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慈及親愛、慈及中人,慈及怨憎──慈悲觀與引導意象

佛弟子們對慈悲二字一定不會感到陌生,不同宗派亦多推崇修習慈悲觀。簡單來說,慈是與樂,給予別人安樂;悲是拔苦,拔除他人的痛苦。至於應該如何修習,通常的說法是分為三個步驟:

「最初修行,當教觀想,慈及親愛;其次當修,慈及中人;終當修習,慈及怨憎。」(《坐禪三昧經》)

筆者希望藉著最近參與的一次課程,在這裏與大家分享修習慈悲觀之原理與引導意象(Guided Imagery)及「意念形象化」(Visualization)的關係[1]

引導意象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治療方法,在有次序的引導下,基於以前的經驗、回憶或幻想,在心中想像並創造出一個畫面,然後控制或轉換過往的經驗,從而改善心理狀況。至於意念形象化的原理亦相若,通常運用於運動員的操練,最為人所熟悉的莫如擁有二十八枚奧運獎牌的美國游泳運動員米高菲比斯(Michael Phelps)。菲比斯與他的教練保勃鮑文 (Bob Bowman) 於一次公開訪問中,承認意念形象化訓練是菲比斯日常練習主要的一環。操作模式是菲比斯先進入深層的放鬆,跟著他便於腦中將自己游泳時每一個微細的環節都形象化地想像一次。無論是起跳、皮膚於水中的感覺、以至每一下划水的動作,他都重複地在腦中不停地有如身歷其境地進行鉅細無遺的想像描繪。此期間菲比斯的身體仍是處於放鬆及休息的狀態,只是以腦部來做形象化操練;他甚至想像了所有可能發生的情境 : 完美的起跳、失敗的起跳、水中失去節奏等等。經過在腦中將動作及場景做了無數次的形象化操練後,當正式比賽時,腦袋便自動地指揮力量充沛的身體全力做出最自然的游泳動作,創造理想的成績。

慈悲觀的修習便是利用同一個原理。首先讓自己平靜下來,專注於觀察自己的呼吸,不加以任何價值判斷,逐漸讓身體徹底放鬆。跟著便要在心中想像出一個畫面,如同親眼看到一樣,重點在於能夠在心中描繪這個畫面的各種細節,必須是栩栩如生──這就是學習引導意象的技巧。那麼應該揀選甚麽畫面?菲比斯以鍛鍊游泳比賽為目的,所以他都是想像與比賽有關的畫面;修習慈悲觀便要以自己親愛的對象為畫面,例如曾經對自己有恩德的人。因為對方曾經幫助或照顧自己,內心自然對這個人充滿尊敬感激繼而生起慈愛之心。在學習引導意象時,先要仔細想像對方的身體、形態、對方開心時的樣貌等等正面及和善之形象;想像必須細緻,越清楚越好,就像對方出現在眼前一樣。經過不斷重複整個過程,逐漸令大腦無法分辨想像與真實發生,令到身體進入自動操作狀態,從而自然而然地引生慈愛之心。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記載[2],佛陀在世時印度有一位富有的婆羅門,當他將財產全部分給四個兒子後便被兒子們逐離家門,老者只好在街上流浪乞食。老者心中滿是怨憤,便對佛陀訴說自己淒苦的遭遇。佛陀對老者說兒子們不侍奉父親,還不如老者手中的拐杖,因為拐杖總是可以用來驅趕遇上的野牛和惡狗;還能夠幫他避開坑洞、深井、雜草荊棘,實在可說是老者的恩人。老者於是便時常對拐杖說謝謝,表示感恩之意。久而久之,老人的內心充滿感恩之心,便逐漸懂得感謝身邊的人和事物,人也變得慈祥和善,最終感染了兒子們迎接父親回家。故事中的拐杖雖然只是一件死物,但當時對老者來說,就是一件對他最有幫助的物件,是最能夠令老者產生感恩心的事物。以拐杖作為引導意象的對象,老者每次使用拐杖時都不斷重複地從內心對拐杖生起最自然及真誠的感恩慈愛之心,慢慢地改變了對兒子們的怨懟,最終達致諒解團聚。因此修習慈悲觀的最初階段,必須以自己親愛之人或事物作為對象來培養感恩之心;基於感恩之心,我們才能開展無條件的慈愛心。我們不是要強迫自己假造出慈愛,而是在心中想像一個快樂溫暖的畫面,透過畫面引起內心最直接、最純粹的感恩與良善自然地流露出來,再經過不斷重複整個過程而達致引導意象的效果。

在修成第一階段的「慈及親愛」之後,接下來便要擴大慈悲觀的對象範圍,那就是要「慈及中人」。中人是指既非親愛,亦非仇怨之人。方法跟第一階段相同,只是當自己的身心獲得種種平安和樂之時,也願一切與自己非親非怨的人,都能獲得同樣利益。

在修成「慈及親愛」及「慈及中人」的兩個階段之後,便要「慈及怨憎」。所謂怨憎是指對自己不友善的人,怨憎會其實為八苦[3]之一,如何反而能以慈悲心相待?這便是引導意象及意念形象化的效用。當已熟習「慈及親愛」及「慈及中人」的兩種修習後,修行者的大腦已熟習了經常懷著感恩慈愛之心,即使遇上怨憎之人便仍能自動地以慈愛心作回應。這些反應並不是經過思考或造作出來的,因為慈愛心已經成為一種內在自然而真實的流露。

我們現在的生活受著外在紛亂環境的影響,都是充滿著各種由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而生起的各種情緒,牽動著我們的心而形成種種躁動不安。因此慈悲觀的第一階段,必須先要慈愛自己,讓慈愛的感受慢慢滲透自己的身心。先以自己為圓心,經過不斷的修習,逐步擴大到其他人。筆者在這裡分享的只是以一種偏向系統化的層面來解讀有關慈悲觀的修習,並且個人認為如果未能按部就班地以引導意象來作訓練,改變舊有的負面思考模式及情緒反應,令內心充滿善念與慈愛,那麼所謂修習慈悲觀就免不了只成為一種虛喊的口號,沒有任何成效了。


[1] 本文內容部分資料取材自慈山學院之慈悲觀開展課程。

[2] 《釋迦如來應化錄》卷下之二 (CBETA, X75, no. 1511)

[3]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