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災難面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今次在日本發生的世紀大災難(大地震、海嘯及核泄漏輻射),我們在電視機畫面前見到的是,日本人耐心地、有秩序地排隊,等候進入超市購買必需品,人們互相幫助提供交通資料,商店沒有因貨物供求不平衡而乘機抬高物價,酒店免費提供住宿給有需要的人士等等。
這裏我們除了看到一個民族的文化素質,還得到了一個很大的啟示。
根據筆者的觀察,原來在災難面前我們最需要的是:合作互助,而不是爭奪生存的資源。人們只有團結一心,互相幫助,才能支撐下去,走出困境。無論環境多麼的惡劣,只要同心合力,必能度過難關。
倘大難臨頭,處於災難中的人還互相爭鬥、搶奪、指責、攻擊,這些人又怎能騰出心力來冷靜思考,想出辦法來一齊度過困境?
筆者從事家事調解工作,很自然地聯想起了很多面對離婚的夫婦。離婚對於身處其中的當事人來說,就是一場災難。這好比一隻船在大海中遇上了風暴,如果船隻譬如家庭,風暴指的是離婚,這個衝擊對於在船上的人來說可是非常之巨大。船上的人可以選擇互相指責、攻擊、爭奪生存的資源,也可以選擇攜手合作一齊脫險──利用有效的資源,找出可行的方法去滿足雙方及子女的需要,解決雙方日後生活的問題。
筆者曾看過一套法國紀錄片《小企鵝大長征》,深深地為之感動,原來南極的企鵝是靠群體團結的力量,共同進退去克服大自然的重重障礙,包括冰天雪地的磨難與艱辛,而養育後代及生存下來。
凡此種種都告訴我們:無論是動物世界、原始部落,或現代社會的族群,要克服大災難,我們靠的是群策群力,互助合作的精神。
在大難當頭時,即使是生理能量如何的貧乏,只要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必能支撐到底,走出困境。
日本的大災難也告示人類:和則興,違和則亡。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人類是時候要檢討自己的行為,不要只顧盲目地追求效益(例如:設立核電廠)而妄顧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做出一些違反自然的愚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