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曇鸞以淨土經典戰勝疑惑──菩提人間(九)

圖:Pixabay
圖:Pixabay

原典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佛說八大人覺經》(CBETA:T17n0779_p0715b16-17)

《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五覺悟說明,菩薩不僅要博學多聞,還要增長智慧,成就辯才,以教化眾生,斷煩惱,得大樂。近年坊間不少靜心的法門,是否能令人離苦得樂?筆者的一位朋友早前到國外參加修行的課程,朋友分享,課堂中說世間一切都是能量,沒有一位特定的宗教或神,各宗各教最終都是歸於宇宙的能量。朋友更表示課程令他靜心,覺得開悟了,只要相信一切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只要有心,就不用去信仰任何宗教或神。聽著他興高采烈地說高深道理,與我的迷惘成了對比,請教他加以說明但不果。朋友已學佛數年,為何因一個課程而顛覆了他過去所學呢?令納悶的我想起北魏時期的曇鸞大師,他的修行過程中,亦曾有過一段心存懷疑的時期。

曇鸞(476年—542年),或作曇巒,南北朝北魏時期僧人,自號玄簡大士。北魏大同府雁門(今山西省代縣)人。因家近五台山,從小聽聞文殊菩薩顯靈的說法,十餘歲時登山訪尋,得見菩薩相關遺蹟,心感菩薩之德而發心出家,廣學內外經典,對於龍樹一系的《大智度論》、《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等四部論特別有心得。他亦是中國首位正式承傳印度大乘法師菩提流支傳承的僧人。曇鸞在年輕時為使詞義艱澀的《大集經》令人容易理解,落實其注釋的寫作,期間他大病一場,康復後感到生命短促,欲探尋長生之法,從江南隱士陶華陽處得到十卷道經。回到北魏後,遇到菩提流支,他向菩提流支詢問長生之法。菩提流支將《觀無量壽經》授予曇鸞,他豁然悟得長生非究竟,於是燒燬道經,自此開始弘揚淨土法門。曇鸞是第一位提倡淨土三經是以阿彌陀佛名號為經體,是阿彌陀佛的「法身」,極樂世界是「實相」,確立淨土法門在大乘佛教的地位,其弟子道綽、善導開創了淨土宗,日本淨土真宗推崇曇鸞為開宗祖師。

有德之祖師大德如曇鸞也曾在修行之路心存懷疑,幸得菩提流支的開示指引,堅定了對淨土法門的信心,可見身邊有善知識及正知正見的重要性。現時資訊發達,存在於網上的海量專家、導師等,為末法時代的浮躁眾生提供各類教學 ,難免會令人花多眼亂。作為佛弟子,應以正知正見為基礎,去接觸別的領域或可以擴闊視野。謹記護持著一顆清淨的菩提道心,以「知己知彼」的精神,從中亦能開展分辨正法的能力,踏實的學習佛陀的教法,得究竟自在。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