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九)

(圖:Pixabay)

承接上一期,接續分享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

普賢菩薩的第十大願是「普皆迴向」,相信各位對「迴向」一詞並不陌生,至少也聽過或念誦過「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這首最為常見的迴向偈。普賢菩薩最後教導善財童子需把前九個大願所積集的善行功德,無私地與一切眾生分享,盼望所有眾生離苦得樂,同成佛道。

現時在各大討論區中,有部分網民對「迴向」抱有不少疑惑,例如應把功德迴向法界眾生,還是優先迴向給往昔怨親債主,以及自己的心願呢?迴向是否真的具有真實的果效呢?對方真的會接收到嗎?假如忘記念迴向文或者不懂得如何把功德迴向,是否令所作的善行功德白白浪費呢?以上各式各樣的疑問,現歸納為以下三大範疇討論。

一、迴向的對象

對於應否優先迴向冤親債主,還是迴向法界眾生。我們首先要清楚明白「迴向」的本義。「迴向」是由梵語「parīnāma」翻譯而來,意思是轉向、施向,即把自己過往所造的善行功德,轉向施予他人或所期許之事,如迴向菩提、迴向往生西方淨土等。在《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明確地指出,若欲成就佛陀的殊妙功德,那麼必須修習十種大願王,其中第十大願即「普皆迴向」,以法界一切眾生為施予的對象,祝福所有眾生得離苦海,若遇受於極苦的眾生,普賢菩薩甚至願意犧牲自己代眾生苦,唯一期盼眾生最終能夠獲得解脫,從而成就無上菩提。

由此說明,若發菩提心修學大乘的佛弟子應學習普賢菩薩的慈悲精神,把我們日常生活所作的一切善業,不論是禮佛、布施、行善,甚或乎只是微小的舉手之勞,悉皆平等施予一切法界眾生,不必局限於誦經、持咒或參加法會才可作迴向。在《普賢行願品》提及凡發願、書寫、讀誦、憶念、受持普賢十大願王的善男女等,能夠速除五無間業,且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滅。一切魔軍、夜叉、羅剎⋯⋯乃至諸舍飲血啗肉的鬼神,皆悉遠離或發心親近守護我們。況且,普賢十願包括「懺悔業障」,若我們真誠地修學佛法,發菩提心相信往昔的怨親債主也會願意放下仇怨或親近護持我們。至於未發菩提心或剛接觸佛法者,如希望把功德迴向自己所期許的心願和怨親債主,以期減少障礙,轉化業力現前所患的苦痛,相信亦無不可。

二、迴向的功效

若論及「迴向」是否具有真實的效果?筆者曾與一位尚未皈依和信仰佛法的朋友談及此事,他戲言說:「如果誦經迴向真是有用的話,那麼我們乖乖地坐等觀世音菩薩迴向給我就可以了,反正菩薩大慈大悲必定願意把功德迴向給我。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脫離貧困,變有錢人。」此番戲言頗為符合現今社會喜歡「躺平」的文化。雖然他以開玩笑的形式發問,卻無意中引發了我的細想。因為我也完全深信任何一位大菩薩都願意無條件救度眾生,也願意把一切功德迴向給我們,更何況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呢!

當下我便瞬間明白到為何「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以前總是想不通為何僅僅稱念菩薩名號彷彿能違犯物理現象,水火不侵,刀尋段段壞。沒想到,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從初發菩提心起,把累劫所作一切功德盡皆迴向於拯救眾生脫離苦厄的大悲願力中,能使稱念名號的受苦眾生獲得解脫。這些水火不侵、刀尋段段壞並非我們自身的本領,更不是僥倖脫險,而是菩薩把以往無數阿僧祇劫所積集的善行功德迴向成就的。

此外,《地藏菩薩本願經》亦有提及若把誦經功德迴向亡者往生善趣,亡者可獲七分之一的功德,其餘由誦經者自得。所以這位朋友的戲言在某程度上是正確的,菩薩自然不會吝嗇任何功德,但我們也需要憶念和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方能與菩薩感通,才能真正獲利;而非如他所說坐等菩薩迴向功德給他,這種想法有違自作自受的因果法則。

三、迴向的時機

如上文所討論,迴向只是轉向和施予之義,其目的與菩薩所發的本願有關,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法藏比丘把一切善行功德盡皆迴向成就殊妙莊嚴的極樂國土,讓法界一切眾生有清淨安樂的學佛道場。故此,若忘記迴向或不懂得如何迴向並不會造成任何反效果,也不會白做和浪費。如佛陀所言:任何一個行為造作必然產生相應或善或惡或無記的業力,繼而引發相應的或樂或苦的果報。迴向只是把所作的善業,轉而成就所對向的目標和大願而已。當然我們可以培養睡前作總迴向的習慣,如把今日所作的布施、持戒、念佛、禪修等功德迴向眾生,如普賢菩薩所教導:「願將今日所作的善行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我們運用普賢菩薩所開示的迴向文和方式,自然是最為簡單、直接的迴向。

總而言之,迴向看似簡單念念迴向文,卻包涵了菩薩內心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慈悲精神。在菩薩修行的五十二階位中,十迴向位處於第三十一至四十位,說明菩薩登初地前需學習不分別、不揀擇、無私地把所修功德平等與眾生分享,遠離一切有為相,趣向無為涅槃之道,同時讓有緣的眾生獲得真實的利益,繼而使佛法得以擴展與延續。

延伸閱讀

用「恆順眾生」來修養自己──談接納與包容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