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有益身心的簡易禪法──凌果祖古仁波切與黃仰山教授對談

凌果祖古仁波切分享他的「懶惰喇嘛」快樂哲學
凌果祖古仁波切分享他的「懶惰喇嘛」快樂哲學

10月底,德噶香港禪修中心舉行「遇見快樂 II」系列座談會,邀請了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H.H. Karmapa Orgyen Thrinle Dorje)之英文翻譯──凌果祖古仁波切(Ringu Tulku Rinpoche),與數位享譽盛名的本地嘉賓對談,引導大家反觀自心,並配合禪修,讓自己「遇見快樂」。

一連三晚的座談會,來到10月25日最後一場「健康暗戀禪修」。由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部主管──黃仰山教授擔任對談嘉賓;臨床心理學家、滌心情緒健康專科創辦人──林玥彤小姐擔任主持。

西方早證禪修效用

專研身心健康與正念禪修的黃仰山教授,講述上世紀70年代,美國麻薩塞諸州理工大學醫學院已有科學家試驗「正念減壓計劃」,招收各地醫院中患有慢性痛症、情緒低落,久治不癒的病人,每周上課學習禪修,發覺病人情況逐漸改善。此後各地醫院紛紛仿傚,連政府也資助那些奇難雜症病人上禪修課。有關課程導師通常會教導病人覺知自己的情緒、觀察心念的無常,並無宗教色彩。

簡易的禪修技巧

凌果祖古仁波切對沒有宗教色彩的禪修課程予以肯定,他認為佛法其實是一種令人變好的訓練,不過有些人會加諸宗教的執著,害怕宗教太多傳統或規矩。至於禪修,技巧越簡單越好;待我們培養到足夠的能力,才嘗試較複雜的禪修。

仁波切建議的簡易禪修法,包括三個步驟:

1. 把身帶到座上──糾正坐姿,因為身體挺直則氣調脈順;這並非說一定要坐在椅子上,無論身處何地,保持正確姿勢即可。

2. 把心帶到身體──留意身體的感覺。

3. 把自在帶到心中──放鬆,不控制太多、也不過份專注,僅保持少許覺知。

過程中,別介意禪修得好或不好,盡管放輕鬆去做;不要把禪修看成工作,而應將之視為朋友。仁波切覺得把這個過程喚作「禪修」,似乎太嚴肅或沉悶,故他乾脆稱之為「放鬆」。

黃仰山教授說,如果連禪修或感恩都沒時間,那就麻煩了......
黃仰山教授說,如果連禪修或感恩都沒時間,那就麻煩了……
嘉賓主持:臨床心理學家林玥彤小姐
嘉賓主持:臨床心理學家林玥彤小姐

禪修是淨化心靈

仁波切指出,禪修的重點是要令心變得清明。佛陀住世時,一次叫弟子到河邊取水,弟子回來稟告河水太多沙石,不能喝。佛陀告訴他,數小時後再去,屆時河水將適合飲用。這是因為水的性質本來清淨,沙石並非水的本性,一段時間後便會沉澱或沖走。同一道理,只要我們的心靜下來,煩惱、情緒等污染物便會被清除。我們喜歡快樂,不喜歡負面情緒,足證後者並非心的本性。心本來是清淨的,不過我們沒照顧好它,讓它被染污。雖然煩惱習氣經過多生多世的深厚累積,但只須要加以訓練,仍然可以轉變。禪修正是讓我們體會本心清明和喜悅的訓練。

黃教授回應,數十年科學家以為大腦生下來就不會改變,後來才發現大腦結構可以改變、腦細胞可以再生,禪修後的人腦厚度也會有不同,表示禪修者的反應轉變。嘗試正念減壓的人,很快會放下不開心的情緒;修習慈心禪的,可以轉化苦受為慈悲心;採用身體掃描技巧(body scan-mediation)的,則能轉化身體的痛感。他還坦言,自己本來性急易怒,禪修後的確有所改善,而且專注力也提高了。

放下即完成

仁波切開示:禪修的時間沒有一定,有時長一點比較好,有時短一點較佳,反正不應該推託沒時間禪修,正如我們不會沒時間發怒或擔憂;禪修表現可能有時好一點、有時差一點,不必介懷,別因禪修而給自己壓力。

黃教授也表示,禪修有益身心,而且方便易行、費用全免,不像做瑜珈般須要入會和租用場地,也不像某些運動須於戶外吸收廢氣,故鼓勵大家修習。若真的沒時間禪修,可以每晚臨睡前寫下五件感恩的事情,藉此調整自己的心理。「如果兩者都沒時間做,那就麻煩了……」黃教授這麼一說,全場大笑。「那就唯有靠運動了。」他補充道。

仁波切相信努力工作有好處,但須要平衡生命中其他重要事物,不應因為工作而自損身心。「工作不可能『做』完,放下工作才會完。」他稱這是「懶惰喇嘛的哲學」,換來熱烈掌聲。

潘芳芳小姐一連三晚擔任司儀
潘芳芳小姐一連三晚擔任司儀
妙琳師獻唱,驚為天人!
妙琳師獻唱,驚為天人!

快樂 盡其在我

仁波切指佛教所提倡的快樂,並非刺激或興奮,而是滿足和充實。例如吃雪糕是開心,但不是快樂,快樂應該是持久的。

一般人的快樂,取決於外在的名利、成功,以及別人怎樣對待自己、怎樣說自己等等;若事情不如意,則不快樂。事實上,關鍵不是外在情況如何,而是自己如何理解那些情況。真正的快樂,在順境或逆境中都能保持。快樂的其中一個要素是「無畏」,發生甚麼事都無憂無慮,即使遇上痛苦、死亡,仍然可以快樂。

過去有一位僧人,請教師父開悟之法,師父叫他付錢請人侮辱自己,便能覺悟。僧人依師指示去做,但被羞辱了很久還未悟道。一次,他在街上遇上一個無理取鬧的怪人,怪人無故謾罵他,他卻因為這次不用付錢即可免費被罵,生起極大的歡喜心。

因此,我們應該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念頭和情緒,正面理解周遭的事物。心念一轉,即可產生慈悲、智慧、喜悅,進而衍生自利利他的能力。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