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數位和網絡的各種技術,佛學研究出現了一次大革新。
就佛經而言, 四種主要的古典語言,即巴利語、梵語、漢語和藏語,至今數位化工程進度不一。除了上期介紹不同的漢文佛典數位化工程外,其他語種的佛經,至今從事整理工作的主要以歐美學者為主,而最具權威性的版本和數位化工程則列舉如下:
南傳大藏經
英國巴利聖典學會 (Pāli Text Society)1885年始編輯和出版的巴利三藏和其他南傳佛典,學術界一致公認最具權威,可惜電子版並未公開。現今蒐集南傳典籍最為齊全,而又對外開放的,是美國網站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此網站包含幾乎所有主要的南傳典籍,提供英譯和巴利原文對照,使用方便。網站所載的經文來自1994年「斯里蘭卡三藏計劃」(Sri Lanka Tripitaka Project)的電子檔(http://www.metta.lk/sltp/)。由於學界專業翻譯只參考巴利聖典學會版的原典,而且電子檔準確性尚待商榷, 使用時必須多加注意。至於其他版本的巴利三藏,最具代表性的為緬甸版(1954年結集,1990年數位化,詳見 http://www.tipitaka.org),具一定參考價值,但由於內容與過去的版本大致相同,並未受到學界重視。
除英譯本外,外語譯本首推高楠順次郎等學者1935年始編譯和出版的日語《南傳大藏經》。至於漢譯本,至今比較完整的只有台灣出版的《元亨寺版南傳大藏經》,最近被收進台灣CBETA數據庫, 參考使用變得更方便。然而,其內容主要參考日譯版,質量尚待提升。 直接參考巴利原文的漢譯本,自上世紀初零星累積,至今尚待整理。較具規模的原文今譯本,首推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的「巴利文佛典選譯」(http://www.chilin.edu.hk/edu/report_section.asp?section_id=5)。
梵語佛典
梵語為大乘佛教的主要經典語言。儘管現存梵語經典數目不少,至今並未有出現過一套像巴利三藏,或藏文丹珠爾和甘珠爾一樣的梵語大藏經。不同的梵語佛經,版本不一,除了佚失的梵本外,不少大乘經論尚沒從貝葉和寫本轉寫整理出來。加上材料四散各地,古文字解讀和寫本修復工作艱辛,令梵語佛典的狀況變得相當複雜。現今梵語佛典的數據化資源,主要來自佛光山西來大學的「梵語佛典庫」(http://www.dsbcproject.org),和德國哥廷根大學的數位文獻庫(http://gretil.sub.uni-goettingen.de/#BauddhDa)。後者為公開數據庫,得到國際學者支持,而且不斷修訂和更新,質量較前者優秀。然而,現今梵語佛典整體質素未如理想,而梵語佛經數據檔錯漏的情況也比較嚴重。
藏語大藏經
藏語佛經與巴利語、梵語、甚至漢語佛經相比,翻譯年代晚得多。不過,由於藏譯佛經文風比較規範,加上中晚期的梵語佛經大量佚失,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藏語佛典數位化工程中,較有代表性的為美國的http://www.asianclassics.org和http://www.tbrc.org。兩者均為甘珠爾和丹珠爾的數位化工程,前者側重文字檔,後者側重掃描檔。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梵語佛典的研究最為落後,歐美學者儘管累積了超過百年的研究成果,整體上梵語佛典的相關研究和文本整理,情況尚未如理想。大乘佛教以梵語佛典為根本依據, 東亞諸國深受大乘佛教影響,因此一直以來都意識到梵語佛典的重要性,然而礙於缺乏梵語人才,相關研究一直不能突破語言文字的關口,長期以來依賴西方學者的學術成果。就算是以學術水平見稱的日本,漢文和梵文佛典研究至今尚未能完全統合,而研究語言文字和研究思想哲學的學者亦一向各自分居,讓很多基本的問題,如佛經是怎樣翻譯出來的,大藏經編修的理據,佛經出自何處,什麼是偽經等等,一直難以釐清。西方學者亦同時意識到這些問題,所以從語言學、古文字學、寫本學、文獻校勘學等多個領域入手,開發出不少數碼工具,讓佛學研究邁進一大步。以下介紹的數碼工具,為當今佛學研究中最具代表性。
網頁推介:
1)多語言佛經校勘
金剛經》的四句偈是什麼?《心經》最後的咒語應該怎樣念?把不同版本和不同語言的原文和譯本互相比較,不難獲得答案 。一些網站(如http://www.suttacentral.net)把不同語言的佛經搜集起來,附上連結,方便讀者參考。不過如果能把相應的文句,放在同一個畫面裡拼合比較, 那麼就更一目瞭然。多語言佛經校勘的數據化工程,以挪威奧斯陸大學的Thesaurus Literaturae Buddhicae為先驅(拉丁文意思為「佛典文庫」):http://www2.hf.uio.no/polyglotta/index.php?page=library&bid=2。
