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節錄自Fr. Chris(註)在《非暴力溝通與正念生活如何回應時代的動盪?》講座中所講的部分內容,此活動於2019年8月18日由「正念喜悅生活」及「塔冷通心靈書舍」合辦。
我今天想介紹一位我的朋友,他叫馬歇爾博士(Marshall Rosenberg)。他是心理學家,曾在一個機構工作,面對精神病人,工作性質是分析他們有甚麼病、有甚麼不妥,然後寫成報告,他對此工作並不感興趣,於是辭職,轉而去當的士司機。他一心只想與人有更多的連結,想建立一個群體,最後他發展了一套溝通方法,並發現此方法真的有效,於是他積極去傳揚它,後來傳播到國外,目前有很多國家用此方法來溝通。
它叫做「長頸鹿語言」,因長頸鹿是陸地上心臟最大的動物,頸很長,所以能看得很遠,於是他以長頸鹿比喻為這套溝通方法,成為這套語言的一個象徵。他開始與人分享這套語言。他說這套語言是我們一開始說話時就已懂得的,但我們成長中學習了另一套語言,叫做「黃鼠狼語言」,這套語言是用來找對方有何錯處,用來指責、分析、標籤他人、下判斷的語言。他邀請我們在這個充滿戰亂、矛盾的世界中運用這套我們與生俱來的語言,即長頸鹿語言,從心而發的一套語言。
其實,如果人類不是一早便用這套語言,人類根本不可能生存下來。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說黃鼠狼語言,我們的母親可能就會將我們擲下街頭。我們一邊成長,一邊學習埋怨,埋怨誰令我肚餓,為何沒有人拿食物給我;我們慣於指責和埋怨,這便是我們成長中學習的一套語言,是黃鼠狼的語言。不幸的是,今天我們常常說這套語言。現在,我邀請大家回到我們與生俱來的語言,這套語言幫助我們表達感受和需要,放下埋怨、判斷,只說感受與需要,這叫做心的語言或非暴力溝通語言。如果我們返回原初的語言,這個世界就會好很多。我們不是學習一套新的語言,而是返回我們本來具有,本來認識的一套語言。
我很幸運,當我在美國讀傳媒時,我遇上了Marshall。我從斯里蘭卡這個充滿戰爭、痛苦、爭鬥的地方逃離到美國去,我在那裏學習傳媒及溝通方法,但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帶些甚麼回斯里蘭卡。Marshal邀請我一起學習、一起工作。當我完成學業後,我返回斯里蘭卡,Marshall也願意與我一起回去,幫助人們學習非暴力溝通。
自從我學習了這套溝通方式之後,它改變了我整個生命。我重新發現我出生以來的宗教,我的信仰重新活過來,我開始明白耶穌所講的話。耶穌的說話我讀過很多次,學習這套語言後,我才真正明白耶穌的話。我不但更理解耶穌的話,也更理解基督信仰,更能理解天主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也更明白耶穌和佛陀。所有宗教都是指向建立一個和諧的環境,令大自然變得和諧,人與人之間變得和諧,建立一個充滿愛的社群。看看今天的世界,它不是充滿愛的世界,而是充滿爭鬥的世界。在今天的國度,我們不是說這種愛的語言。在今日充滿爭鬥的環境之中,提醒我們要用一套說愛的語言。這是有可能的,不是沒可能的;這是實際的,並不困難,只要我們打開我們的心,去學習非暴力溝通。
我邀請大家說這一套從心而發、愛的語言,這不難解釋給大家聽。Marshall寫了一本《非暴力溝通》的書,他寫得很清晰,且很容易理解。這當中牽涉四個步驟。首先是學習觀察,避開判斷,不忽視我們的感覺,接受我們的感覺,接觸我們的感覺,通過我們的感覺去發現我們真正的需要是甚麼;為了滿足需要,我們作出請求。放下我們的判斷、責備、埋怨及要求並不困難,只需跟隨這四個步驟,它能幫助我們有真正的連結。
連結是溝通的核心。溝通的重點是連結,以建立社群。這個社群是互相理解的,人與人之間能和諧、開心地相處。我們不埋怨或責備,更不會傷害彼此。只要跟隨這四個步驟,它們其實很簡單,但因為我們不幸地學習了不同的語言,我們習慣了判斷,久而久之,判斷的習慣變成了我們的一部分,我們要學習擺脫這個習慣。我們要學習,當我們判斷時,我們知道這是判斷,要學習將它轉化為觀察。譬如,我們看到別人坐在那裏,便說他很懶,這是判斷。我們要重新發展觀察的習慣。要學習怎樣將判斷轉化為觀察這一套語言並不困難,它很容易學習。第二步,是關於感受。感受常常伴隨我們,每一刻我們都經驗感覺,它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感覺是人類共有的,是我們的感覺讓我們彼此連結。不幸地,某些文化認為表達感覺是不好的,我們學習去忽視它,我們於是不懂表達它,久而久之我們忘記怎樣去表達我們的感受。我們不但忽視自己的感受,也忽視別人的感受,更忽視其他人。其實感覺背後是需要,如果這些需要得到滿足,便會帶來美好的感覺;如果需要得不到滿足,我們便感到很沮喪,很不開心。知道需要後,我們可以找一策略來滿足需要。非暴力溝力溝通就是以上所說的,它並不困難。
(待續)
註: 關於 Fr. Chris的介紹,讀者可以參考閱讀本專欄相關文章──《只要想起他老人家,我心中就有一分安穩──我非暴力溝通中的生命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