右手拍打左腿,由於長時躺臥,全身感覺痠痛麻痺極了,她平淡地說,「但家人不同意,他們擔心手術會令病情更差。」

「萬一出事怎麼辦?」我再問。

「我不怕,頂多不是去天國,我想搏一搏。我已跟家人說好,如有甚麼三長兩短就在天國再見。」

阿雯才五十出頭,未來的路仍很漫長。由於中風情況嚴重,即使請針灸師一天兩回給她施針,作用也極有限。三個月過去後,醫生建議她先回家療養。

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家人都會很糾結,回家必須有人長時照顧在側,如家中人丁單薄,又要上班,就必須聘請工人姐姐,或入住安老院。另外家居環境也需調整,起碼要安裝扶手,把門加寬方便輪椅出入,甚至改用電動床等。有家人一時拿不定主意,索性跟院方討價還價,或避而不見,或推說自己不是「話事人」,拖得一日得一日。

佛陀曾經教導一位患病的修行者,要身苦而心不苦。

我衷心祝福阿雯在未來的日子裏,即使面臨身體的諸多障礙,仍能好好把握自己,保持正向而平穩心靈、心態。

§

阿昌退休不久就確診肺癌末期,而且病情迅速轉差。他的心情糟透了,事情來得太急,他還有許多事沒有交代。

兒子出世後不久,因為在港的工作出現危機,他便隨舅父南下印尼做生意。初時他每周會回家一趟,慢慢地就疏離了。當時多得太太一手扶養兒子,還孝敬自己的父母親。太太信任他,很少過問他在外的生活。他更自責了。

「二十年來,我一直隱瞞著你們,其實我在印尼有另一頭家,有個女兒。」他當著太太和兒子面說出深藏內心多年的秘密。

太太聽了出奇地冷靜,沒有預料中的大吵大鬧,但從此不再去看他。她常常躲在房裏 哭泣,不知這些年辛辛苦苦持家究竟為了甚麼?兒子跟爸爸聚少離多,感情本來就很淺薄,如今更形同陌路。

「我沒有怪你,你們大人的事我不理解,只希望你能放下一切。」兒子冷冷地說。其實他有點氣爸爸連聲對不起也沒跟媽媽說。

阿昌聽著,木木地沒有反應。

「能夠的話,找機會跟太太道歉好嗎?多謝她這些年來養育兒子,照顧兩老。」我說。

他微微點頭。

「對於你在印尼的親人,你想見他們嗎?」我再問。

阿昌毫不猶豫地用力點頭。

事情本來很簡單,見一面了卻心願就是了。但兒子搖頭表示不可能,他明言要保護媽媽,深怕體弱的媽媽會因受不了刺激而出事。再說,如果事情揚出去讓親友們知道了,不但爸爸的名譽掃地,也會波及媽媽和他。萬一對方爭分家產,賴死不走怎辦?左思右想,見一面實屬難辦。

不管怎樣,最後的決定還得交由當事人去抉擇。

臨走前我跟阿昌說:「相信你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病情,如果今世無法再見你想見的人,就待今後因緣際會時再見吧!事到如今,所有恩怨情仇都要放下,為自己好好打算,好好把握下去要走的路。」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