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曆2561年,香港佛教界慶祝佛曆2561佛誕節暨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吉祥大會,舉辦梵音雅韻佛誕慈悲音樂法會。作為佛弟子,肩負弘法責任,隨著時代進步,弘法的手法也愈來愈豐富,早已不限於念經讀經,更涉獵音樂和唱誦。
佛法與音樂如何連結?音樂法會背後又如何帶出佛法理念?
溫綺玲居士:音樂與佛法
說起音樂與佛法,負責籌辦「梵音雅韻佛誕慈善音樂法會」的溫綺玲居士便想起了兩段與音樂結緣的經歷。
「不久之前,應佛教徒的介紹,去看了明海法師的音樂會。我第一次看到一位僧人,將現代人熟悉的歌曲,譜入佛教教義,再重新演繹出來。在場的觀眾都非常投入,感到法喜充滿。法師利用現代音樂,加入佛法義理,令聽眾潛移物化,無疑是一個方便接引的法門。」溫綺玲居士說:「另一次,在一個講座的禪修環節中,背景音樂選了郭蘅祈的《四無量心》,我當時的感覺是,音樂真的是打入人心的利器,是一道理想橋樑,與人心產生共鳴。」加上郭蘅祈是年輕一輩,更能了解年輕人的想法,由他演繹的音樂,更容易接觸到這一群觀眾。
今年佛誕節的「梵音雅韻佛誕慈善音樂法會」,便邀請了明海法師與郭蘅祈表演。溫綺玲居士說:「去年佛誕節,我們也辦了一個同類型的音樂法會,現場觀眾的反應非常好,觀眾都表示很享受法會的形式以及當中的得著。」佛弟子接觸法會的機會很多,無論是佛聯會還是各大道場,只是加入了藝術元素的法會則相對較少。「無論是音樂還是其他藝術,作為一種媒體,可以令宗教更容易接近群眾,是美事,故此我們決定將音樂加入佛法之中。」此外,溫居士表示,晚會還有香港舞蹈總會帶來的《水月觀音》、《護法金剛》及敦煌舞《金黃彩塑》,音樂與舞蹈交融,引人入勝。
事實上,音樂與佛法,相應相通,就像歷史悠久的梵唄也是一種音樂,發自法師內心肺腑的音聲,音樂法會還邀請了漢、藏、南的法師帶領誦念的環節。「這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佛教禮儀,而是一種震撼心靈的結晶,將我們帶入一種純潔清淨的心靈空間。每個環節,都會安排法師為表演項目作出開示,讓現場觀眾除了視覺或聽覺上的感受,亦直接接收到佛教教義。」溫綺玲居士說。
音樂弘法的歷史
傳統佛教音樂稱為「梵唄」,起源於佛陀時代。佛教傳來中國初期,並無梵唄的流傳,原因是梵音與漢語不同,而造成語言上的差異。為此,僧侶們採用民間古典或宮廷樂曲,對傳入的佛曲進行改編,因而形成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音樂。
中國最早的佛教梵唄是從三國曹魏時代開始,曹植創作的《魚山梵唄」為梵樂在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融合傳統的宮廷音樂與佛教梵唄,形成了特殊的宮廷雅樂,並創立了梁皇寶懺、無遮大會、盂蘭盆會等佛教梵唄唱儀。
佛教音樂的高峰期出現在唐朝。從唐朝詩人韓愈的詩句「街東街西講佛經,撞鐘吹螺鬧宮廷」中,可見佛教在當時的興盛與影響。宋元時期的佛教音樂,更是影響了中國說唱音樂及音樂演奏的發展。明清時期的佛曲日益通俗化。延至清代,佛教音樂已經普遍盛行於各大道場。
近代佛教領袖太虛大師與弘一大師共同譜寫了詞曲優美的《三寶歌」,並呼籲大眾以音樂弘揚佛法,令佛教大放異彩。及至現代,佛教音樂日益成為弘法度眾的方便法門,音樂弘法活動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
佛教向來有「以聲塵得道」、「音聲作佛事」的觀念及實踐,這些觀念及實踐被認為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之一。運用現代音樂的特質,融和佛法莊嚴的精神,以求情感佛法化,不僅可傳達佛法崇高的意境,而且容易攝受人心,滋潤眾生的心靈。可見,音樂與佛法結合,有助於拉近人與佛法的距離,可謂佛教弘法的利器。
