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結束了前後一個星期,探親訪友之旅回港,日子在與親友的相聚、朋友的敘舊以及與師兄、學長一起緬懷過去的種種,時間眨眼便過。其中有好幾位是二十餘年前,一起當義工的朋友;也有好幾位從學生時代就相識至今長達三十餘年的同鄉老友,最後就是在佛學院認識的學長們。在忙碌的奔波中發現,除了身體確實已不如以往的健壯之外,也覺察到兩個地區的人們,不同的生活習慣。其一是同學發現的,周遭人們的腳步變慢了,剛開始我們還未慢下來,經過幾日的適應期,腳步也放慢了許多,但偶爾旁人會投來好奇的眼光,像是在詢問,這兩人在趕甚麼?
另一個發現是,隨時做好適當回應的準備。無論是鄰居乃至到臨近的小販中心用餐,或是搭乘地鐵的車廂中,發現碰到的人,絕大數都是帶著善意。或點頭或微笑,乃至於合掌甚至還有讓坐的。探親的那幾天裏,筆者將那顆顯然已習慣面對目無表情,或是嫌棄眼神之麻木心收起,隨時做好回應的準備。短短一個星期,或許不夠深入但確實感受到了,周遭祥和的氣氛,沒有劍拔弩張的情景,也無歇斯底里據理力爭的聲音。兩個地方,不同氣氛,難免令人納悶,甚麼原因使世間人,祥和愉悅的共存,不會互相排擠爭鬥呢?
根據《雜阿含經》第五四六經的敘述,有位梵志詢問尊者摩訶迦旃延說:「何因何緣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何因何緣出家、出家而復共諍?」摩訶迦旃延尊者回答言:「貪欲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世間人無論是國王、大臣或是一般平民,他們的鬥爭起源於對欲樂的貪著、不捨,希求欲樂而反被他束縛。而引發出家修行人的鬥爭,是他們對自身的見解有不同的執著。經文最後,尊者告訴梵志,住在舍衛城的佛陀是一位已超越欲樂以及見,沒有這兩種執著,不被煩惱繫縛的解脫聖者。
誠如佛陀上文所說,出家人相處是否和諧融洽無諍論,關鍵在於放下各自對見解及看法的執著。筆者與同學相處已超過十六載,在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不同的情況下,還能被外人形容我們是孖公仔(形影不離),一路走來確實不易,也磨合了一大段時間。我們面對人事物,都有各自的看法或見解,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的瑣碎事件及待人接物中,都各有看法見解。慢慢我們尋求到了一個突破點,也算是共識,回歸到最原始的需求:「今天吃甚麼?」藉以終止我執我見的繼續延伸。難怪印順導師曾經說:「學佛的,慢談了生死,開悟,先修成正見再說」。[1]
[1] 印順導師著,《成佛之道》pg.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