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台

修行的旨趣,就是引導人拂拭內心的明鏡台,掃除外在環境對我們心靈的滋擾,以達到清淨之境。是的,修行的方法和目的,聽起來似是有點「離地」和「出世」,因為它沒有為我們提供一些實質的知識,也不能夠替我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然而,相信有過修行經驗,或是讀過佛經的人,對於生命的態度和感受都會很不一樣。修行的作用,就是讓人先出世,後入世——先尋回那個完整的丶不為雜亂的外界所分裂的內在世界,再以此清淨的心境應世。

《大乘起信論》提出「一心開二門」的理論,二門即是「心生滅門」和「心真如門」。這兩道門,同時是入世和出世兩道門,分別通往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世界充滿了雜亂的六塵(色丶聲丶香丶味丶觸丶法,亦即是六根──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意──所感知的事物);另一個世界稱為佛性,是開闊丶清淨丶靈活和舒朗的。在修行之前,心真如門被無明執著所覆蓋,不能顯現。修行能夠掃除鋪陳於明鏡台上的塵埃,去除污染物後,清淨之門自能打開,讓本有的佛性朗現,通達無礙。

修行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坐禪和布施,目的也是去執,還自己一個自由的空間。執的內容包括情緒困擾,也包括語言。當心靈執於「佛」這個字時,「佛」也就成為一種執。趙州禪師有云: 「念佛一聲,漱口三日」,說的就是徹底地排遣執著的道理。心思不黏著於任何事物,就是清淨之境。

在現時的香港社會,上班一族普遍工時長,工作壓力大,但現實卻每天催迫自己披星戴月地為口奔馳。即使下班了,與工作有關的事情仍然會「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從工作上的經歷丶就業前景,到人際關係和生活上的許多小事,常常令人的心思煩擾不休。例如在香港這個繁忙的都市,遇上交通擠塞時焦躁不安實屬常事。修行能帶人離開那個煩囂紛擾的世界,推開那一扇門,回到清靜的田地。在那裏,連自我的意識也化去了,自我跟外在世界的對立消除了,自身與外界融為一體,心思也就不被外物所限。

牟宗三先生曾於其著作《歷史哲學》中提到,在楚漢之爭中,劉邦戰勝了項羽,只因項羽心思不夠靈活,不懂得留住范增這個人才;而劉邦心思靈活,懂得任用張良。牟先生認為,勝敗乃事在人為,人應該用功修練自己,將心思靈活起來。出世的道理,落實到生活裏,就是通過修行,化去意念的粘滯,使自己的心像一面鏡一樣,將外在世界林林總總的世事,無不照得清楚,讓自己能夠靈活地應對紛擾的世情。

有了除去奔馳的思緒、回歸寂靜的體驗,就能開出更廣闊的內心世界,去適應和應對萬變的世情,讓人不致於心靈有所偏敝。在交通擠塞的時候,能夠靜心觀賞窗外的下雨天,以及瀰漫於城市裏的輕靈的雨點; 在不如意的日子,也能夠欣賞沿途的風景,和苦味中透出的細緻淡雅,以平常心迎接每一個將來。西方有學者云: 「禪是從束縛到自由的道路,禪解放我們的自然能力;禪使我們免於瘋狂或頹廢;禪促使我們表現出對幸福和愛的追求的能力。」推開那一扇佛性之門後,在我們眼前呈現的,是箋注著平和和美麗的世界。

佛教雖然沒有為我們提供甚麼實質的資訊,卻能協助我們找回佛性。遊走於入世和出世兩道門之間,以出世的清淨心,應對入世的紛擾,就是佛教帶給現代人的啟示。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