明海法師:音樂讓心柔軟
「我佛慈悲,輾轉人生在我心靈最深處。我佛慈悲,指引了生命的路。」──明海法師:《紅塵歸宿》
出家前從事音樂工作,被喻為「佛教界的費玉清」,音樂對明海法師來說,是無國界的:「它的美可以跨越語言和文化。它像一度橋樑,瞬間拉近陌生你我的距離。流行音樂是這橋樑中最快,和最被普羅大眾接受的那一項,這也是我們當初選擇透過改編流行音樂,作為弘揚佛法的初衷。」明海法師說:「在音樂世界裏,當佛法的偉大與音樂的美好碰撞,會讓我們剛強的心柔軟、讓我們柔軟的心變得更容易接受佛法的喜悅。這就是我主張「快樂學佛」的原因。」
十年來,明海法師舉辦的佛曲音樂會,給許多現場朋友帶來法喜,也讓許多聆聽過法師佛曲的朋友心生感悟。也許佛法很深奧,也許這些佛曲很淺顯,但就是這些淺顯易懂的佛曲內容,為無數大眾帶來快樂,並開啟了快樂學佛的大門。「我們輪迴在這冥冥娑婆,無時無刻都在承受著生命無常的痛苦。雖然社會在進步發展,可是快樂依然是最難以追求的奢侈品。如果在甜蜜蜜的旋律中,能聽到佛法在呼喚您,相信您的快樂一定會加分。我們選用這些曲目,為的就是耳熟能詳便於傳唱,為的就是讓佛法協助您解脫目前痛苦的觀念。幸福快樂不是不存在,只是你沒發現它其實就在身邊。」明海法師笑說:「我們的佛曲音樂分享會並不是演唱會,而是由我帶著大家一起唱佛歌。如果您看到幾千個觀眾同唱一首歌的畫面,那可能就是佛曲音樂獨特的魅力。」
郭蘅祈:心靈禪修
郭蘅祈有一個更為人熟悉的名字 – 「郭子」,曾經與張學友合作多首經典作品,如單曲:《祝福》、《忘記你我做不到》。現在的郭蘅祈是一名瑜伽老師,更創作了不少佛樂金曲,如專輯《祈菩行》,將古老傳承的佛教經典與心咒,重新用現代新古典流行曲風演繹,當中包括:《四無量心》、《普賢行願品》、《藥師佛心咒》等有名的心咒。那麼,應該抱著怎樣的心情,去聆聽這些佛曲呢?對郭蘅祈來說,聆聽這些心靈音樂,不一定要求自己一動不動,靜靜聆聽,就像瑜伽,也是利用不同的動作,讓自己進入禪定的狀態。當我們的思緒被梵音所牽引,身體可能不由自主的隨旋律起動,耳朵在聽音樂,心也在聽音樂,久而久之,我們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讓音樂進入,讓心藉著音樂而獲得平靜。
小知識:誦念與念經的分別?
佛在世所說的教理而傳之後世的佛經是我們學佛、念佛、修行的根本依據。佛經結集後,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常以誦念佛經作為學習教理的一種修行方法。古德云:「在口曰誦,在心曰念。」「念在於心,不在於言。」可見,誦經和念經是有很大區別的。關鍵就是這個「念」字。「念」用兩個字表達其中的含義就是「受持」。「受」是接受佛經中的教理開示。「持」就是如法修持,將身口意三業轉化為戒定慧三學,這才是真念經。作為一個真正的三寶弟子,應當把佛經當成自己的導師、皈依處和座右銘,依教奉行,全力受持。
小知識:音樂與舞蹈
儘管佛教一直有以樂舞供佛的傳統。有助我們方便地表達讚嘆諸佛的願望。但發自內心的尊重禮贊,往往不是音樂所能全面表達的,所以佛弟子們常以最直接的肢體語言——舞蹈,供養諸佛。同時,佛弟子聞法歡喜時踴躍讚歎、手舞足蹈的表現,能令身邊人同得安樂,共入佛道,可說是直心修持最具體的表現方式。佛教音樂在加入舞蹈元素後,表達形式更活潑,表達內容更豐富。今年佛誕節,香港舞蹈總會將會表演《水月觀音》、《護法金剛》及敦煌舞《金黃彩塑》,以當代的觀點及表現手法,審視遠古的文化遺存,加強觀眾對佛法的感受。
原文刊於<香港佛教>月刊,佛門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