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西方極樂淨土是否須發菩提心?

一、

彌陀淨土法門屬於大乘法,修持此法門理應發菩提心。彌陀淨土法門對於發起「菩提心」的意見,在相關經論提到很多。但是,某些人士認為《阿彌陀經》及《觀無量壽佛經》的「下品生」經文,沒有出現「菩提心」這個詞,因此修行淨土法門不一定須要發菩提心;並且演變出「如果追求的是上品上生,須發菩提心。但如果只求下品下生,則不須發菩提心。」這樣的說法讓人感到無比驚訝!是一個值得深思及探討的議題。

再者,有些人把整部經典或是祖師大德的著作予以切割、裁剪,只拿一段,甚或一句,以作為「只求下品生,則不須發菩提心」的證據。例如坊間許多結緣的小冊子,如《善導大師淨土法語》、《印光大師法語》、《蕅益大師淨土法語》等等;這些小冊子常有斷章取義之嫌,輯錄的人只截取符合自己已設定的想法,然後找相關的文句來佐證自己已設定的主觀意見,這樣的做法容易斵斷眾生的法身慧命。

其實,讀誦經論時應該對整部經論予以融攝,不可斷章取義,例如《觀無量壽佛經》有一段極為重要的教示: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明確指示,如欲往生極樂世界,無論是上品、中品、下品,如第三點所示,皆須發菩提心,並且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但是強調下品往生、或是如日本淨土真宗所強調的「惡人正機」,則無視於這段經文,實有斷章取義之嫌。

「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道意、道念……等等。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例如《華嚴經》云:「菩提心者,則為一切諸佛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則為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而最初之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

彌陀淨土法門是屬於大乘佛法,因而,求往生淨土者須發大心、菩提心。蓮宗九祖蕅益智旭(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曾說:「不為生死,決不能發起大心。不發大心,決不能開發正眼。」蓮宗十二祖徹悟禪師(一七四一-一八一0)亦云:「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兩位蓮宗祖師皆有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則須發菩提心的見解。

此外,蓮宗十一祖省菴(一六八六-一七三四)在其《勸發菩提心文》更詳細地指出: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回。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可見發菩提心是何等重要,發廣大心才能引導所立的大願。否則,欲跳脫輪迴,了無終期。此外,省菴在此提及修「善」法的問題,值得我們省思。俗語說:「少作惡,就是善。」可是,平時多做善,不見得是好,須要以「菩提心」作為前導。例如《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善惡業的判定在於是否發菩提心,進一層推展至出離生死的境地,倘若離卻這個要點,則無法成就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願。

二、

《無量壽經》述及三輩往生者皆須發菩提心,三輩指往生眾生的三種類型,分為「上輩」、「中輩」、「下輩」,經文說:

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行者,無論是上輩、中輩或下輩,都須發菩提心。菩提心是自利利他之心,願生西方的行者須以菩提心為本。

彌陀淨土法門有一知名公案,有關宋代王龍舒(?-一一七三)會集四種《無量壽經》成為《大彌陀經》,此經對於「菩提心」的說法有誤。自宋至明末,人多受持此經,後來蓮宗八祖蓮池(雲棲祩宏,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指出其不恰當處:

其去取舊文,亦有未盡,如三輩往生,魏譯皆曰發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輩發菩提心,下曰不發,上竟不言,則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發菩提心。而三輩不同,同一發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盡。

蓮池指出王龍舒會集本的問題,只有中輩往生者發菩提心,而上輩往生者未言及發或不發,至於下輩往生者則明說不須發菩提心。這對於三輩皆須發菩提心的教法已有誤導。蓮宗十三祖印光(一八六一-一九四O)對於蓮池所指出的問題,詳加說明如下:

《無量壽經》中有三輩;《觀無量壽佛經》有九品,下三品皆造惡業之人,臨終遇善知識,開示念佛,而得往生。王龍舒死執三輩即是九品,此是錯誤根本。故以下輩作下三品,其錯大矣。

