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微閱錄:每一個人都空空的

不知道什麼原因,近年朋友圈子中掀起了一股佛教熱。朋友們不是爭相參加各路法師的佛學講師,便是參與禪一、禪七、八關齋戒等各種修行活動。雖說佛教的宗教實踐(尤其是禪修)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內明」的活動,但當你看着這些宗教實踐者在所屬佛教群體中喜滋滋的樣子,以及那份前所未有的生活投入感與脫胎換骨,我們實在不得不承認人們對於無功利計算的社群生活的需求。

對於社群生活的需求,似乎是人類與動物的共同天性。有不少科學研究早已指出,一般而言,擁有社區支援的人們都活得比較快樂,與長壽。反過來說,不少基於種種原因(例如市區重建)而遷離生活多年的社區的老人家,都會因為失去社區支援而提早過世。或許,宗教那種「志一同」的精神境界,讓人們有着更強的連繫感覺吧。但跟活在人與人之間有着緊密連繫的有機社區(例如舊區)不同,這些城市中的佛教徒大多數都不是生活在同一個社區,而在幾近完全都市化的香港中,他們不少都生活在屋苑等比較原子化的空間。空間從來都不是中性的,人的個性、角色與身份,以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往往會隨着不同的空間而變遷。例如,你在一個廣闊無比與奇觀處處的大商場中,就只可能是一個跟其他人沒有關係(有的可能只是功能性的關係,例如店員與僱客的關係)的被動消費者。

最近找來了日本電影《援膠女郎》觀看,好生感動,而電影所描述的日本社會,正是上述那種原子化的世界。電影的故事是這樣的:片中主角小望(斐斗娜飾演)原本只是沒有生命的「吹氣公仔」(即供男性發洩性慾的性玩具),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因為日子有功,吸收到男主人的人氣吧,小望長出了一顆心,並變成了會行會走有感情有「心」、跟真人所差無幾的空氣人偶。不過,導演枝裕通過小望要我們看到的,卻是現代生活的空洞,以及現代社會中人際關係的疏離。片中的人物,不是只跟其他人有着功能性的關係(例如小望的男主人、小望經常碰見的美容小姐),便是跟其他人沒有關係(例如片中的獨居老人、影視店老闆)。電影中有好幾個鏡頭與塲景,都強調小望的「空空如也」。例如,小望一次在公園碰上獨居老人,便提到自己(身體)的「空空如也」,但老人家卻想到別的,說:「這年頭,每一個人都是空空的。」小望的身體「空空如也」,卻擁有一顆能知能感、渴望愛的心,這不正正是她身邊城市人的寫照嗎?有趣的是,導演通過小望,既突顯了這種都市人的空洞,同時又企圖彌補這空洞。

援「膠」女郎 (香港版預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ddoO-VpJ1E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