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念頭不代表我 ——「放下壓力 情緒健康」講座摘錄

2014年1月25日,臨床及輔導心理學家唐弘志博士應東蓮覺苑弘法精舍之邀為我們主持 「放下壓力,情緒健康」的講座,分享心靈健康的心得。
2014年1月25日,臨床及輔導心理學家唐弘志博士應東蓮覺苑弘法精舍之邀為我們主持 「放下壓力,情緒健康」的講座,分享心靈健康的心得。

「我遲了出門,沿路追追趕趕,直到見到主持人才定下心來。回頭一想,其實走上弘法精舍的那段斜路涼風輕送,很舒服啊!如果剛才沒這麼趕急,來時的經驗會否有點不一樣呢﹖」這天,2014年1月25日,臨床及輔導心理學家唐弘志博士應東蓮覺苑弘法精舍之邀,為我們主持一個題為「放下壓力,情緒健康」的講座。唐博士幽默地提到,自己匆忙中趕抵講座場地時也有點壓力,但他同時指出壓力也可以是達成目標的推動力,也有好的一面,在於我們怎樣處理它。

唐博士說,正面的壓力是指事情的本身和價值觀吻合。「如果你喜歡讀書,滿足於從中得到知識,當你自己去做這事時,是忠於自己的價值觀,壓力來得正面,便會越讀越開心。」當你要做的事和價值觀有衝突時,壓力往往就會變得負面,我們會製造很多藉口去迴避事情。

唐博士表示,壓力只是一個中性的訊號,本無所謂好壞,它只是告訴我們要去注意某些事情。適當的壓力是一種鞭策,讓我們進步。然而,在什麼時候壓力會變成一種負資產﹖這就是當我們過份給自己壓力,乃至壓力達到頂點後,即使我們不斷增加在時間和努力上的投資,工作效能和表現也不會因此而再增長,甚至只會是負增長,壓力便成為了負資產。

唐博士指出,心理與生理是息息相關的。有研究顯示,過度的壓力會抑壓我們的免疫系統,所以在承受巨大壓力下,或老在憂慮負面的東西,人也容易得病。他為我們提供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助於處理逆境與情緒問題︰

唐博士表示,當你察覺到自己的念頭,你和它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心理空間,這和佛教所說的正念、靜觀、清明心、覺察等等完全吻合。
唐博士表示,當你察覺到自己的念頭,你和它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心理空間,這和佛教所說的正念、靜觀、清明心、覺察等等完全吻合。

心理精神健康要六得

1. 睡得

持續失眠通常是情緒問題的一個訊號。問題的根源是情緒,心緒不靈、牽掛多而導致失眠。其實需要休息的不止身體,還有心靈,睡覺時讓大腦關機,不再胡思亂想是很重要的。

2. 吃得

吃能讓我們充滿能量,去處理日常生活事情,而胃口很多時候是情緒問題的指標︰有人在壓力下會吃過量東西,或失控地吃些讓自己開心的東西去減壓,如巧克力、薯片;也有人會在情緒壞時沒胃口。

3. 做得

工作能給我們一種成就感和存在感。很多人退休後無所事事,很容易就有情緒問題。所以對工作適度的投入,能帶來快樂;但也不能過份,因為變成工作狂容易引申很多情緒問題,與快樂背道而馳。

4. 玩得

娛樂很重要,動態或靜態不拘,應透過有益身心的玩樂為自己帶來快樂。玩樂的時候,若是大伙兒出動,人際間的交流能幫助自己回到當下,不再糾結在負面情緒當中。

5. 「衰」得

有沒有人從未「衰」過﹖有些人不容許自己失敗,這其實是很不切實際的。我們從小學走路、學騎單車……當中有什麼是一學即成,中間不用犯錯的呢﹖想想其實沒有。我們從錯誤中成長,「失敗乃成功之母」是不朽的真理。

6. 出得

每人每日也有很多壓力,這些情緒上的負面能量會累積起來,必須要定期慢慢地釋放之,就像垃圾箱一樣要定期清理,以免一旦壓力積存,會妨害我們心靈健康。

快樂方程式

唐博士指出,按照快樂指數的標準,建構快樂的因素中有40﹪取決自基因,20%取決於後天環境和際遇,40%則取決於人們對事情的態度和自主性。人的看法原來很影響感受。要提高快樂指數,我們必須辨清哪些事情是可以控制的,哪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若事情能加以控制而我們卻採取放任的態度,結果隨著事態發展反而會引起焦慮不安;若事情不能控制你又強行為之,當事情不符期望時便會引發情緒問題——「要明白有些一去不復還的情況,譬如死亡;也有些問題不一定即時得到解決,甚至不能解決,便要學習如何與之共存。」唐博士補充說。

快樂指數中的40﹪取決於我們的心態,這正如佛教所說,事情沒有好壞,只看你怎麼想,視乎你的想法把它標籤為「好」還是「不好」。唐博士強調,要明白「心態是屬於自己的,沒人能奪走對自己心態的自主權。」我們可以多留意自己在很生氣或不開心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有沒另外一個角度去看這事﹖有時轉換角度去看同一事情,感受自也不同,從而化解負面情緒。此外,也可撫心自問,有沒有證據支持這個想法﹖是否跌進了「思想陷阱」裡呢﹖唐博士說的「思想陷阱」,即是一些不客觀的想法,如以偏概全,或糾纏在負面的思維之中;察覺到這些思想陷阱,可幫助我們釐清思路,乃至改變想法和感受。

另一種處理方法是,當不快的情緒生起時,「無須理會這想法的內容,只視它為一個想法。這和佛教說的正念很吻合。」唐博士補充道。我們習慣把思想和「自己」融合在一起,二者卻原來並非一體。其實想法好比一副有色眼鏡,我們戴著一個眼鏡去看世界,眼鏡片是什麼顏色,看到就是什麼顏色。當然我們可調節顏色,但仍是受制於眼鏡。最究竟的方法是脫下眼鏡,然後望著這眼鏡,即留意自己心中有這個想法或念頭。唐博士分享一個有效的方程式:當你留意到一個想法,如「我是壞人」,則「我」「不是壞人」。前者只是一個「想法」,它不是「我」,所以「我」「不是壞人」。當你察覺到這個念頭,你和它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心理空間。近二十年心理學的研究也是朝著這個方向,而這和佛教所說的正念、靜觀、清明心、覺察等等完全吻合。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