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清法師是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博士學位的比丘尼,亦是台灣大學哲學系的榮休教授,她推動《大正藏》數位化,積極弘揚佛法。法師於2024年7月20日往生佛國。聽到這消息時,我並沒感到太愕然,畢竟我也不再是三十五年前在台大校園内,騎著脚踏車穿梭於各教學樓的小夥子。回想起在台大的那一年,上法師哲學課的一個學期,善種子早已種下心田,心中不捨之情依然揮之不去。
我中學讀的是天主教學校,家裏信奉的是民間信仰,每天會燒香拜祖先。那時候對信仰的理解停留在祈福、保佑、救贖⋯⋯至於人生在世有甚麼目的?要如何自處?在宗教裏沒有找到答案!對一個正處於人生十字路口,面對升學和就業彷徨不已的高中生來說,宗教像是離我很遠、高不可攀的一棟高樓。中學會考挫敗,在香港升學夢斷,毅然選擇到台灣繼續學業。
雖然在台灣大學修讀的是工程系,但歷史、經濟、哲學等科目也涵蓋在四年的課程中,《哲學概論》便是其中一門必修課。人生的第一堂哲學課,教授備課充足,教學用心,但面對大量陌生的術語、概念,如形而上、本體、意志、理性⋯⋯我真的有點招架不住,期中考、期末考,壓力接踵而來,學期結束成績出來,一如所料:「不及格」。由於《哲學概論》是必修課,所以下學期要再修讀一次。這次遇到了恆清法師。
一位比丘尼當上大學教授,在那個年代是罕見的,因此慕名而來的學生確實不少,還沒到上課時間教室裏已經座無虛席,大家不約而同安靜地等待法師的到來。雖然我在選課前已經知道教授是一位法師,但當第一堂看到穿著大褂、溫文爾雅的法師走進教室時,我還是有點好奇,她個子不高,說話的聲音卻出奇地響亮,就連坐在最後面的我也能感受到她講話的鏗鏘有力;法師性格開朗,課堂上不時傳來笑聲,在融洽的氣氛下第一次感覺到兩小時的課原來是如此短暫。
記憶會隨時間流逝而模糊,感受卻會永遠留在心中,那時候上課愉快的感覺到今天依然沒有被歲月沖淡。法師教學重啓發,談談人生、談談生活,從談論中引領學生思考。她會帶學生走出教室,在樹蔭下坐在草地上,大家輕鬆地自由討論,完全沒有給學生一絲壓力。這一切種種,讓我第一次體會到學習應該是快樂而不是負擔,只視乎我們是否願意參與,它不附帶任何條件。法師教授《哲學概論》這門課十分稱職。哲學(philosophy)原意指「愛智慧」,它是由兩個希臘字「philia」(愛) 和「sophia」(智)構成。法師能啟發學生對智慧的追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而不是要求大家背誦一些術語、概念。這才是真正的哲學。
期末沒有考試,法師只要求學生提交一篇不限字數的報告。成績出來,我拿到八十四分。說來慚愧,這八十四分已經是我修讀所有科目中最高分數的一科。從這八十四分裏我看到法師對學生的肯定、期望與鼓勵。回港後工作一段時間後,陸續完成了兼讀制的哲學文學碩士和佛學碩士課程,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假期也得用來溫習和做功課,今天回想起來是甚麼讓我有這種動力持續四年之久呢?我想這或許就是法師三十五年前為我種下的種子所結成的果實。
雖然我和恆清法師的緣分只一個學期,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讓我對佛教有一番新的看法。我從小接觸佛教,它給我印象是消極的,當遇到不如意時,就選擇「遁入空門」,佛門就像是一處避難所似的,給人逃避現實世界的生活,佛弟子要一臉嚴肅、不苟言笑才符合佛教的形象。自認識法師後,我才明白佛教其實並不消極,它積極地從人世間中來瞭解自己、實踐自我,佛弟子可以性格開朗、開懷大笑、可以出國留學深造、可以在大學教書、更可以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當年被種下的這顆善種子,遇到適合的因緣,不知不覺間,在心田裏發芽成長、開花結果。希望善種子能在人與人之間廣為傳播,願每個人心中都能結出美麗的果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