故上輩不說發菩提心,中輩則有發菩提心,下輩則云不發菩提心。《無量壽經》三輩,通有發菩提心。在王居士意謂,下輩罪業深重,何能發菩提心。不思下輩絕無一語云「造業事」,乃係善人,只可為九品中之中品,硬要將下輩作下品。違經失理,竟成任意改經。其過大矣。

在彼意謂,佛定將一切眾生攝盡,而不知只攝善類,不及惡類。彼既以善人為惡人,故云「不發菩提心」。死執下輩即是下品,故將善人認做惡人。不知九品之下三品,臨終苦極,一聞佛名,其歸命投誠,冀佛垂慈救援之心,其勇奮感激,比臨刑望赦之心,深千萬倍。雖未言及發菩提心,而其心念之切與誠,實具足菩提心矣。惜王氏不按本經文義,而據《觀經》,硬誣蔑善人為惡人,竟以惡人為判斷。

王氏尚有此失,後人可妄充通家乎!既有《無量壽經》,何無事生事。王氏之誤,蓮池大師指出,尚未說其何以如此。今為說其所以:「由于死執三輩即九品也」。書此,一以見會集之難,一以杜後人之妄。魏默深更不必言矣,膽大心粗,不足為訓。

印光認為王龍舒混淆了《無量壽經》與《觀無量壽佛經》的內容,將《無量壽經》的下輩往生人,比擬《觀無量壽佛經》的下三品往生者。就《無量壽經》本文所見,下輩並非造惡業之人,以《觀無量壽佛經》的下品來比配他們,是誤將善人認做惡人。

由於王龍舒將善人認做惡人,以至於他認為上、中、下三輩發菩提心的情形不同,有發、有不發。但依《無量壽經》原文,是三輩皆有發菩提心。而且,再就《觀無量壽佛經》來說,即使下三品的人,在臨終極苦之時,一聞佛名,即歸命投誠,冀佛垂慈救援,雖然經中未明言他們發菩提心,但他們此刻心念之切誠,已具足菩提心,這點實在很重要,否定現今所說的「下品往生不須發菩提心」的謬論。依據印光的看法是,無論何輩、何品的往生者,無不具備菩提心,否則不得往生。這與他強調佛只攝受善類,不及惡類的見解一致。

可見王氏會集本不僅未能全盡經義,還嚴重誤解經義。印光見及王龍舒的失誤,而知道會集諸本佛經的困難,因此反對會集。此外,印光慮及會集本可能會開啟妄改佛經之端,給闢佛者口實,謂佛經皆後人編造,非從佛國傳譯而來,故一併反對當時魏默深(名源、號承貫,一七九四-一八五七)之會集本,這也是蓮宗行者所應關注的問題。

三、

歷來古德一再稱述彌陀淨土法門是一種勝異方便、方便中的方便,即無上方便法,曇鸞大師(四七六-五四二)便謂:「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蕅益智旭說:「若持名號,一往亦與禪觀異,……由悟本性,故與禪觀非異,由托他佛,故與禪觀非同。是謂『勝異方便』,無上法門。」這是就持名念佛法的勝異方便,說明淨土法門的殊勝。從敷演及弘傳淨土法門的立場來看,大乘經論超過二百九十部言及阿彌陀佛信仰,故知念佛法門普被三根,實為十方三世諸佛普利眾生、現世出苦之達道。基此,念佛法門乃契理契機之教法,豈不信哉!然而,「勝異方便」並非不須發菩提心。

星雲大師(一九二七- )曾指出,修持彌陀淨土法門的行者,「他必得是個不棄眾生、不避世間、行菩薩道的人。」並且強調:「若人欲生極樂國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意思就是,必須先辦好生活上的福德資糧,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求生極樂淨土的行者當與大乘菩薩心行相應,不能捨棄世間的眾生,同時為成就人間淨土而貢獻心力。因此,「阿彌陀佛雖慈悲接引眾生往生淨土,但也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不先福利人間,積集道糧,哪裏能了生脫死?」「欲求生淨土,必得發菩提心,持戒修善,自行化他,勤修三福,經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哪裏僅有念佛一途就能成事?」從此岸邁向彼岸的歷程中,必須發菩提心,全然地投入人間,藉此積累往生資糧,這樣一來才能往生有望。

