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市區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城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做起事來講求效率,最好便是手腳可以加上馬達,以方程式賽車般的速度把事情做好。緩慢是罪惡,反思是浪費。空氣質素很差嗎?生活壓力很大嗎?休息就要去消費嗎?沒辦法。當我們乘坐汽車穿過狹窄的街道時,可能並沒有留意到,在九龍的鑽石山有一座別樹一格的仿唐木建築和一個相連的中式園池──志蓮淨苑和南蓮園池──正為大眾在城市中提供一個讓身心安靜稍息的綠洲。
筆者有幸在今年十月初聽到李葛夫博士的一個講座,裡面交代了志蓮淨苑的歷史及發展。據李博士所說,志蓮淨苑自上世紀三十年代已開始在香港弘揚佛教。二戰後寺院由私人別墅改建而成,並著手興辦學校、圖書館和老人院等。1989年因應政府興建行車隧道,志蓮淨苑董事局決定重建寺院,並乘香港回歸之機,希望在香港興建一座參照唐代中原寺院建築美學的場所。他們參照了敦煌第一百七十二窟中的《觀無量壽佛經》經變圖,嘗試重構唐代寺院的輪廓,並從日本人手中意外獲得一批興建古寺院必要的木材,興建寺院的計劃水到渠成,並於2000年竣工。
本來是「十方叢林」的志蓮淨苑,重建寺院時選擇了淨土宗作為根本,因此在寺院的三進建築的第一進設有蓮花池(圖一、二及三),象徵著淨土宗的「七寶池」和「八功德水」,以期淨化遊人心靈,可謂別出心裁。寺院的第二進左邊是祖堂,除了供奉寺院的祖師外,還放了一尊關公像,這是最令我這個佛教門外漢感到驚訝的事。原來在佛教中關公又名「伽藍菩薩」[1],傳說隋朝時代天台宗的開宗祖師智者大師回到家鄉荊州弘揚佛法、報生地恩的時候,在玉泉寺禪定中見到關羽亡靈在哭訴,說遭人斬首,要求把頭還給他。大師於是開導關公,令之大澈大悟,關公請求皈依受戒,還發願作為佛教的守護神。因此,中國傳統寺院亦每每供奉關公。[2]
寺院的第三進有「五觀堂」,是僧侶的齋堂,吃飯的地方。這是禪宗教導僧人在吃飯前要透過五重的觀想,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有沒有報佛恩、化導眾生等等。聽到李博士如此講述僧侶藉吃飯來認真反思一己言行和修持,筆者不禁想,如果香港每一個人也有反思吃飯有什麼意義,檢討自己有什麼過失,也許大家的戾氣會少一點。
寺院三進至山門(大門)形成中軸線,與此相連有一條天橋橫跨馬路,過橋之後便到了南蓮園池。園池與淨苑的建築設計一脈相承。這本是一片城市規劃中的綠化帶,後來志蓮淨苑跟政府達成協議,由政府委託志蓮淨苑設計及監造,把這個空間修建為唐式園林,由設計、修建到園內佈置均由志蓮淨苑一手包辦,政府則承擔部份建築費用。園池落成後,政府委託志蓮淨苑管理,於2006年開放給公眾享用。
南蓮園池的設計以隋唐官邸的私家園林「絳守居」作為參考(圖四)。這個名符其實的城市綠洲,除了在視覺上為大眾提供了英泥灰以外的灌木綠與岩石紅之外,聽覺上亦利用了263片隔音屏為大眾營造一個「靜音」的空間。無論你是否一個喜愛藝術的人,在行車天橋和購物商場的包圍下,相信你也會發現這個地方特別之處。不過,能否找到門路進園還要看緣分。如果你行色匆匆而錯過了園林不起眼的入口(圖五),又或只在入口的「照壁」旁狐疑園林之美,那就無緣看到園池中央金碧輝煌的圓滿閣了。圓滿閣與橙紅色的子午橋互相輝映,特別搶眼。跟外面的世界有所不同,圓滿閣的金色外表在這裡並不是代表著「家財萬貫」,而是代表著「永恆」(圖六、七及八)。
景點看畢了吧?當然沒。不要以為園林旁的花草樹木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腳色,據帶領導賞的義工講述,這裡偌大的木化石從內地運來(圖九),其中從廣西運來的紅河石更是園池的亮點(圖十),彌足珍貴。它們四散在園池的遊園路旁,跟翠綠的灌木一同營造一個既能「遊」又能「息」的環境。李博士介紹說,「遊」者,表徵生命無盡的迴環;「息」者,指涉生命的絕對安頓。筆者在聽講座前有一個問題:如果修行是個人的,那為何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建造園林呢?經李博士一說之後明白了。原來園林的設計和佈局為遊園之人提供了一個「從藝而進於道」的場境,好讓遊人從清幽的環境領悟人生。前民政局長何志平為南蓮園池開幕寫了一首贊辭,其中的一段如此寫道:「繁花倚笑,垂柳飄搖,行人樂山者得壽,樂水者得智;無心者得定,超凡塵而享清靜,去煩惱而生菩提。」[3](圖十一)這正好勾畫了園池「進道」的功能。
當然,能否達到如此境界還看遊人的緣分。如果你帶著放慢了的腳步和一顆願意細心欣賞眼前景物的心,相信遊覽志蓮淨苑和南蓮園池的經歷將會對你有所啟發的。
[1] 伽藍是梵語saṃghārāma的略稱,又作僧伽藍。意譯眾園。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伽藍菩薩指專門保護寺院的護法神。
[2] 此典故見於《佛祖統記》及《關帝志·靈異·建玉泉》等。
[3] 全文見「志蓮淨苑南蓮園池開幕贊辭」,載於何志平、陳雲根著,《文化政策與香港傳承》,香港:中華書局,2008年,第2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