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想吃美食有什麼錯?為何貪瞋癡是毒?

貪、瞋、癡合稱為「三毒」,是三種基本的煩惱。佛教將三毒比喻成火,能燃燒眾生的身心,可障礙善根的發展,使眾生流轉於生死苦海中,無有出期。三毒又稱「三衰」、「三不善根」。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有欲望(貪)使人積極爭取;有脾氣(瞋)被視作真性情。為甚麼貪、瞋、癡會是毒呢?本文將簡單解釋為何這三毒是為「不善根」,以及提供一個簡易離苦的方法,然後簡述佛陀是如何忠告在家人怎樣面對三毒。

貪瞋癡是甚麼?

三毒是存在於意識中的三種煩惱。貪是指貪欲,又稱「貪愛」、「貪著」。這是一種心理狀態,對所有順意、悅目的事物,產生貪著。譬如說當我們想要獲取更多的可愛之物,無視客觀環境的局限,也不管是否為他人造成傷害,這種心理狀態就是所謂的「貪」。

貪會引發心力作用。我們經常基於某種錯誤的認知,以為只要取得某些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會快樂,譬如說金錢、權力等。這裏並沒有否認金錢、權力的價值,只是說金錢、權力,不必然是快樂的充分條件。有時候我們還會試圖影響別人、傷害他人,以讓自己得到更多利益,如為升職而鬥爭。在努力滿足自身貪著的時候,往往造諸惡業還不自知。這也是導致將來得到苦果的因。

瞋是指瞋恚,對一切違背自己意願的事物,生起瞋恚。例如當我們想要的東西受到障礙,於是內心產生想去傷害那個製造阻礙的人或事物。有些嗔心重的人,甚至在無人阻礙他的時候,以然有許多無名火,整個人像炮竹一樣,一點就著。這種心理狀態可視為「瞋恚」。佛教認為瞋恨心恍如毒藥,因為它能侵蝕和消耗我們的時間、精力,亦使我們造作惡業。

癡是指愚癡,對事物的實相、本質缺乏了解。舉例來說,我們一般都會覺得事物是恆常不變的,而且它不需要依賴其他東西而存在。這就是愚癡,因為它讓我們無法看到事物的實相——無常和緣起的相依。無明愚癡最可怕的是,它讓我們對事物缺乏正確的認知,並執著於這種錯誤的認知,結果衍生貪欲、瞋恨。因此,愚癡是一種毒,會為我們帶來痛苦。

一種簡易的離苦方法

我們都知道貪、瞋、癡三毒會造成痛苦,而且我們也知道,對治三毒的解藥就是智慧,不過對多數人來說,要獲得這種了解實相和自我本質的智慧,是不容易的事。那麼有甚麼簡易的方法,能讓我們減少因三毒而引起的痛苦?

對治三毒的一種善巧方法是——嘗試去了解它。譬如貪欲來講,當我們對某些事物生起貪著時,要嘗試去檢視那些我們熱切渴望的東西,然後問問自己,為甚麼我對這些東西會有如此強烈的欲望?這目的主要是在覺察自己的動機,讓自己更有一顆清明的心,不會盲目聽從自己的欲望,而導致自己的行為出現偏差。

同樣的,佛教用「毒」來描述瞋心,並不是想對瞋心貼上標籤,亦並不為瞋心作價值判斷。從佛教的立場來說,瞋恨心是一種「不智的舉動」,而這舉動會為我們以及他人造成痛苦。雖然偶爾起瞋心是人之常情,第一念是很難從根本上去遏止的,但每當嗔心出現時,我們還是要盡量覺察這種心理狀態,嘗試去了解,為甚麼我的內心會出現這種情緒?瞋心的背後,是否隱藏著某種原因呢?譬如說是否因為對未來的不碓定性感到焦慮,而令我們產生瞋恨呢?

佛教並不是要我們去逃避痛苦,而是鼓勵我們去接納、了解這些痛苦。當我們不斷地去了解導致瞋恨心的原因,以及覺察自己的內心如何去面對它時,我們就不會單憑內心的衝動,而做出不智的行為。

從佛教的觀點看

佛法指出,世間的一切都是不實在的,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苦、無我的。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而是為了消除自己內心的貪、瞋、癡。當然這裏並不是要忽略我們內心的欲望,或是對抹煞世間一切的事物的價值,而是說站在修行的角度,去學習在做人處事間放下煩惱和執見,對我們的身心會更有益。

在《雜阿含.928經》中,佛陀指出,在家居士也可以像出家眾一樣,證入解脫果位。那如何證入果位呢?假如能夠斷除對五蘊身的執著,捨棄不當的戒條、禁忌,以及對正法不再疑惑,在家居士便能證入初果——須陀洹。如果在家居士能進一步斷除欲界的五惑——身見、戒禁取見、疑見、貪欲、瞋恚,便能證作三果阿那含。在佛陀時代的質多羅長者,便是一位在家居士證入三果的典範[1]

我們的五蘊身心依附著許多煩惱,譬如憂慮、疑惑、恐懼等,「我們要解脫憂悲惱苦,唯有藉著這個身心,透過不斷自我反省,觀察思惟,由觀察著身心五蘊的不實變化,了解無常、苦、無我的教示。」並藉由不斷地修習,放下我見、執著,我們的身心才能獲得安樂自在[2]

延伸閱讀

談《雜阿含經》中如何不再滋長三毒

參考資料

劉錦華(2018):《向於捨》,明珠佛學社、美國德州佛教會聯合出版。

諾亞.羅舍塔作;黃春華譯(2022):《佛陀不廢話: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新北市:楓樹林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 參考劉錦華2018

[2] 同上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