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我們心裡的防彈玻璃

寺院建築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寺院建築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活在香港,要安心,實在難。

由李嘉誠基金會斥資十五億元興建的大埔慈山寺,擬於本月中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卻因著「裝設防彈玻璃禪修室」等傳聞,霎時鬧得沸沸騰騰。3月26日,寺方特意安排「傳媒體驗日」,讓記者在採訪以外,靜心淨心,親身體味一下學佛參禪;然而,公務在身的媒體朋友大抵習慣了衝鋒陷陣,爭相為城中熱話尋根究底,一副高度戒備的姿態,甚至有點劍拔弩張的況味。

自然為師 

慈山寺位處大埔洞梓,背靠八仙嶺,佔地約五十萬平方呎;觀音主像高七十多米,蔚為壯觀。大,大概成了寺院被傳為「富豪私人行宮」的口實;巨構之中,卻蘊含細密的心思。

「入解脫門」兩側奉置金剛力士,示意參訪者放下罣礙。
「入解脫門」兩側奉置金剛力士,示意參訪者放下罣礙。

為慈山寺擔任建築設計及造像顧問的中大建築學院何培斌教授指出,仿唐的設計力求把建築物融匯於山水之間,讓寺院與周邊環境和合共生,成就一幅古代山水畫。為此,寺院超過六成土地劃成綠化地帶,殿堂建築僅佔總面積十分之一;色調則以木啡色為主,配以檐頭瓦片的銀灰色及山嶺園林的翠綠色,以素淡古雅為宗;比例也著重均稱和諧,觀音聖像高度約為背後屏風山海拔四分之一,同樣,大雄寶殿高度約為觀音像高度四分之一,殿堂內主尊佛像的尺度也參照相同比例,令寺院整體建築造像錯落有致。殿堂的屋頂尺度刻意保持平緩,與背後山峰的線條相若,不致顯得突兀,而且足以應付南方的和暖氣候,毋須考慮積雪的問題。

大雄寶殿的三世佛──中間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右分別為脅侍弟子迦葉尊者及阿難尊者,佛像頭頂各置華蓋。
大雄寶殿的三世佛──中間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右分別為脅侍弟子迦葉尊者及阿難尊者,佛像頭頂各置華蓋。
普門(觀音殿)及洛伽池
普門(觀音殿)及洛伽池

以境表法 

縱使建造工程耗費龐大,細察之下,不難發現恭謹謙卑的思維與態度。何教授補充,建築方面刻意保持低調樸實,庭園內避免擺放過多花草,盡量減少對參訪者的感官刺激,幫助信眾長養靜心,禮敬祈念,同時讓僧眾安心地修持辦道。栽種於庭園四隅的秀木,則柔化了轉角;普門的圓狀洛伽池,精巧的設計令水與池邊相平,呈鏡子狀,池水流動時,地下的同心圓化為漣漪,在在展現佛法圓融通達、不落二邊的理念。

造像方面同樣考究而用心,例如彌勒佛像的梓木雕刻,貼以金粉金箔,採用啞色,效果鮮明而不眩目,返璞歸真。大雄寶殿供奉三世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善信跪下仰望時,恰好與諸佛雙目交接,角度的設定經過細意斟酌。地藏殿裡的地藏菩薩聖像,則以楠木製造,室內地板、四壁及天花一概使用深色木,配以黯淡光線,營造地藏殿應有的肅穆莊嚴。普門內的如意輪觀音像,更獨具匠心:華蓋中心點並非在觀音頭頂正上方,而略為移前,其垂直投影落在觀音像前方地面,使華蓋同時庇蔭觀音像本身和參拜者,拉近雙方的距離。

