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說「無我」是否會減損人存在及努力的價值?
「無我」一詞,每令人聯想到沒有自我及沒有存在價值等觀感。
試想,如果眾生沒有「我」,一切生活意義及努力,將以甚麼來展開?
「我」的存在,一般是通過我們的生活環境、感受及判斷來感知。比方說:家族、社會文化、價值觀、廣告、他人的觀感和反應等。我們多是依附著多項外在條件來建立「我」。
「無我」是佛陀「三法印」中的第二項。歷代祖師大德曾為「無我」作了多角度的詮釋。
在現今科技知識爆滿的年代,我們如何體會「無我」的意涵,以及如何運用它來營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佛法的「無我觀」是從「無」出發的,這樣的概念,不容易被接納及理解。
我們如何解構「無我」的義理,又如何通過「無我」的體驗來豐盛生命品質?用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我不存在,我又將依甚麼「所緣境」來提昇及轉化自己?這真是一個看似矛盾,又不容輕視的問題。
依佛法的解釋,「我」指的是一個會轉變的存在。
佛法說「無我」,不是否定有個我的具體存在(如:身體、精神、家庭、事業、人際關係、感覺、情緒等)。佛法的「無我」是指宇宙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包括眾生的存在體,所以沒有一個恆常的自我存在。簡言之,「無我」不是說沒有我的存在,而是說這個環境中的「我」會隨環境而不斷轉變。「無我」不是定義為一個不存在或虛無的主體生命。
舉個例子來說,窗外持續流動的風吹草動,植物朝夕變改的形相,不正是說明了「無我」的涵意嗎?
這些因緣和合而成的存在體的本質,是個充滿生機能量及變數的載體,眾生可以善用這個「變數」載體來建構生命品質(三世因果)。佛家常勸慰眾生要「立地成佛」此語不單是訓誡,也是在「無我」的義理上導引我們作出自我圓滿的方案。這方案是自己訂立的,佛陀也勉強不了你。
如果一開始被「無我」這名相卡住,容易落入否定人生世相及生命的價值。《阿含經》中說「五蘊」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有,但都是假有的存在。如何體驗「無我」及活出「我」來?
答案是可以從「四大」色身來認識「我」,以修習「四念處」來經驗「我」。聖嚴法師提出從「從自我肯定、自我提昇,自我消融」的學習及體悟歷程,漸次稀釋由環境模塑的「假我」,同時從衣食住行、人際關係、健康、情緒等等經驗中體驗獨一無二的我,借境修身來成長為一個自知自明自由的主體生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