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自性」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三境界

求學時,曾經在佛學課本上看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說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當時,老師講解很精彩,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亦銘記於心。隨著歷練漸多、學習佛法的日子久了,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此語出於《指月錄》卷二十八的故事,「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這位青原惟信禪師指出了自己經歷過三個境界的轉變,第一層境界的山水雖與第三層境界的山水一樣,然而第三層境界卻是經過久長的修行而得。

此語雖出於禪宗經典,然我認為與唯識宗的「三自性」之說有異曲同工之意,希望與眾同修分享心得。一般人用肉眼看到的、其他感官接觸的事事物物,都認為自己所見的是「實在的甚麼事物」。這個境況實與「遍計所執性」所描述的凡夫的煩惱執著根源相似。根據羅時憲宗師所著的《唯識方隅》,「若法無實體,亦無實作用……如黑夜見繩而執為蛇,於五蘊和合的假體而執為實我等是」,「山」、「水」非獨立存在的實體,猶如「我」亦非一個獨立、自我主宰的個體。然而,凡人都認為眼見到的山,便是真有一座山在眼前,迷戀此山之景色,執意地嘗試不同方法擁有此山。一旦計較此山誰屬、誰占,「分別心」起了,「迷妄心」便令人煩惱起。從出生到進大學、畢業後投入社會,我深刻體會到成長各階段所執著的「山、水」,認為「我」必須去擁有「某項成就」、「某張證書」、「某個起薪點」等等,忽略了過程中的付出與實踐的意義,著眼於最後結果的成敗,不如意便陷於失落之困、成功便強迫自己再追逐。直到再聞習佛法,適才省思過去的強烈妄執,好好體會「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二層的「山水」境界,乃與「依他起性」之意大同小異。若以世間專業學者考究山河大地、千川萬澤之來源,其形成的論理實不勝枚舉。「山」、「水」呈現於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個整體「假有的色法」(物質)),然山水乃由極多微細的元素所組合而成。按羅公《唯識方隅》,「然依眾緣和合而有相、用顯現,即此相、用之上而假說為某法之自性……此自性由眾緣所決定,無實自體,無實自體,故是幻有。」如果我們明白到各種事物的呈現,乃是眾多條件組合而存在的,「山」、「水」仍有其功用,山水之美景讓俗事繁瑣之人能稍作放輕鬆、達心曠神怡之效。然則,「山」、「水」非永恆不變之存在,亦非實在之獨立個體。影響「山」、「水」存在或變異取決於其他環境、氣候有關條件之變化,一旦眾緣變,此「山水」亦再非彼「山水」。若能以此心態看待萬物,理解世間之事物乃「眾緣和合」而成的「假有之物」,「無我」、「無常」同理,執著與煩惱之心便會減弱。如是,用此理套於上述各成就之追逐,過程乃為重要的一環,因為眾緣不斷的變換與「生滅」,我們學習如何把握當中的好條件與改善不利的限制,即使面對最後的成敗,亦以平常心看待,這才是人生修行的意義。

最後的一層乃「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此乃聖者之心境,亦與「圓成實性」相通。此境界雖說都是見「山水」,還是「山水」,但是不再是凡夫所認為的實在之「山水」,而是聖者證得「空性」後而見之「山水」,即是「真如空性」所呈現的「性用」。宇宙的真理──「真如空性」是遍布一切,按《唯識方隅》解為「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故說為實,即是實有」。我們凡夫所見的「山水」,在聖者的眼裏是「真如空性」的呈現,乃是本質的性用,故「見山、見水」也只是見「真如空性」。雖然達至境界需要極高的修行,但是我們願意把第一層的妄執放下,以新的視角看待萬物乃眾緣和合而假有存在,已是學佛的一大進步。

在如此繁囂世間,如何尋找到調伏內心不安、煩惱的良方?佛陀教授我們「戒、定、慧三學」,使世人能夠從「見山」而妄執實在的「山」的迷痴,到「見山」乃是「真如空性」的智慧。雖然聖者境界非常遙遠、艱難,但是只要我們跟隨佛陀的教誨,遵從其教化,也可以慢慢達成「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成就「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的聖人境界。

訂閱
通知
guest
1 評論
Newest
Old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