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覺褔行中心8月份舉辦「花開花落悟死生」生死教育活動,當中包括展出「物。念」遺物徵集活動的逝者遺物。中心希望透過離世摯愛留下的物件,讓大眾反思其對在世者的積極意義。遺物不單是思念,更是逝者留下的祝褔。展覽主題以諧音取名,逝者以遺物叮嚀生者「勿念」。這趟別具意義的活動,讓我思考到「選擇『不』斷捨離」的深層原因。
情難捨的阿原
阿原的妻子不敵癌症,遺下他和十六歲兒子。阿原是硬漢子,從不會在同事間提起傷心事。妻子離世三天後,他已如常返工放工,依然盡心竭力服務街坊。有一天,我約了阿原開會,輕輕敲了他辦公室的門後便順勢推門進內。怎料,一道由紙皮箱叠成的高牆擋住我的視線,阻住我前行的腳步。阿原聽到我的聲音,從「高牆」間的縫隙探出頭來,一邊賠不是,一邊說:「不好意思,要你在這麼狹窄的地方開會!紙皮箱都是妻子生前工作了廿年的辦公室搬來暫放的。待我找到處理方法,就會把它們搬走。」到底會議間我們討論了甚麼?我完全忘記了,腦海揮之不去的只有那堆叠如牆的紙箱,我以為那裏潛藏著阿原對妻子難捨的深情。到底紙皮箱在甚麼時候離開?我也沒有很確定,印象中應該停留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吧。直到一天,阿原身邊出現了一位紅顏知己……
狠狠割離的林太太
掉棄所有遺物就可以跟逝者一刀兩斷嗎?當天林太太直覺地掉丟丈夫所有遺物,希望永遠跟他劃清界線,意想不到是這份「未了情」仍以恨意牽繞著她和孩子。 回憶十年前的年三十晚,她在醫院產下兒子,籌算一家三口以後快快樂樂地生活。遽料,大年初二時醫院告知她,丈夫在剛過去昨天凌晨跳樓身亡。「我當時怒火沖天!他怎可以這樣掉下我和剛出生的兒子!他太忍心了吧!帶著憤恨之心,也不管產後虛弱身子,回到家便不停尋找丈夫的遺物,誓要清理得一乾二淨,好表明決心把這個人從我們母子倆的生活撇出去。兒子小時總會問及爸爸的事情,我便撒謊說他因病去逝;教我難為的是他要爸爸的相片,好知道自己跟他是否長得相像。但我半幀照片也沒有剩下啊。」
人總是會藉著物件,把曾經擁有過的人物、年月、地方、經驗,寄情於其上,把它們巧妙地留在身旁。物件除了可以滿足賭物思人的心理外,更可以開啟記憶,帶我們重返回昔日時光,好凝視故人的音容笑貌。沒有物件依憑的思憶,奇妙地以情緒喂養的一絲柔靭的線,年年月月糾結著內心。保留或捨離物件,並沒有一定的公式,也就是說留下物件與否並沒有對錯之分,上面兩則真人真事,從愛、恨兩個的角度看斷捨離,希望它們可以給我們一些新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