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填詞人林夕近年信佛,有人認為,他的歌詞和散文處處可見佛學的痕跡。例如〈百年孤寂〉、〈人來人往〉、〈愛情轉移〉等詞,都被指是揉合佛學與愛情的作品。上月底,「Roundtable香港青年政策研究所」舉行「林夕X 愛情X 佛學」討論會,主講的中文大學哲學系碩士生劉保禧,就以林夕歌詞為線索,剖析林夕詞如何印證佛家「無常即苦,緣起性空」的論旨,並探索愛情與佛學兩不相礙的可能性。
《明覺電子》編輯部認為,林夕的「佛理歌詞」無疑是一次實踐理論的大膽示範,就其歌詞的流行程度,甚至當日講座的熱烈反應,可反映新一代對林夕歌詞的偏愛、及受到「佛理歌詞」的潛移默化而引發對佛學產生好奇與興趣。當然,林夕對佛學的理解與演繹,亦可能影響樂迷對佛學的了解或誤解,所以,我們特邀講者親撰文章,分享其研究內容,藉此開發更多討論空間。)
林夕、填詞與佛學
「我寫詞,在時裝學角度而言,即是好多條line,我現在主力鑽研的叫『佛line』,1998年我為了王菲寫了〈守望麥田〉、〈百年孤寂〉與〈開到荼靡〉,都是嘗試用佛家精神,solve戀愛的問題,很難流行,希望日後糖衣再放多一點。」[1]林夕在2004年接受訪問時如是說。這條佛line,漸漸成為林夕詞作的一股主流,無論是直接說理的〈難念的經〉、〈觀世音〉,還是借以談情的〈人來人往〉、〈愛情轉移〉,佛學的意味均十分濃厚。
林夕援佛入詞是近十年左右的事。他在一次訪問提及,以佛學來填詞源於1998年自己經歷的一場大失戀,湊巧他要為之填詞的王菲也經歷婚姻問題,於是林夕開始以新的手法書寫:「我想了很久,一個人可以怎樣保護自己,想了很多道理,後來又寫了《給自己的情書》。之後開始睇佛經,發現它和我之前想的道理類近,佛的主旨是如何解脫痛苦。」[2]起初林夕的詞只是碰巧與佛理相通,經過十一年時間洗禮,林夕這條「佛line」日趨圓融。到底林夕如何以佛理書寫愛情,做到佛學與愛情兩不相礙?
佛學:如實觀的哲學
林夕說到佛的主旨是如何解脫痛苦,這是對的。根據學者霍韜晦的說法,佛學是一套「如實觀的哲學」:「佛教首先假定人生的困擾來自無明,然後假定困擾的解決依賴如實觀。」[3]所謂「無明」,即是沒有光明,在這個狀態下的人苦惱痴迷;若要去除無明,有賴培育「如實觀」──觀照實相的智慧。然則「無明」的具體內容為何?「如實觀」中的實相又是甚麼?
《雜阿含經》有段文字可以回答這些問題:「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佛陀從人的肉身(色)開始剖析,指出人的肉身是無常的,隨著各種緣起條件而遷變不居。如果認為肉身可以恆常不變,執於青春時的肉身則成老苦,執於健康時的肉身則有病苦,執於生存時的肉身則為死苦。肉身如此,心理活動(受、想、行、識)也是如此,會隨著事物而遷變不居。用佛學的用語,這就叫做「無常」。人陷於無明而不能自拔,正在於他們不明白世事無常的真相,誤以為自己可以決定一切,而對事物生起貪戀。一旦有所貪戀,執於定常,就會生出各種苦果。
[1] 《JET》Vol. 19, 3/2004。
[2] 〈林夕‧開到荼蘼花未了〉,收於呂大樂編:《號外三十》(香港:三聯書店, 2007),頁346。
[3] 霍韜晦著:《如實觀的哲學》(香港:法住出版社, 1992),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