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訓練──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為何皈依那麼重要?

(網絡圖片)

續上期

現在講「安住心」怎麽修。我們可以請一尊釋迦牟尼佛的佛像或唐卡,佛像的大小四個手指以上。佛像離我們不要太遠,大約距離一米或半米;在佛像面前簡單供一點花、水或水果。

然後我們在佛像前把身體的姿勢坐好,然後雙眼看著佛像(可以眨眼),盡量眼珠不太轉動,主要是我們的心跟著我們的眼睛,而眼睛專注在佛像上,心不去想過去、未來;雙眼只看著佛像,讓心靜下來、安住。我們就會找到一種感覺:非常平靜、寧靜的狀態。

這時候,我們頭腦非常清楚知道自己的狀態,是清醒的,心無雜念安住下來。剛開始學禪修的人會發現雜念特別的多。不打坐還好一點,一打坐雜念滿天飛。其實一開始打坐有雜念是正常的,沒有雜念才不正常。

好像一些運動剛開始訓練時特別痛苦,但是如果能過這個關,就會越來越好。必須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在面對開始的困難時,很多人誤以為自己業障深重,這是不對的。因為實際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訓練。

接著是攝住心,也叫續住心。心散亂就把心攝受。當心走神了,把它抓回來,再去專注這個攝受的目標。這個時候的心是混亂的,但是,如果逐漸去調整這個心,它會越來越好。

當看到佛像,心靜下來了,全身保持專注狀態,不要去想別的事情。要看著它、守住它,心不要走失。

然後就是覺住心。我們功夫不夠好的時候,心一、兩分鐘很快就會走神,這時要發現它把它抓回來,再去專注眼前的目標。只要這樣堅持,幾個月以後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心會越來越平靜。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去修出離心、菩提心和慈悲心。

禪修時間久了,即使閉起眼睛,佛像還是會特別清晰在我們的腦海裏。就像我們睜開眼睛在看佛像那樣清楚。

今天我講九住心前面的三個訓練方法。大家也可上網去找詳細的資料。禪坐時不時要自我檢驗,如修得不好,就要告訴自己要用功;如果修得不錯,更要勉勵自己下次要修得更好。最後做迴向,希望天下眾生健康、長壽、成佛。然後起座結束禪修。

這次只是講簡單的禪修方法,希望大家能用得上。大家可利用每天一點時間做這個禪修。若還不清楚可上網聽課。

(圖:慈悲季刊)

現場聽眾的提問環節:

越禪修越溫暖

問:請問上師,禪修有走火入魔這回事嗎?

答:這要看修甚麼禪修。如果只是剛才我所說的基本禪修法,如果修不好的話也不至於會走火入魔。除非是關係到氣功或一些密宗比較複雜的修法,還是必須有人引導,否則可能會有這個問題。

問:對法的追求如何做到精進,然後又不會執著?

答:不執著可以學習空性、無我,因為一切法如夢幻泡影。有出離心和菩提心,也不會執著世俗的東西。想到人生難得,死亡無常。大家要知道生命很脆弱,應該做的事要趕緊去做,同時相信因果不虛。

精進心是不懶惰、不散亂、很努力和用心。

問:禪修是否能治療抑鬱症?

答:首先要看抑鬱症發展到甚麼程度。如果很嚴重那種,那我建議先吃一點藥來控制病情,因為馬上進入打坐不是很好。吃藥控制了以後,每天早上以及睡覺前就可修我今天講的基本禪修法。當禪修有了效果,就可以把藥慢慢的減少。通過禪修是可以完全解決抑鬱症問題的。

皈依是一種承諾。好像到學校學習,承諾從當天起成為一名學生、接受學校為他安排的老師和課程。皈依就是承諾佛陀是我的老師,而佛所說的法是我學習的內容,然後去實踐佛所教的法。

–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抑鬱症不太嚴重的,禪修了兩、三年可以完全康復,基本上是沒問題的。調查顯示,外國80%生產後的婦女,因為產後不能適應和面對壓力問題,很容易得到抑鬱症。現在她們會在懷孕時就開始禪修,減少抑鬱症的機率都會很高。

問:皈依為何那麽重要?

答:皈依是一種承諾。好像到學校學習,承諾從當天起成為一名學生、接受學校為他安排的老師和課程。皈依就是承諾佛陀是我的老師,而佛所說的法是我學習的內容,然後去實踐佛所教的法。

問:禪修的心要安住在哪裏?

答:事實上心沒有安住在哪裏,而是把雜念放下就可以了。把雜亂心的波動幅度慢慢的減少到停留在一個水平線,即是將雜念歸零。

問:打坐時若見到種種境界、幻象,該如何克服?

答:不要理會它,它會自動消失的。

問:若幻象是佛菩薩,這是否魔障在擾亂禪修?

答:這些多數是我們的幻覺,如果太過在乎它,一直認為它是魔障,它就會起魔障的作用。最好不要去在乎它,它就會自動消失。

問:通過禪修可不可以修正習氣?

答:這是完全可以的。平常脾氣很暴躁、出言惡口相向的人,通過打坐一段時間,他會很快及明顯的改變。

問:為何打瞌睡?這是否又是魔障?

答:這不一定是魔障。很多時候我們在聽課、讀書,或開會時也會有打瞌睡的問題。念經會打瞌睡可能是為念經而念經,然後又不懂內容,念著念著慢慢沒感覺,然後就睡著了。

問:發願和迴向有甚麼分別?

答:迴向必須有善根,發願則毋須有善根,只要有清淨心,隨時發願都可以。

問:打坐到甚麼程度才可以證悟到《金剛經》所說的心無所住呢?

迴向必須有善根,發願則毋須有善根,只要有清淨心,隨時發願都可以。

–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答:打坐首先要將心平靜下來。因為如果心很浮躁,要看到自己生氣的樣子也是很不容易的。《金剛經》所講的開悟,實際上是徹底看到了自己的本性。我們可以在心平靜沒有雜念的時候容易看到,但不一定會開悟,這裏面還要有其他條件。

問:有沒有可能不用通過修禪而明心見性?

答:有啊,像六祖惠能這樣的人是可以的,而一般的人比較難。

問:請問小孩六歲到十一歲適合打坐嗎?

答:可以的。美國幼兒園都有給兒童打坐。

本文獲《慈悲季刊》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