「善生」法門 

弘法的最終目的固然是利生,慈山寺的建築設計同樣體現了這個面向。何教授領導的建設團隊謹慎結合現代科技與古代美學,各殿堂繼承了傳統木構形態,內面則採用混凝土及鋼架結構,以木材包裹鋼構,減少了內殿柱樑的數目,節省木材,空間亦更見寬闊;殿堂檐下配以高窗,充分利用自然日光;大雄寶殿佛座後屏障處的經變圖,取材自敦煌莫高窟壁畫,利用電腦技術複製,卻堅持不附加任何修飾,以保留畫作的原有面貌。

觀音聖像前置有銅製水盂「千處應」,給行者供水之用。
觀音聖像前置有銅製水盂「千處應」,給行者供水之用。

為了保育環境,慈山寺秘書長倪啟瑞先生表示寺內禁止燒香,改以供水。全寺栽種各式樹木逾二千株,包括斯里蘭卡總統年前送贈寺方的菩提樹;它由佛陀當年證悟的菩提聖樹分枝而出,彌足珍貴,也是法脈的具體象徵。倪先生又透露,觀鳥專家花了兩年時間考察,發現慈山寺建築期間,僅錄得23種雀鳥在附近一帶棲息,現時則多達62種,可見大量鳥類重返牠們的安樂窩。為了讓更多人前來參訪,寺方擬舉辦觀鳥團等康樂活動,打破宗教的框限。

偌大的觀音聖像,外面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亦有深意。白色為眾色之本,代表萬德具足、純淨無染;像身雖大,但法相慈祥,不似美國自由神像般挺拔高昂,而是俯首低垂,以悲憫的目光觀視眾生苦難。大,我也認為很有意思:不少人得沾法益,能夠放下自我,都是因為善知識的言教身教,被他們的大愛大願打動的結果;聖像的大,正好示現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的願力。聖像前的「慈悲道」上,設有名為「千處應」的銅製水盂,給行者供水所用;奉水途中守護自己的清淨發心,更是要旨所在。

觀音菩薩俯視眾生,救苦救難。指間為摩尼寶珠,寓意每個人內在本自具足的如來藏性。
觀音菩薩俯視眾生,救苦救難。指間為摩尼寶珠,寓意每個人內在本自具足的如來藏性。

卸下武裝 

傳媒體驗日期間,何教授及倪先生仔細講解參拜路線背後的意涵。行程始於「山門」,兩旁奉置金剛力士,示意我們「入解脫門」之前,須把心中的掛罣統統放下。穿過山門,即見開闊的庭院「歡喜地」,提醒眾人清淨身、語、意,生起柔和喜悅之心。後來,一眾記者在飯堂禁語用膳,體驗寺廟「過堂飯」的滋味,靜心感受每一口食物的味道。最後,住持洞鈜法師更在藏經閣帶領茶禪、朱古力禪,以茶食為徑,讓我們進入禪境,集中精神,專注當下,細意品嚐自身的「在」。「佛法不是書本上的知識,必須身體力行,親身去修、去體會。慈山寺的目標就是提供這些經驗。」倪先生說。

我們一眾凡夫,大都心隨境轉,無法做到如如不動。慈山寺為大家提供了清靜的環境,讓大眾把紛亂的心一轉,安頓下來。然而,答問環節席間,記者們向倪先生連珠炮發,一味追問「防彈玻璃貴賓室」的造價等等,害得何教授乾坐冷板凳,笑說乏人問津。

我們香港人也許太習慣對壘,彷彿總要武裝起來,才會安心。洞鈜法師曾經說過:「只要先打開自己的心,先接受,靜下來,任何事情並不是大家想像中那麼複雜,那麼困難的,一切只是我們想多了。」惟願所有前來的參訪者,從「山門」離開之際,也能看到「不二法門」的牌匾──不思善,不思惡,放下對立與成見,觀照自心,把「靜」與「定」,帶回煩囂的日常當中,放生自己,放生別人。

「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

編按:慈山寺舉行法會、講座、茶禪、行禪、抄經等各類活動,積極奉行「人間佛教」的宗旨,詳情可瀏覽其網站www.tszshan.org

慈山寺簡介短片: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