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筆者同大家分享了傅大士的〈頌二首〉中的第一首詩偈,學習大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無住生心」來觀照自心。然而,透過禪修啟動生命智慧本源,通過生命智慧的醒覺,直覺體悟到生命的本來面目,而這種啟動,到底是甚麼狀態呢?今期我們嘗試從傅大士〈頌二首〉的另一首偈頌,窺探一下我們生命中深藏不露的本源心性——諸法實相。
頌二首之二
頌是這樣寫:
「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彫(凋)。」
「有物先天地」,「有物」的「物」是指生命的本源,諸法實相,此實相是一切眾生共同具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此諸法實相先於天地誕生之時,「天地」是譬喻為宇宙最初形成之依據,古人認為:「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頌中以這樣譬喻此「物」是父母未生我之時的本來面目,這種生命的本源是諸法實相,而此實相在宇宙最初未形成之時,早就已經存在。
「無形本寂寥」,諸法實相旣是無形,亦無相,「寂寥」即寂靜無聲,本來寂靜,故知諸法實相連名字亦無法安立,也無法可說。
「能為萬象主」,「主」是指主體,或可解作本質、本性,「萬象」是一切現象,此「物」能作為一切現象的主體,這種萬象的主體,就是指諸法實相,實相如如不動,有別於會變化的諸法相狀和作用。
「不逐四時彫」,「彫」與「凋」的意思相通,這句是說諸法實相恆常地不動不搖,不生不滅,亦無形無相,本來寂靜,所以不會像草木般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變換而枯萎和褪色。
體悟自性本心
若能仔細意味的話,這四句禪偈所指向的諸法實相,與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所指的「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而能生萬法的「自性本心」其實就是同一種狀態。此「自性本心」是《楞伽經》所說的「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也是慧能所指的「本來面目」,這「本來面目」是每一生命體本自具足的清淨「自性」,亦即是其性無別無二的「佛性」。
可能有人會生起疑問,若此心性是本自清淨,為甚麼我們現在未能證得?《大乘莊嚴經論》說:「心性本淨,客塵故染。」因為有客塵故,客塵即是煩惱,此是相對於「自性清淨」一詞來說。所謂「煩惱」,本來並非心性固有之物,是外來的東西而非本有,只是因迷理而起,所以稱它為「客」。而煩惱能污染我們的心性,猶如塵埃染污萬物,有染污性,故稱為「塵」。
在《維摩經》卷五說:「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因為心遇外緣生執取而起煩惱,由是客塵染污心性,所以未能證得本來清淨。再進一步來說,一切煩惱妄心都不是生命之本,是過客而非主,旣然只是生命中的客體,當然可以被除去。
《華嚴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自性本心」一切眾生都具足,凡聖無別。佛與眾生之所以不同,主要是因為「迷即眾生,悟即佛」,凡聖不同就只在於心的迷悟之間,一念不覺就是凡夫,一念覺悟就是諸佛。由於人人本具佛性,所以只要能夠開啓生命的智慧德性,就能體驗眾生本具的佛性與諸佛的無邊功德。
總結
若把〈頌二首〉這兩首頌共四十字放在一併來看,就會發現傅大士在這二首頌中,簡單直接地帶出了明心見性的修行方法,以及展示了大士覺悟後直接體驗的自家本地風光。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學習如〈頌二首〉第一首偈的方法,以平常實際的日常生活作為體證人生、培養德性的道場,再努力透過禪修訓練覺性,啟動我們生命的般若智慧,筆者也深切地祈願在迷的我們,最終都能覺悟自家本源心性,親證諸法實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