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東蓮覺苑辦學九十周年誌慶:承先賢辦學之志,延續興學育才之使命

開幕禮
開幕禮

九十年前,張蓮覺居士發願興辦女子義學,後來成就創建東蓮覺苑的因緣;多年來東蓮覺苑一直是佛教弘法人才的搖藍,對香港佛教的發展尤為重要。明年是東蓮覺苑辦學九十周年,苑方早前於11月20日在大雄寶殿舉辦「東蓮覺苑辦學九十周年誌慶博愛心・慈悲燈暨開幕禮」,以誌先賢辦學之功德,並繼往開來,延續弘法利生、興學育才之使命。

是次盛會得東蓮覺苑董事會成員、三所寶覺屬校的校監、校董、校長、學生和校友代表到場一同出席。由於疫情關係,其他的嘉賓、老師和同學們則透過收看線上的現場直播,一起參與。


緬懷先賢之大願:將此身心奉塵剎

1920-1930年代,女子讀書的機會不多,蓮覺居士遂發起興學之願,於1931年分別在香港及澳門創辦「寶覺第一義學」及「寶覺第二義學」,擔任校長。其時蓮覺居士與丈夫何東爵士打算向政府申請撥地辦學,卻未獲批准。後來她獲丈夫贈予十萬元,遂決定用作興學弘法,購入山光道地皮,籌建苑舍,終在1935年創辦東蓮覺苑。主禮嘉賓、東蓮覺苑董事會主席李焯芬教授在致辭時說,蓮覺居士興辦的女子義學,開創了香港基層女性接受教育的先河。現時除了中小學教育之外,東蓮覺苑亦積極支持海內外多間大學發展佛學課程。李教授鼓勵大家以感恩的心,緬懷先賢為教育和佛教發展耕耘的努力。

辦學九十周年誌慶籌備委員會主席上衍下空大和尚在致歡迎辭時說到,1930年代政經局勢不穩,而社會上仍普遍存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保守思想,蓮覺居士能夠不畏時艱,興起女子義學,殊不容易,實為「有心有力之大菩薩」。

東蓮覺苑苑長上僧下徹大和尚引述《華嚴經》的一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來緬懷和讚揚先賢辦學的願心。蓮覺居士為一群失學的女子開辦義學,實踐佛法本義,將畢生精神投入在教育和弘法之上。苑長認為,「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句經文就是蓮覺居士的寫照。

東蓮覺苑苑長上僧下徹大和尚帶領「修集歡喜」環節
東蓮覺苑苑長上僧下徹大和尚帶領「修集歡喜」環節

修集歡喜:在靜觀中覺察身心

僧徹苑長在「修集歡喜」的環節中,邀請大家先一起觀呼吸。他開示:「『修集歡喜』是去除不好的習慣,修正行為,保持心態的平靜;而歡喜則能夠為我們帶來開心的環境,以及熱鬧、和樂的氣氛。我們每天有二十四小時,有八小時是我們用來工作、學習的,其餘就是我們生活和休息的時間。」

學校現場一同參與 「修集歡喜」環節
學校現場一同參與 「修集歡喜」環節

苑長續問,大家可有想過,如何去培養我們生命的養分?「這一刻,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養分。當大家沒了呼吸,生命隨時會停止。大家可以嘗試在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上,留意自己的呼吸。佛教稱之為觀呼吸」

觀呼吸的練習,讓我們專注在此時此刻,達至和平的心境。在現今社會,面對疫情、等各種挑戰,平靜、清淨和歡喜的心變得比以往更為重要和可貴。苑長邀請大家閉上眼睛,放鬆身心,慢慢吸氣和呼氣,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中平靜身心,又請大家合十微笑,將感恩的心送給身邊的人。

「傳燈傳承」環節
「傳燈傳承」環節

傳燈傳承:將佛法智慧薪火相傳

在佛教中,「燈」象徵智慧和光明,而點亮內在的心燈,則象徵開啟智慧,走出黑暗無明,獲得清淨。在「傳燈傳承」的環節中,寶覺校友和學生代表從苑長手上接過明燈,象徵佛法智慧代代相傳。

2020年是困難重重的一年,世界各地面臨新冠疫情,兼逢水災、山火、地震等禍患,我們猶如身處黑暗之中,內心不得安寧。苑長在謝辭中寄語大家,要感恩佛陀、感恩先賢先哲,感恩自己的福德因緣,讓我們能深切反思和體會,顯發慈悲和智慧,明白艱苦正是勇猛精進的逆增上緣。

《華嚴經》有云:「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眾生心無明闇室,能滅無量百千萬億不可說劫積集一切諸業煩惱種種障礙。」佛法的明燈,能夠驅走黑暗、無明和痛苦,指引我們踏上光明之路。東蓮覺苑將會承先啟後,不改初心,繼續為推動佛學教育而奉獻,將佛法明燈薪火相傳。

現時東蓮覺苑除了法務之外,亦積極支持現代教育事業。除了資助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以及其他大學的佛學課程外,亦支持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國等地的佛學課程發展,讓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共沾法益。苑方亦與時並進,加強網絡系統和社交媒體的應用,接引初機學佛者,支持網絡時代弘法工作。


延伸閱讀:

欲入無為海,先乘般若船──東蓮覺苑如何照通古今、繼往開來?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