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我打開了一道純粹的淨土門」(上)

康榮是位已退休的資深傳媒人,於2003年皈依三寶,法號淨土居士,決心弘揚淨土法門。
康榮是位已退休的資深傳媒人,於2003年皈依三寶,法號淨土居士,決心弘揚淨土法門。

1931年,愛因斯坦在 “Cosmic Religion , with Other Opinions and Aphorisms”一書中分析了不同宗教的發展和演變,甚至提出一種所謂宇宙性宗教;在那裏,沒有人格化的神,它建立在自然和精神層面之上,能通過實踐與體驗來達到。他認為,只有佛教才是最接近這種宇宙性宗教。

這個觀點對康榮(Thomas Hon Wing Polin)而言,相當有啟發性。

他是位已退休的資深傳媒人,曾加入著名新聞雜誌 “Asiaweek” ,更是中文版《亞洲週刊》的兩位創辦人之一。自九十年代起便開始接觸佛教,後來更於2003年皈依,法號淨土居士,決心弘揚淨土法門。到底是甚麼驅使他信佛,而他與淨土宗之間又有一段怎樣的勝緣呢?


宗教探索之旅啟航

「我本來是理性主義者,接受的又是西方教育,對宗教一直興趣缺乏。」康榮憶述中學時,入讀的是基督教學校,後來進了大學,修讀亞洲歷史和文化。他其實早已從這兩種渠道接觸到不同宗教,雖然如此,但打後的二十年,他並未多想信仰這回事。直到踏入中年,開始感覺到單憑理智和科學無法解釋人生裏的許多事情,例如生死。「我決定替自己打開了一道大門,走進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和路向。」

他開始了探索宗教之旅。

「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等等,甚至連New Age (新時代運動)我也去參與或了解過,但始終得不到我想要的。這樣很快便只有剩下佛教尚未深入認識,我於是順理成章去閱讀一些介紹基礎義理的書籍。」跟眾多初機學佛者一樣,康榮在八萬四千法門中不斷摸索最相應、對機的修法,從天台、唯識、華嚴到密宗,他都學過,但硬是覺得以上那些法門都無法契合他的需要。後來他向一位資深法師求教,法師看他是讀書人,遂建議他修禪宗。「那時我的妻子在修淨土,我看她做得不錯,便問師父到底我是否也可以修持念佛法門。」

法師的回答是,淨土較適合感性一點的眾生,跟根機偏向理性的人不太相應。

雖然法師如此說,他還是決定一試淨土,畢竟別的法門都不太應機,而且他更不願意就這樣便放棄。

發現純粹的淨土宗

「一般而言我們在香港接觸到的是雜淨土。為何形容為雜?因為它摻雜了其他宗派的思想、理論在其中。」起初他也是修這種所謂雜的淨土,然而到了第三年,他彷彿碰到一道牆壁,無法寸進,心情非常沮喪。「最主要的成因是我感覺到教理上有矛盾的地方。舉例,雜淨土法門說除了念佛外,還得修善行。彌陀發願,依仗的是他力救度,但現在看起來竟然還要靠不少程度的自力方得往生淨土,我認為很矛盾。另外就是要『一心不亂』,這種近乎定功的要求也令我很困惑。」他解釋說。

《觀無量壽經》(下稱觀經)提及「九品往生」,上、中、下等各分三級,是為九品。上、中等的眾生都曾行善,而下等的則基本上只作惡而不作善。他提出疑問之處,「我發現下品下生的,原來只要有一絲真心悔意,在死前立刻向善,念一聲佛號,都能得生淨土。佛陀不會誑語,在經中所說的必是真理,我是這樣深信的。但這樣一來便奇怪了,既然如此,為甚麼要強調功德、定力呢?」

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康榮遇上善導大師這一系法脈,他形容那簡直就是直指他內心的矛盾。他感到非常興奮,不停翻查善導大師的著作。「很多人都說慧遠大師是淨土的初祖,但他那個是最原始的淨土,其時觀經還未譯成中文,整個宗派還不算完整,由此看來善導大師才是真正的開山祖師。」唐末之時,善導法脈在中土已失傳,日本人卻保存下來。到了清末,楊仁山居士從日人手中將經典重新引進中國。「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他七十歲時才得窺見善導大師的論著,讚歎非常,評價善導是彌陀化身、大師所說如佛說。」

這就是純粹的淨土宗。

將最好的與人分享

「四十年代後一段長時間,中國因戰亂及政治動盪等因素,未能創造一個有利條件弘揚純粹的淨土宗。及至八十年代,台灣的慧淨法師開始有系統地整理善導大師的思想,讓世人了解到原來淨土宗的真正面貌是這樣的。我兩種淨土法門也接觸過,但終歸要作出取捨,最後我選擇了純粹的那一種。」康榮表示,身邊有不少朋友也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在接觸善導流後,以往在知行上的矛盾都一一消解了。

他從善導大師的言教中,明白到自信之餘,也要導人生信。

這時,他的神情變得嚴肅,「這麼珍貴的法教,要多與人分享才是。善導大師也是如此囑咐。」佛教講求因緣,故此並不能以硬銷的手段來弘揚,他深明此點,所以遇到有緣人,尤其是希望多認識淨土的法友,他都會拿自身的經驗和旅程跟他們分享。

早在接觸淨土法門前,康榮曾廣泛閱讀禪宗、密宗和原始佛教的作品,發現很容易得到用英語寫成的材料。他說,「這是因為百多年來有不少這些宗派的法師大德到西方弘法,他們留下為數可觀的英語著作。反觀淨土,即使有這方面的東西,質素也不是太高,而且也不成體系,較為蕪雜。」

他覺得很可惜,於是萌生了翻譯淨土經論著作的念頭。

(待續)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