2)印度語言辭典
好不容易找到佛典原文,但卻讀不懂巴利語和梵語,怎麼辦?那當然要找老師。沒有老師的話,至少也要懂得使用好的字典。巴利語字典,首推巴利聖典學會1921-1925年編輯出版的巴英字典,而數位版已由美國多所大學聯合整理公開(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pali/)。 巴日辭典以水野弘元著《巴利語辭典》最為優秀,由於版權限制,沒有電子版公開。受學界接受的巴漢字典則尚未現世。至於梵語字典,種類繁多,首推Monier Williams 的《梵英大字典》(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而 Apte的《梵英字典》(The Practical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規模較少,佛教用詞略嫌短缺,但附上例文,仍可作參考。針對梵語佛教用詞,最具參考價值的是 Edgerton的《佛教混合梵語辭典》(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Dictionary)。
《梵英大字典》: http://www.sanskrit-lexicon.uni-koeln.de/monier/
《梵英字典》: http://dsal.uchicago.edu/dictionaries/apte/
《佛教混合梵語辭典》: http://doc.thanhsiang.org/Online_Dic/Buddhist_Hybrid_Sanskrit_Dictionary/index1.html
3)梵語語法分析工具
義淨在其《梵語千字文》的序文說到,「若兼悉曇章讀梵本,一兩年間即堪翻譯矣。」這是古人的理解,其實明白字義,但語法不明,最後還是文義不通。要熟悉並完全掌握梵語語法,倒不是一兩年的事情。而且,由於梵語書寫和發音的特殊規則,必須先學會拆字,然後確定動詞語態和名詞數、性、格等屬性,最後釐定文字之間的語法關係。法國學者開發出的梵語語法分析工具(http://sanskrit.inria.fr/DICO/reader.en.html)能有助使用者解讀梵語文本,十分便利。
此外,也有德國學者開發出梵語語法分析引擎Sanskrit Tagger和高端數據分析程式(http://www.indsenz.com/int/index.php?content=sanskrit_tagger)。若要充分利用,必須具備電腦語言基礎。
4)印度文字辨認程式
現今梵語經典一般以羅馬體或天城體印刷發行,前者可以利用一般OCR掃描辨認程式,選項略作調整後,進行數據化。至於後者,近年德國學者亦開發出掃描辨認程式:http://www.indsenz.com/int/index.php?content=software_ind_ocr_sanskrit
至於寫本文字則只能依賴人手辨認。印度文字兩千年來變化多端,要掌握不同地域和時代的文字,需要累計大量經驗。有見及此,有德國學者開發出印度文字數據庫IndoSkript,並附上文字辨認功能。只要給程式提供文字模樣,程式除了辨認外,還會自動顯示文字出現的地域和年代,為研究者提供極大的方便。程式免費下載,但暫時只有德語版:http://userpage.fu-berlin.de/falk/download.htm
5)文獻總目錄
佛學博大精深,文獻材料和相關研究浩如煙海,要找資料必須參考各種文獻目錄(http://www.mbingenheimer.net/tools/bibls/biblBibl.html)。不過,要知道哪一部目錄包含什麼內容,則要參考目錄的目錄!這類型的大部頭的文獻整理工作,還是日本學者最為擅長。最近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的末木康弘教授,免費公開了電子版Bibliographical Sources for Buddhist Studies (Version 1.4),內容可算是包羅萬有,就算是沒有你要找的,也可以給你足夠的提示和提供正確的方向: https://icabs.repo.nii.ac.jp/?action=pages_view_main&active_action=repository_view_main_item_detail&item_id=322&item_no=1&page_id=13&block_i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