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曇拾趣:咒mantra、陀羅尼dhāraṇī與種子字bīja

京都比叡山腳山下的悉曇四面碑柱,上方為種子字a,下文開端為[na]mo bhagavate trailokya-prativiṣṭaya…即佛頂尊勝陀羅尼(http://audio.buddhistdoor.com/eng/play/1449)
京都比叡山腳山下的悉曇四面碑柱,上方為種子字a,下文開端為[na]mo bhagavate trailokya-prativiṣṭaya…即佛頂尊勝陀羅尼(http://audio.buddhistdoor.com/eng/play/1449)

2011年10月22-2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梵文研究中心於蘇州西園寺舉辦了一場名為“梵學與佛學研討會”。會議雲集了兩岸三地的梵語專家,北京大學王邦維教授稱之為漢地自唐宋以來千年難得的一次梵學盛會。會議內容顧名思義涉及到梵語和譯經,題目各種各樣,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有學者於會中就咒語、陀羅尼和種子字之間的關係提出疑問,這些與“咒”相關的名相究竟如何區分,與印度主流文化的咒語又有何區別?

現存使用悉曇文字的文獻,內容大部分都是咒語、陀羅尼和種子字,因此所謂悉曇學,很大程度上也跟這些概念有關。至於三者之間的區別,我們可以從語境、功能和形態等不同的角度去考察。

香港某電視演員(左)的悉曇紋身。Maṁ一般為文殊師利菩薩(Mañjuśrī)的種子字,象徵智慧。
香港某電視演員(左)的悉曇紋身。Maṁ一般為文殊師利菩薩(Mañjuśrī)的種子字,象徵智慧。

從年代來看,mantra一詞出現最早,早在吠陀時代的《梨俱吠陀》裡已經大量出現,指的是一種具有法力,配合祭祀唱誦的祭文。祭文念得不正確,祭祀便告無效,因此古代從事祭祀的婆羅門祭司尤其重視梵語發音的正確性。佛典裡mantra有時採用比較一般的理解,譯作“言”、“語言”、“辭”、“言辭”等;有時則更具針對性,譯作“真言”、“咒語”、“密咒”等。嚴格來說,mantra來自詞根√man(思考),意思是“[幫助]思考的工具”,是一種配合思維活動而產生作用的語言行為。後來佛典裡mantra(巴利語manta)被簡單理解為具有法力的詞句,也就是後來婆羅門教裡比較膚淺的一種咒術,像藉此求雨求子求財之類,在佛經律典裡更出現了像少數蛇咒等例,一律被禁止使用。不過後來大乘佛教典籍裡mantra的概念重新冒起,加上菩薩道方便善巧的精神,mantra的使用逐漸演變為大乘佛教主流修行法門之一,像《心經》裡的“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便自稱為mantra,羅什和玄奘均譯作“咒”。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如大悲咒等篇幅較長的咒。

至於陀羅尼dhāraṇī,作為一種語言現象在主流梵語文獻中很少出現(另外亦可解作線條、血管等其他意思),不過在早期大乘佛教經典裡已見載。《大品般若》云: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摩訶衍,所謂字等語等諸字入門。何等為字等語等諸字入門?阿字門,一切法初不生故。……荼字門,入諸法邊竟處故不終不生……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T(223)8.256a

punar aparaṃ subhūte bodhisattvasya mahāsattvasya mahāyānaṃ, yad uta dhāraṇīmukhāni, yad utākṣaranayasamatākṣaramukham akṣarapraveśaḥ, katamo ‘kṣaranayasamatā akṣaramukham akṣarapraveśaḥ? akāro mukhaḥ sarvadharmāṇām ādyanutpannatvāt…ḍhakāramukhāḥ sarvadharmā ḍaṃkārānupalabdhitaḥ.

(PvP Dutt 212; Kimura 1-2: 85-7)

所謂“字入門”,梵本對應詞為akṣarapraveśaḥ。此外,梵本還提供了dhāraṇīmukhāṇi作為同義詞,在《大品般若》其他段落裡譯作“陀羅尼門”,可見陀羅尼在“般若經”的語境裡可以理解為字母,而每一個字母代表某個教義,像阿字代表不生等,實際就是以a作為anutpāda的縮寫,便於記憶。Dhāraṇī一詞詞根來自√dhṛ(持),因此漢譯亦作“等持”,而這裡的“持”是指以記憶保存某些內容或概念,正如上述字母縮寫的原理。不過後來陀羅尼一詞像mantra一樣出現了變化,泛指佛教咒語,與mantra源異而義同。

儘管dhāraṇī作為咒語一詞似乎是佛教專用詞,原來“字門”概念在印度其他非佛教的教派裡其實十分常見,一般稱作varṇasaṃjñā。Varṇa即是字母,與akṣara同義;saṃjñā即“想”或“表象”。Agnipurāṇa第348章逐一列舉了各梵字代表的某某神明,說明字母的符號功能,與字門原理大同小異。

密教裡的種子字bīja,其原理則與varṇasaṃjñā基本相同,一個字母代表某某本尊,並且作為持頌或觀想的對象。密教有關種子字的原理和修行方法的著作十分豐富,在此不作贅述。簡單的說,大乘佛教徒視誦經為累積功德的最佳途徑,而經文並不執著於文字,因此透過咒或陀羅尼的形式來表達經文的含義同樣能夠獲得功德。進而推之,後期的佛教徒把咒或陀羅尼壓縮為字母,即最少的語言單位,相信亦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那麼所謂的“真言”又是何物?廣義上真言與咒無異。不過真言本來對應的梵語應該是satyavacana。古印度自吠陀時代便有向天立誓的習慣。印度人立誓的形式一般是先宣說一段事實,然後要求神明若然當為事實,則以某種形式顯靈。立誓者一般清楚說明顯靈的模式,因此亦變相成為一種神異的行為。這種立誓的記載,早至吠陀晚至史詩文獻,在梵語典籍裡相當常見。學者過去百多年來發表過不少研究成果,顯示古人一種特有的思維模式。佛教相信也繼承了這個傳統,相信語言的神祕力量,就連南傳佛教裡,“真言”(巴利語saccavacana /saccavajja)亦非陌生的概念。當今南傳佛教裡有一部藏外流傳的“七覺支”paritta,經文自稱為manta,可以理解為“護身咒語”,信眾念誦此經祈福治病:

[略出]

osadhañca imaṃ mantaṃ,

bojjhaṅgañca bhaṇāma he.

…saṃvattanti abhiññāya,

nibbānāya ca bodhiyā,

etena saccavajjena,

sotthi te hotu sabbadā.

這是良藥之咒,

讓我們誦念《覺支》吧!

……

[此七法]旨向神通,

涅槃和菩提。

以此所言誠諦,

願你六時吉祥!

密教裡的真言或咒語,配合各種修持方法(如重複念誦百萬遍等等),眾說紛紜,讓人眼花繚亂。現代日本佛教的“真言宗”便是金剛乘的一個支派,由於咒語對其創始人空海具有特殊含義而以此立名。不過咒語或陀羅尼並不是密教的專利,如上所說早在“般若經”便有“陀羅尼”和“字門”等記載,而且具有清晰而豐富的義理涵義。從歷史角度來看,這種方便法門變得越來越方便,原來的教義隨著形式化的修行方式而失去其本來意義,最後演化為一門神祕的法術,滿足信徒的各種心理訴求。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