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眾生都有同一願望,就是希望得到快樂和脫離痛苦。而為了離苦得樂,大家已經很盡力。如果我們希望得到快樂,便需要圓滿累積所有能夠帶給我們快樂的因和緣;如果我們希望從痛苦中解脫,便需要除去帶來痛苦的因和果。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方法。所以在佛法教義中我們要離苦得樂,首先非常重要的是明白見解、修行、行為和結果的道理,簡稱為見、修、行、果。
首先關於見解。見解有兩種:世間正見和出世間正見。世間正見是基於明白世間一切現象所顯現的本質,從而明白因果及取捨之道,出世間正見是指明白一切萬法的究竟實相。
在世間正見的層面,我們要明白世間一切的現象,它們顯現的因是甚麼?現象並不會無緣無故地顯現,也不會因為一個不一致的因而顯現,亦不會因為一個相反的因而顯現,所以極為重要的是要明白一切現象的顯現是源於與其自身一致的因和緣。
生起世間正見非常重要
我們在三界輪迴流轉的原因是甚麼?主要是我們不明白一切現象的究竟實相。由於執著於「我」以及認為一切現象都是真實存在的,因此生起我執。於是我們對於「我」、「我的」生起執著,對於「他」、「他的」生起嗔恨,甚至生起嫉妒、競爭等等煩惱。各種三毒、五毒煩惱便因而生起,因為這些煩惱,我們做出各種身和語的不善行。如果我們行持有漏的善業,我們會得到轉生為人或天人的果報,若果我們生起貪、嗔、痴,我們則會累積不善的果報,因而轉生到下三道,即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並且對當中的重點,即產生痛苦的因──貪、嗔、痴等煩惱所帶來會流轉到下三道的果報而生起信心,這樣的話,你會因為你想要得到快樂,而以清淨的發心行持身、語、意等善行來種下得到快樂的因。同樣地,遭受痛苦和遇到困難的因是由於貪執等煩惱以及做出不善行,這些都是需要努力捨棄的。簡而言之,能夠明白因果業報的道理並從內心深處生起堅定的信心,這就是世間正見,在我們心中生起正確見解是非常重要的。
出世間正見是指我們所見到的一切現象所顯現出好和壞、快樂和痛苦等都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但並不僅僅只是一個因及一個緣所產生,而是很多的因及很多的緣和合而成的,而且,如果仔細分析這些因和緣,每個因和緣本身就是由很多現象聚合而成,不是單一的。
例如種植稻米,我們需要一粒大米種子作為因,還有水分、和暖的溫度和肥料作為緣。我們思惟一下這顆種子,一顆種子其實是包括許多粒子組成的,再進一步分析這些粒子,就會發現其實是由許多微粒子組成,但是這些微細的部分及粒子我們是根本看不見的。這是因為所有現象最初始的本質都是空性,因此,如果我們以這個道理深入分析,沒有一個現象能夠有自性地獨立存在的,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性。既然如此,我們可能會問如果一切現象的本質都是空性,那麼所看到的色法、所聽到的聲音、所嗅到的氣味、所嚐到的味道、所觸及的事物和意識所想到的現象是怎樣呈現出來的呢?
我們不知道一切現象的本質為空性
從無始以來,由於無明之故,我們從不知道一切現象的本質是空性。無明的力量使我們的心一直處於散亂狀態,我們的心也同樣被世間事物所呈現的顯相而蒙蔽。由於我們認為「我」是真實存在,因此對「我」產生執著和貪愛。與此同時我們認為世間的事物是也以它所呈現的方式存在著,認為世間的事物是真實而恆久不變地存在著。我們強烈地執著於世間事物是真實存在的,但其實所有事物的呈現都是由心所顯現,而不是獨立、有自性的存在。
如果我們仔細思惟一下這個道理,以六道眾生去看「水」作為例子,便更清楚了。不同的眾生會有不同的看法,天人視之為甘露,人視之為能作為止渴的飲料,畜生道的魚和其他這類眾生視之為居所,餓鬼道的眾生視之為膿膿的黏液,地獄道的眾生視之為銅熔鐵液,可見六道不同眾生對同一件物件會把它看成不同的東西。由此可知,事物本身不是有自性的、真實地存在,而是事物因眾生的不同福報而產生不同的顯現。同樣地,當十個人看著同一個人,有些人認為這個人非常好、善良和英俊,其他人看同一個人,會認為他極醜陋、行為不良好和很糟糕,而有些人則認為這個是一個平平庸庸的人⋯⋯所以事物有不同的呈現是由於我們每個人的心有不同的習性和傾向。
如果我們思惟一下同一種食物:西方的食物對於東方人來說可能並不美味,而西方人第一次吃東方的食物可能也不覺得可口。同樣地,比如亞洲等地方,西藏人認為 Tukpa(湯麵)很美味,但不丹人和錫金人認為 Tukpa(湯麵)是一種很差的食物;在不丹和錫金,米飯被認為是非常珍貴的食品,但在印度的一些地方,他們只吃 roti(薄餅)和麵包,認為米飯是一種非常糟糕的食物。簡而言之,透過這些例子,我們知道一切事物在不同人眼中所呈現的不會是相同的。大家所看到的不會是一樣,不會一同說這是好的,不會同樣地認為事物就是如此。而所有事物都是由心觀待安立出來的。我們觀待短而安立長、觀待長而安立短、觀待好而安立壞、觀待壞而安立好、觀待右而安立左、觀待左而安立右,一切都只不過是彼此觀待而安立出來而已。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獨立、有自性地存在,而是從一開始,無始以來,事物的本質都已經是空性、無自性的。
所以,關於空性的含義和因果業報的世間正見,我們要先聽聞教法,然後思惟,最後消除對空性和因果業報這兩種正見的疑問。如果你從內心深處確信沒有任何勝於上述的兩項教法,認為空性是所有現象的真正本質,以及所有世間的現象都是由不虛的因果而且是因相互依存而產生的,當我們生起了這樣的確信,我們便需要禪修它的意義。一旦在我們的心正確地生起了這確信,這就是正見。為了能夠在我們的心中生起正見,我們必須要直接從禪修中體驗它,這就稱為「見解」。
(待續)
本「見、修、行、果」開示系列為堪布格桑尼瑪2016 年 9 月 5 日於隆德寺講授。堪布格桑尼瑪為現任印度錫金隆德寺那瀾陀高級佛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