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文,筆者從「臨終遇善」和「迴向」略談淨土法門的菩提心,主要是基於第十八「念佛往生」願而論之,故知淨土法門的菩提心是「自利」的願生淨土之心,乃至是「利他」的「自信教人信,大悲傳普化」之心,但不管是自利的「往相迴向」,還是利他的「還相迴向」,核求其本,皆緣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為本。
但有淨土行人舉彌陀的第十九願和《觀經》的「淨業三福」,文中所言的「發菩提心」確實與聖道諸宗所理解的行菩薩道,修諸功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等無異,那麼,若有乘第十九願,或修三福求生淨土行者,是人可否得生呢?
有第十八願是普攝諸機,是彌陀本願
其實,當我們解讀阿彌陀佛的「攝生三願」:第十八、十九和二十願時,應主次分明,而不應等量齊觀。換言之,解讀第十九願時,宜以第十八願作為前提。我們不妨試想:既然十方眾生可憑彌陀「名號功德」得生,何以有求生者卻堅持、強行憑自己「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而得生呢?簡單來說,原因是「信不及」彌陀本願名號功德力!
若乘第十八願求生者,是人只要信受彌陀名號功德力救度,從此以後,上盡一形,下至十聲,專稱彌陀佛名,即可乘佛願力,仗佛功德,蒙彌陀誓諾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乘第十九願求生者,顯然他們不是一般凡夫俗子,而是釋迦教化下的四眾弟子,而且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之機。他們必須「至心」發願行菩薩道,保證自己菩提心不退失,乃至臨終無障礙,能夠提起正念,才蒙彌陀誓諾現在人前,與諸聖眾來迎。
至於乘第十九願求生者是否得生,還需視乎行者在此生臨命終時的最後去留決定,問題不在阿彌陀佛那一邊。反觀第十八願是普攝諸機,是彌陀本願,任何人只要一心專稱佛名,畢命為期,即蒙彌陀直接保證,即得往生身份,決定往生。
「三輩文」引導「修諸功德」者歸向「一心念佛」
釋尊在《無量壽經》的三輩文,對已「發菩提心」的上、中、下輩之聲聞弟子勸言: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皆可乘第十八願得生。此文合第十九願和第十八願而言,意思是:此等機眾雖可乘第十九願,依釋尊教化,以自修持力,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即以定善觀行或散善三福之功德迴向求願往生,所謂「三福正因,九品正行」,則蒙佛臨終來迎。
但釋尊同時勸化此等機眾,不管是那一品輩,也可以隨時隨地「迴轉」入第十八願,依彌陀教化,一心歸命,以佛本願力,一向專念無量壽佛,所謂「三心正因,念佛正行」,則即便往生,住不退轉,「平生業成」也!
善導大師於《觀念法門》解釋「三輩文」而言:「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可知,三輩文意不在說以諸行得生,而是突顯第十八願之念佛得生。所謂「一向」,顯示不兼餘行,故雖先說諸行,後說念佛,顯然是引導諸行歸向念佛。
三輩之業雖各有不同,明示三輩「只要一向專念佛名」,否則文中「一向」、「專念」之言,又有何意?所謂「一心迴願」,乃至一念,最終又回到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才能得生,而非因第十九願得生!這種舖陳演述方式,與《觀經》的三輩觀,如同一轍。
「三輩文」和「三福條」具有「引聖勵凡」的作用
在《觀經》釋尊自開三福 -- 即三世諸佛的淨業正因,(不是十方眾生的往生正因),先向修散善的上輩(修行福者「發菩提心」)及中輩弟子說:若以修三福功德迴向求願往生,所謂「三福正因,九品正行」,則蒙佛臨終來迎。
但下輩者雖無功德迴向求願往生,仍可藉臨終遇善之緣,只要當下及時一心迴願,歸命彌陀,專念佛名,所謂「三心正因,念佛正行」,「臨終業成」,與其他品輩之人一樣,念佛皆生!
這種舖陳演述方式可說是「引聖勵凡」,即引三世諸佛聖者來激勵我們凡夫。當知諸佛因中修淨業三福,成就淨土,無非是迴施果覺功德,度化眾生;如今我們修三福,即蒙諸佛果上的慈力加被,當得往生。
固然,若論往生正因,只是稱念佛名,故知第十九願和三福行業皆是方便說,如《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最後導歸導入第十八願和稱念佛名行業的真實,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得往生」 。
從《觀經》演繹的次第來看,釋尊先講定善觀行,再講散善三福 ,到最後九品的下三品念佛,並付囑阿難,云:「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釋此「經眼」文,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善導大師又云:「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可知諸佛悲救,皆以凡夫為本,苦機為先。文中「岸上之者」,即巳出離生死苦海,登上彼岸的人,泛指具佛法善根,或自己有能力到彼岸的人,如發菩提心的善財童子。
其實,欲乘第十九願往生的六道凡夫,若能體會到彌陀的大悲願心,體會到彌陀名號的功德,同時自知所發菩提心非真實,而所修諸功德亦非三輪體空,非真實心中作,自然會一心迴轉入第十八願,專念佛名,即得往生。況且,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主動、平等和無條件的,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