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從理想的機械人看人、菩薩和佛

(圖:網上圖片)

我最心愛的其中一齣電影《2020》(又譯《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三十五年後終於推出續集《銀翼殺手2049》。兩部片子都涉及人工智能高度發展後,人造人在其所屬範疇,比人更稱職,只是後來發覺他們擁有自主能力,甚至「比人更具人性」,遂令人類感到受威脅,要追捕那些人造人及強逼他們「退役」(即結束生命)。

讀書時,曾經遇到試題:描述你理想的機械人。印象中,我初時興奮地列出一連串的要求,機械人既是工作上得力助手,又是生活上的工人、保護者、貼心伙伴……後來,我書寫的速度減慢了,開始有點猶疑,雖然明白他們只是執行任務,沒有感受,但是機械人越來越像一個人,更像一個好朋友,我覺得叫他們做那些我們厭惡或危險的工作,心生慚愧──或者這屬於人「仁者心動」的多餘思慮。

法鼓山常展法師開示:「慈悲有不同的層次。我們就算受了菩薩戒,有心幫人,但是,如果細心計算,我們幫人的時間其實不多,大部份的時間還是照顧自己。」

機械人可以日夜不休地為我們所設的理想而工作。想像一個畫面:在地震或其他天災,你的機械人根據程式,為了保護你或拯救你,不辭勞苦,甚至斷手斷腳,肢離破碎,看到你為他難過的樣子,還會展露微笑,安慰你說:「不要緊,只需替我更換零件,我就好了。」這令我想起無我的菩薩!佛經推崇的布施是無條件的布施,很多人都覺得知易行難,看來機械人卻一定做得到。

有的宗教這樣認為,上帝照自己的肖像創造人類。現在人類則「照著自己的形象」創造機械人,相信那些工程師會因自己有類似的能力而自豪。雖然製成品難以比較,但是在一些範疇,機械人比人優勝得多。

以前,很多人認為機械人只是鸚鵡學語,不如人懂得創作及分析。最近,人工智能快速地發展,電腦竟有學習的能力,加上儲存量超鉅及運算超快的記憶體,已在以往象徵人類高度智慧的圍棋比賽,逐一打倒世界各地的棋王。有人分析電腦勝出的一個關鍵:人工智能沒有情緒干擾。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讚揚「人身[…]實是很難得的。據經上說:人的憶念、梵行、勤勇──三事,不但不是三惡道所及,還勝過諸天多多。人能憶念過去,保存歷史的經驗,因而人類的思考力,推理力,特別發達,這叫做憶念勝。人能不計功利,克制自己,修習梵行──清淨行,使自己的身心,清淨合理,有利於人群等。為了這,克己犧牲都願意,人類的道德精神,非常偉大,叫做梵行勝。人類為了達成某一目的,能忍苦忍難,精勤勇猛的做去,非達到目的不止,這叫勤勇勝。儒家說智仁勇為人類的三達德,與佛說大體相同。所以,人為眾生中最可寶貴的,成賢成聖,成佛作祖,都是尊重此人類的偉大,而努力向上所作成的。」[1]

相對於人的三德,理想中的機械人又可以做到多少?

人工智能的憶念勝不差,甚至比人記得更準確和精細。至於梵行勝和勤勇勝,機械人不會自發,但是如果輸入了適當的程式,它們倒比人更可靠和持久。

如果機械人坐禪,就不會有腳痛和妄念紛飛的問題,那應該是很多人追求的狀態。雖然大德會斥責那是枯木禪,永不能成佛。比較之下,可要推敲有情才能成佛,是因為擁有甚麼比理想的機械人更優勝的特質?


[1]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5年4月初版)p.48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