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印象中,英國人聊天似乎總喜歡以天氣打開話匣子。這應該是實情──英國一位文化歷史學者Alexandra Harris今年九月出版的新書《Weatherland》,正是探討為何英國人喜歡天氣這個話題,特別是為何這會成為作家和畫家的靈感泉源。
該書開始時就說,兩個互不認識的英國人,在火車站可以為一場驟雨聊上好幾分鐘這種事例,在現實生活中確會發生──英國人真的執迷於天氣的微細變化。
說到英國作家和畫家看待天氣的態度,這位在利物浦大學任職英文系高級講師的Harris認為,文藝創作者不單觀察和記錄天氣的微細變化,很多時會因應自己特殊的視野而「虛構天氣」。她解釋:「在作品中,我們令天氣變得比其實際效果更富意義。」
Harris以下雨為例子:「下雨本來應該只是豐收的象徵,因為雨水可以滋潤大地,令農作物得以成長。而我們卻為雨水建構了整套的神話:雨水可以比喻為眼淚。這根本沒有實際作用,只會令我們傷感──這正是我們虛構出來的。」在西方流行音樂中,信手拈來就有相關的例子:《Rain and Tears》和《Crying in the Rain》都是用上這比喻的名曲。
Harris更指出,不同時代的作品中,天氣所代表的意義或意象有所不同。在最早可以追溯到有英文文字作品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約公元410至1066年),作者極為喜歡以天氣作為自己情緒的類比。當時的文學作品嚴肅樸素,經常用上冰雪的意象來表達沉鬱的感覺。但是到了1066年後的諾曼第王朝,由於國王來自法國,文學作品就開始展現經由法國而來的地中海風情,充滿陽光、春天和溫暖的氣息。再到十七至十八世紀的啟蒙時期,配合講求理性和實證的精神,文藝作品中出現的大多是陽光、晴朗的氣氛,十八世紀著名風景水彩畫家Paul Sandby的作品是最佳例證。直至十九世紀的兩名畫家John Constable和J. M. W. Turner,就開始捕捉到天氣變幻不定的特性,表現出風向和雲層變化的狀態。
回看以農立國的中國,文化中自然重視天氣和季節,早已制訂觀察氣候變化的二十四節氣,季節更替也用以象徵代表世事變遷,此所以孔子編寫的歷史名為《春秋》,成語中也有不少牽涉季節的,像「傷春悲秋」。
中國早期的文學作品中,例如《詩經》,已不乏以天氣為題材的作品,如「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國畫中固然有「烘雲托月」之說,詩詞中也經常運用天氣渲染情調,不論是孤清的「楊柳岸,曉風殘月」,還是開朗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都是如此。當然,中國騷人墨客更擅於以天氣變幻,興世事無常之嘆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又如「寵辱不驚, 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則是抒懷之詞;甚至到了看透世情,欲語無言的境界,還是要用天氣作話題推搪過去:「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就是天氣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