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雖然疫情在香港及台灣有緩和的情況,然而病毒在多個地方仍持續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當前的疫情危機尚未解除,不過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有危必有機,我們應當思考,如果在困境中尋找並創造新的機遇。
我們與眾生緣起相互依存的關係
縱觀全球眾多現代化國家,都是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發展而成的。伴隨資本主義而來的經濟型態強調物質、繁榮向上、發展,這些看似正面的概念背後是一把雙刃劍,成為造成眾多問題的根源,而這些問題最後往往以破壞、剝削、掠奪等形式呈現。這些無數追求「效率」和「最大化」的經濟活動,反而導致世界各地出現貧窮、戰爭、生態危險。印度副總統溫凱亞‧奈都(Venkaiah Naidu)在今年4月曾撰文,指出人類的福祉與地球上的眾生關係密不可分。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相信奈都對佛教「輪迴」、「因緣」、「眾生平等」和「因果報應」等義理並不陌生。其實早在疫情出現之前,人類已漠視其他生物的福祉。回想一下,人與大自然、人與一切眾生、一切動物,是否能和諧共處、相安無事?先不說對大自然的污染,單是我們對各種肉類的渴求,足證人類對自己以外的眾生並不十分友善。有人認為今次疫情與海鮮市場買賣的野味有關,也有觀點分析是因為人類過分侵略野生動物的生活空間所促成。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緣起」思想,教導我們世間萬物的存在都建立於緣起相互依存的關係中。又如中觀學派的開創者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這說明宇宙萬物沒有任何一者能夠獨立存在,全仗眾緣和合。這種理論已獲得西方近年盛行的深層生態學引用。若人類因口腹之欲而造殺業,套用因果輪迴的道理,我們剝奪其他眾生的生存權利,冤冤相報,互相殘殺,最後只會無有了期。
以保護大自然為出發點,重新檢視佛教義理
同時,佛教不單主張不僅要對各種生物有愛心,也要愛護山河大地,所謂「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如星雲大師提出,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就是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環保專家」,極樂淨土極盡莊嚴清淨,不但沒有空氣污染、水源污染,也沒有噪音、毒氣、暴力、核能等公害,因此淨土為人所嚮往。反觀這個娑婆世界,雖然現今大家常討論氣候變化、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但歸根究柢這是因為我們已對整個自然環保作出幾近無可挽回的傷害。例如已故生物學家科蒙納(Barry Commoner)早於1971年已提醒世人:「所有事物都是互相連繫的。」到2006年,一群生物學家發現生態系統出現重大變化,顯示大自然以至人類正處於危機中。不過,各國政府對這個警告置若罔聞,繼續埋首經營更大的城市、更先進的科技、更快速的汽車和鐵路。這個過程製造出大量廢料,空氣和食水也更為污染。
傷害既已造成,再來討論補救的方法,豈不是本末倒置?不過若我們從今天起醒悟過來,恐怕還不算太遲。
斯里蘭卡的強帝瑪法師(Ven.B.Chandima)指出,佛教對發展的態度迥異於前述的西方態度。佛陀認知到自然資源的有限,因此他在有限資源與無限需求之間為眾生提供另一項選擇,也就是將慾望縮減到與有限資源相符的程度。佛陀教導我們從戒、定、慧入手,來對治人類的欲望。也就是說,佛弟子要利用制約式的生活,來應當有限資源所帶來的影響和挑戰。因此,佛弟子會追求簡約生活,而不是貪婪地掠奪物質。佛陀同時又提倡充滿環保意識的事業──要我們從事與肉類、武器、有害物質無關的職業,就是佛陀教導的八正道中的「正業」。肉類買賣直接牽涉殺生,武器與有害物質會傷害環境和生態。正業某程度上可說是在提倡及實踐環保。
以印度為例,該國有源遠流長的尊重環境傳統,甚至以多種動物和雀鳥作為膜拜的對象,雖然這些都與佛教信仰並無直接關係。例如有供奉象頭神和神猴的寺廟;而赤頸鶴則獲視為忠誠和愛心的象徵,其他如烏鴉、孔雀和栗鳶也各有其象徵意義。至於樹木和其他植物,也在宗教中有其地位:在印度各種宗教繪畫中出現的Kalpavriksha寓意是「生命之樹」,佛教稱為「如意樹」、「劫波樹」。《起世因本經》第一卷記載:「復有劫波樹,亦高六拘盧舍,乃至五四三二一拘盧舍者,如是最小,高半拘盧舍,悉有種種葉花與果。從彼果邊,自然而出種種雜衣,懸在樹間。」由此可知,劫波樹能夠產生衣服等日常資具,所以佛教典籍也依此比喻如來能夠應一切眾生心意,依其稟性給予不同的教法,令眾生心生歡喜。
若放大來看,這正正呼應了緣起論中的相依性及平等性兩個重點。而據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莊慶信教授分析,這又與挪威哲學家奈斯(Arne Naess)所提出深層生態學兩大終極規範(Ultimate Norms)相互輝映:第一個規範是「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當一個人要尋求自我的成熟、成長、實現時,並非小我一人獨自修養可成的,世界性的宗教均有類似的靈修或修持觀點,而是大我或社會我也一起成熟及實現其自我,甚至連非人類的動物、植物、無生物(土壤、河流)也同步趨向自我實現。第二個規範是「生命為主的平等性」(Biocentric equality),在生態環境的萬物,從內在價值來說,都是平等的,因此除非生存的需要,任何一物種(尤其人類)都不可以隨便殘害異類。既然在生態界之中,物物彼此相關連,就應讓萬物照自己的方式自我實現,世界性的宗教也都有類似的靈修觀點。而佛教就是典型的例子,此二規範均與佛教的緣起論的特性相似。[1]
