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斥到接受《地藏經》,張育嘉珍惜每一次求助的善緣⋯⋯

學醫的張育嘉,因父親的因緣,從排斥到接受《地藏經》,學習地藏菩薩發的大願,他珍惜每一次助人的因緣,也以誦經為他人傳送祝福與迴向,希望受苦的人能離苦得樂。

翻開《地藏經》,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所教授張育嘉指向〈閻羅王眾讚歎品〉經文中的「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這一句感嘆,「每讀到這段,深感我們眾生真的難調難伏,因為習氣使然,不斷地造業。」他以指導學生為例,學生多是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在指導他們論文研究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想法,要花很多時間去說服他們,而且如果不斷修正,還被學生抱怨故意刁難。他自嘲地說「阿彌陀佛!我究竟何苦來哉。」

不過,有時候他也會反思自我,換位思考,「我未嘗不也是如此,在學生、助理,甚至我朋友及家人眼中,也可能會覺得我是難調難伏。」

原本排斥《地藏經》

張育嘉與《地藏經》的因緣緣自於朋友的兒子一場意外而送到加護病房,為了安慰朋友,就帶《地藏經》去關懷,希望朋友可以持誦《地藏經》,為兒子祈福。他表示當時朋友兒子狀況緊急,而閃過的念頭想到先前在法會時,了解持誦《地藏經》有不可思議功德;地藏菩薩能夠滿足一切眾生所求,除去一切重罪和障礙。於是在醫院當下推薦朋友持誦《地藏經》。

儘管朋友夫妻沒有宗教信仰,但在加護病房外很認真讀誦《地藏經》,在誦經的過程,他們也安頓自己的身心,這過程讓他很感動。雖然一星期後朋友兒子往生,他與同修也趕往醫院助念及陪伴,之後還建議朋友繼續誦《地藏經》,並邀請他們一起去農禪寺參加地藏法會,透過法會共修將功德迴向給往生的兒子,同時也讓他們撫平傷痛。

雖然鼓勵朋友讀誦《地藏經》,但張育嘉無法明確向朋友解釋持誦《地藏經》利益,因他的家人都很排斥《地藏經》,認為那是為往生者而念的經典。「雖然從小接觸佛法,會跟著家人聽法師講經的錄音帶,但對佛教還停留在傳統觀念,佛法沒有與自己生活結合。」

2004年11月,他前往美國羅徹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初到美國,心思相當混亂,想要學習禪修來安定身心。當地有一對夫婦提供自家當法鼓山共修處,這一空間成為他在海外的心靈歸處。期間,東初禪寺的果明法師經常來共修處關懷並指導禪修,他也利用閒暇時間積極參與。2006年8月回國工作,陸續參加法鼓山活動、佛學課程,聽法師開示經典,每當遇到障礙,也會誦經、鈔經,不過不限於《地藏經》。

因父親病痛而深入《地藏經》

張育嘉對《地藏經》有深刻地體會,是在四年多前,父親突然發現肝臟有腫瘤,陪病的他在醫院休息室正好看見《地藏經》經本。他想起參加水陸法會、福田班課程,從法師開示中得知《地藏經》是一部孝經,地藏菩薩的誓願可使親人眷屬在各種情況下脫離苦難。於是當下決定開始持誦《地藏經》,為父親祈福,讓他病況好轉。「直到這一刻才真的從心裡把《地藏經》拿起來,以報恩的心情來持誦。」回憶起過往,他表示後來幾個星期,儘管父親意識不清楚,他還是在父親身旁說:「我念《地藏經》,你就跟我念。這對不了解地藏經的父親也許有衝突,但當下是身為子女可以做的功課。」

只是三個月後,父親還是往生。他還是繼續持誦《地藏經》做為每天定課,將功德迴向給父親往生淨土。這一段時間,他也請長期在美國生活的大姊一起持誦,迴向給父親。沒想到幾天後得到回應:「《地藏經》裡有好多地獄描述,很恐怖。」對於大姊的恐懼,他十分理解,而關於《地藏經》的地獄描述,他倒有另一番的想法,「地獄的描述是對眾生的警惕,那些地獄情境都是因自己現在所作所為所示現出來的,所以要更注意言行,有警覺性,諸惡莫作。」

當時有一位很精進的法鼓山師兄得知張育嘉的定課是《地藏經》時,便和他分享《地藏經》的不可思議之處,「師兄分享在誦完一千部《地藏經》後,人生境遇很不可思議。」這位師兄笑說這很難用言語形容,雖然當時他也很難理解師兄所分享的感受。不過他還是跟隨師兄持誦《地藏經》的腳步,並在二年多後完成一千部持誦。「本來對於誦經千遍帶點好奇,圓滿後卻沒特別感受,但我也沒那麼在意,我很清楚,就是繼續誦經。」

誦持一遍《地藏經》大約50分鐘,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做為每天定課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個性也是虎頭蛇尾,我把定課當作訓練自己的方法,既然下定決心就一定要做,即使工作結束,回到家晚上11點,還是堅持把定課完成。」

誦經千部,讓張育嘉這些年來身心安定。2021年新冠疫情在社區爆發,當時他每天都要去北醫大工作,而醫院和緊鄰醫院的學校都屬於高風險區域,但對他與同修來說,就是日常生活。「即使後來同修確診,症狀持續十天,也沒有太緊張,就是在家好好休息,很平靜的過日子。」他強調從醫學角度來講,疫情就是正常生病,把該做的防護、衛生清潔做好,過度擔心反而對生活沒有什麼幫助。

珍惜因緣提供醫療諮詢

除了自身的安定,他也樂於分享經中的智慧。因為醫學背景,周遭朋友一有醫療問題就會向他諮詢。有一次,農禪寺法師引介一位癌症復發的年輕義工前來,「那位師兄、家屬都是非常絕望的模樣。」張育嘉建議他們看完門診後,再來決定接下來要如何處理。後來門診醫師建議義工先把目前療程做完再轉院。現在的因緣就是先做完療程,如果後續因緣不錯就繼續,如果因緣轉壞也要面對。畢竟轉院不是馬上就能處理,現在著急也無濟於事。」釐清狀況後,義工及家屬的心情轉變非常大,他的建議讓對方安住了心。

張育嘉不只提供專業上實質幫助,如果朋友有狀況,也會誦《地藏經》為他們祝福,在每天定課外,也會多再誦持《地藏經》。「有師兄提醒,誦經要記得迴向,於是我的迴向名單從父親開始,接著親友、老師,和他們往生的親人都列入其中。」每次誦完經後都會迴向功德給這些認識不認識的親友,結果名單愈來愈長,現在出門還要帶著迴向名單。

這舉動讓人想起地藏菩薩的大悲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儘管凡夫能力有限,但張育嘉總是盡力提供協助。他非常珍惜這些因緣,希望藉由圓滿這些善緣,讓周遭的人從中得到一些正向的力量,離苦得樂。

本文原刊於法鼓山《人生》雜誌第472期,標題為編輯所更改。佛門網獲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