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從事身心靈工作的朋友,都應該培養一種「放心」的精神。努力「修」自己的「行」,放開對結果的執著。
九年前起和老師們籌辦正念修習的社群,每當見到新朋友來修習自然感到高興,感覺又有一位朋友能夠一起踏上愛與理解的道路。然而這份感覺必然也會導致失望,因為人來自然人往,這是無常的一部分。然而好一段時間總是沒法放手,見到一些同修暫停了修習,總會尋根究底,想盡方法拉他回來才對,結果彼此都累了。
這麼多年的失落轉化成一種智慧,那就是「放手」。好多時我們學到一樣「好東西」,我們也會急不及待的把他分享出去,素食如是、信仰如是、知識如是。當我們成功分享時,會感到無比的興奮;當我們收到拒絕時,就會感到失望,然而這一切都無關別人的事。感受揭示了我們帶著甚麼心態來從事相關工作。《金剛經》有一句話:「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就是提醒我們要帶著一顆怎麼樣的心來投身助人的工作。緊記這個分享的過程永遠是雙向互動的,假如對方在當下未有準備,執意的分享便會構成壓力。
在佛法的教導中的「四無量心」,一行禪師解說「慈心」是需要理解別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我們不能單向的認為「你應該怎樣怎樣」。那我們應該如何推動自己心中所相信的事?首先要對來來往往微笑。今天努力修習的人,明天他也會因為某種原因而暫停下來,人生就是多多少少有點障礙,我們要做的是永遠保持門常開,讓未來的人可以進來;已進的人能夠離開;再來的人可以安然的再進,沒有強迫,沒有壓力,一切順其自然。
說到這裏,今天談到的不單是推動甚麼內容,而是把推動的內容與精神融入推動之中。例如我們想說無常、無我、慈悲喜捨等,這些精神與教法能融合在工作之中嗎?上面提到的就是這回事。
若然你對修習是有信心的,終有一天人們會發現其美,你只需要勤於修習,在你身上散發著修習所帶來種種的好,這就足夠了。從時間上看,種子需要時間發芽。有些朋友初嚐正念修習的好,未必有足夠的條件推動他持續修習;親愛的,這是不能勉強而行,只能對這個狀態微笑以對。如果能夠深入觀察,把正念修習放到整個生命的修練上,沒有真正的離開,也沒有真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