「有危就有機」──不同國家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時至今日,很多傳統拜祭儀式雖得以保留,這些物種對當地人民生活的價值卻已遭遺忘。我們早已置這種互相依存而生長的觀念於不顧,而隨著急劇而沒有仔細規劃的城市發展,這些儀式又引發了一些駭人聽聞的行徑。舉例來說,當地的習俗相信,在十勝節見到貓頭鷹會帶來好運,因而導致一些動物販子會捕捉貓頭鷹,然後將牠們放進袋裡,供人付錢觀看。同樣道理,有大量孔雀遭到宰殺,剝下來的羽毛給擺放在寺廟中。另一方面,路旁又不斷湧現非法建築的「寺廟」,於是原本種植在那裡的菩提樹就遭砍伐清除。
除此以外,某些國家(特別是中國)近年重新興起「傳統」醫藥的熱潮,但很多坊間傳說的偏方卻不一定在典籍上有根據,特別是壯陽藥,令到不少動物受害,包括白貓頭鷹、蛇、驢子和豹子。
印度傳統文化深明與地球上其他物種和諧共處之道,但是過去幾十年間大城市急劇發展,超過三成國民居住於城市中,卻令大眾忘卻了這種道理。自1950年至今,孟買的人口已增加六倍,而德里更增加二十六倍,這種人口密度自然令印度成為全球最為污染的地方之一。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在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控制之際,有研究顯示,嚴重的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其一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數據顯示甚至在疫情大爆發前數年,即使當地懸浮微粒污染水平稍有上升,都會導致現在肺炎死亡率增加15%。原因是,PM2.5懸浮微粒對人體傷害最大。它的直徑大約為人頭髮的三十分之一,可以導致包括呼吸道感染以及肺癌等,跟人體健康直接相關。與此同時,菲律賓呼吸護理從業者協會表示,他們的初期數據顯示,該國幾乎所有死於肺炎的人之前都有跟空氣污染有關的基礎病。[2]
2019年世界空氣質量報告表明,印度是城市空氣污染嚴重最集中的國家。事實上,相關研究也顯示,長時間吸入污濁空氣的人對其他傳染病的免疫力也會同樣減低。印度過去四年曾出現逾六十萬宗登革熱個案,其中超過一千人死亡;豬流感爆發同樣對該國的衛生部門造成沉重壓力。除了空氣問題外,人口過於稠密和城市污穢也令病毒和傳染病易於傳播。
值得我們引以為鑑的是,印度為遏止疫情在國內蔓延,於3月24日起實施封城。在大部分經濟活動及交通停頓後一個多月,首都新德里的空氣顯著改善。有市民接受法新社訪問時說︰「這像是三十年前的新德里。」印度空氣污染監測機構更發現自封城後,首都及其他主要城市的污染水平大幅下降。印度能源及氣候專家辛格(Siddharth Singh)表示,儘管人們知道當工業活動停止後,空氣會得到改善,但今次改善程度的成效之高,還是令人感到驚訝,現在的空氣質素絕對是近年來最好。
回到佛法的教導,與其他人類為本的宗教不同,佛教總是以生態環境為中心。釋迦牟尼不認同人類至上,畢竟人類只不過是構成生態環境諸多因緣中的一環而已。強帝瑪法師也指出,各種領袖濫用被賦予的權勢去摧毀自然資源。釋迦牟尼認知到這點,於是他教導弟子說,領袖不是自然資源的擁有者,他們不過是代表大眾管理自然資源的監護人,有責任為下一代保護自然資源。空氣、動植物、山川大地,無一不是對我們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
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等都相信,在政治上「有危就有機」。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在2018年曾預測,印度煤炭需求到2040年將增長一倍以上,成為防止全球氣候惡化的一大挑戰。現任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去年紐約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Action Summit)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承諾2030年前印度會加速發展再生能源,供電量的目標將會是現時的兩倍。外電分析,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擴散的航空禁令正加速印度從煤炭轉往再生能源的步調。專家更認為疫情將加速印度能源部門產業的代謝,讓它們提早減少對煤炭的依賴。
雖然多個國家因肺炎而「封城」,成就了空氣質素大幅改善的契機。可是才剛出現的曙光很有可能旋即回復暗淡。根據芬蘭環保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的最新數據,中國3月的空氣污染狀況,雖比去年同期減少40%。但這短暫的改善卻在4月開始因復工政策受到阻礙,到了5月,污染情況更是變本加厲,超越了去年同期的污染比率。與此同時,英國科學期刊《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日前公布研究,指全球3月的碳排總量雖然銳減了17%,但各國政府若不能加緊制定新策略,因防疫而改變的交通、商業及工業習慣,恐會帶來更長期而嚴重的衝擊。[3]
在情況走到最差的一步之前,我們還有改善的機會。我們今後新的生活模式必須汲取疫情的教訓,考慮法律與秩序、衛生、零排放、新能源發展等因素,最重要的是能夠將環境融合於整體設計之中,確保我們的空氣和食水都是潔淨的,同時能保育泥土、植物和其他自然資源。佛教明確教導我們,惡業的起因是惡行,而惡行又是為三毒──貪欲、瞋恨及愚痴驅使。我們不能再一如以往,漫不經心的摧毀環境。 正如星雲大師所指出,要建立人間淨土(或者說是和諧的生態環境),要從人心開始做起,單純強調外在物質世界的工程設計要注重環保並不足夠,心中的清淨才是最大的環保。因此,我們反思全球社會和經濟在疫情過後要如何改革,也需要先行反省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身體力行,愛護生命和物資、推行資源回收、盡量減少污染等。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給貪欲、瞋恨、嫉妒、邪見等負面情緒盤據內心,要做到「心中有眾生」的境界。
[1]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MISC/misc088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