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我的非洲同學……非洲交流生在寶覺中學

寶覺中學老師、同學熱心協助阿唵學習
寶覺中學老師、同學熱心協助阿唵學習

想像一下,如果在習慣了學校環境中,忽然多了一名異國同學,而且是遠道來自非洲的黑人同學,對你的校園生活會有甚麼衝擊?

這可不是天方夜譚啊!2013年初,於非洲專事孤兒助養及助學志業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來港進行交流和義演,獲得東蓮覺苑、弘法精舍、佛門網的支持;東蓮覺苑屬下的寶覺中學,更借出禮堂作為表演場地,並讓該中心其中三名來自非洲東南部國家馬拉威(Malawi)的院童,充當中四級交流生,跟本地學生一起上課一個月!

活潑好動的阿唵

校方貼心地安排了三位本地同學照顧ACC的三名院童。其中,經常與阿唵(院童在非洲須學習中文,並有中文名字)在一起的徐靖君同學,讚賞阿唵開朗、熱心學習、主動發問或分享感受,樂於團體合作,頗受同學歡迎。

由於寶覺中學老師授課多用粵語,徐靖君須為阿唵作華語翻譯。他表示,上課時同步翻譯,並不妨礙自己學習,反而因為要思考怎樣表達,對課堂內容加深了印象。不過,有時為免搔擾其他同學,他會即場寫出重點給阿唵看,不一定口頭解說。若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師、同學都會在休息時間,以英語或普通話跟他講解。

阿唵以流利的普通話說道,香港學校的課目很有趣;他本身數學很「爛」,但這裡的教學方法比較易懂,讓其循序學習、慢慢進步,因此開始喜歡算數了。 他曾經在中國大連的大學進修讓外國人學習普通話的課程,當時同學年紀比他大,沒那麼投緣,像身處在另一個世界,但寶覺中學的同學年紀相若,彼此有共同話題,如音樂、運動等,也經常互相開玩笑,相處愉快。放學後,他會與同學一起踢足球,或到處逛一逛,認識香港人的生活。在香港他過得很開心,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

阿唵(左)與徐靖君同學
阿唵(左)與徐靖君同學
左起:梁嘉希同學、萬香、萬恩、譚嘉敏同學
左起:梁嘉希同學、萬香、萬恩、譚嘉敏同學

文靜的萬香、萬恩

另外兩名交流生萬香、萬恩,比較文靜寡言,分別由梁嘉希、譚嘉敏同學照顧。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參加風紀訓練營,在西貢相處了兩日一夜,更曾結伴撐木筏出海的經歷。

平時他們有說有笑,互相教對方非洲話、廣府話。筆者請他們示範一下,但萬香回想學過哪句廣府話,顯得有點吃力。

這時,譚嘉敏同學說:「我講過啦!我講過啦!」(「我說過了」的廣府話。)

筆者:「哈哈哈……」(心想譚嘉敏在投訴萬香忘記她曾教過的廣府話。)

譚嘉敏:「其實你知道是甚麼意思嗎?」

筆者:「哦?妳不是說『妳講過啦』?」

譚嘉敏:「『我講過啦』是非洲話『漂亮』的意思。」

筆者:「!」

訪問之時,兩位非洲同學即將回國,嘉希、嘉敏都說,以後彼此相隔千里,不知有否機會再見,感到依依不捨。

萬香在上體育課,學習太極
萬香在上體育課,學習太極
萬恩專心地聽課
萬恩專心地聽課

對於非洲或香港的學生,這次交流體驗都是難忘而特別的回憶。彼此互動過程中所學到的種種,更超越了一般的課堂或書本知識。縱使外表不同、膚色有異,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知相惜,即能共同成長。謹願ACC和香港學校未來可作更多、更密切的交流,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微妙喜悅。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