《佛說阿彌陀經》有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不可缺少善根、福德。蕅益智旭說:「菩提正道」名為「善根」,這是「親因」;種種修道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名為「福德」,這是「助緣」,台灣「台中蓮社」的導師李炳南居士(一八九一-一九八六)對蕅益智旭的這段話,有如此解釋:

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少了善根或福德,都不能成功往生,你若不管,不理它,怎麼會成功?整個的佛法,小乘之外,凡是學佛的,只要學大乘佛法,就是以菩提為宗要。「菩提正道」這四個字,是說發菩提大心執持名號,是菩提行的正道,不是小道。「菩提正道」是甚麼東西呢?「菩提正道」名字叫「善根」,譬如種樹要先扎住根,不扎住根,這棵樹不能活。學佛的人沒有「菩提正道」,如樹無根,不能成功。善根是往生的「親因」。因是甚麼呢?凡事都離不開有因,然後才結果。往生西方就是結果,結果以前得種因。因有「親因」,有「疏因」,親因很密切,很近,這個「因」最要緊,「疏因」則是「遠因」。《阿彌陀經》上講「善根」叫親因。……善根福德,要怎麼樣具足呢?「唯以信願執持名號」。修淨土有三要,三要是「信願行」,這三個字怎麼個用法呢?「信願行」這三個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心,非菩薩沒有這三個字。當菩薩不是光做了好事就當菩薩,內裏得明心見性,懂得心性,外邊做種種的功德,救多少的人,這兩條缺一條就不能算菩薩。

無論是修持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或是持名念佛,皆須發菩提心,尤其是執持名號,亦須發菩提大心,這即是「菩提正道」,並非一般的小道,是「善根」、是往生的「親因」。「親因」相對於「遠因」(「疏因」)而言,「善根」即是「親因」,亦是「菩提正道」。因此,具足「善根」的做法是在「信願行」三要裡體現,李炳南強調:「信願行」這三個字,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菩薩心,非菩薩沒有這三個字。

可見求生極樂淨土,必得發菩提心。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曾幾何時,中國彌陀淨土信仰的行者,竟然有絕大部分不明事理,認為只須念一句彌陀名號,即可了生脫死,至於古今之祖師大德等前賢,苦口婆心地勸導發菩提心、勤修「淨業三福」等教誡,乃至奮力修持,證入空性以達一心不亂或念佛三昧等等教法,都充耳不聞,實不知往生十方淨土,亦須從人間做起。

實際上,一個志求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應是一位主體自覺的人,在娑婆人間的種種,對他必然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因此,他對於彌陀信仰的超驗覺受亦必在這人間的世俗中體悟。進一層來說,往生極樂國土的真實意義,是為了將來能夠攝受眾生而求生彼國,並非為了自求了脫生死而已。可見,在往生之前的一切作為須以關懷人間眾生為要,同時藉此積聚往生資糧,往生淨土方能有望。如果往生極樂世界是修淨行者自身的「終極關懷」,那麼,順此推論,這個「終極關懷」則須在此世呈顯,由此岸邁向彼岸的契機不在於放棄人間的種種事務,而是更應積極地投入。這種為眾生的投入行為,即是菩提心行。如此說來,菩提心亦是慈悲心。

無論凡心、佛心,「心」的本體無異,凡心即佛心;但凡心跟佛心的差異在哪?在於一是染污心,一是清淨心。因而當凡心(染污心)開始憶佛(清淨心)時便由染污轉為清淨。由於凡心與佛心的本體無異,即有相同的本體(心體),因而能達到相同境地。那麼「佛心」(清淨心)指的是甚麼?《觀無量壽佛經》說:「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佛心即是慈悲心,因慈悲心,有緣或無緣眾生,同被攝取,這是行菩薩道者所展現出來的菩提心。足見,慈悲心亦即菩提心,此心能夠令眾生策勵修行,例如道宣(五九六-六六七)說:「三塗罪人若為能救?若不能救眾生,何名慈悲?既無慈悲,菩提分法,依何為本?」沒有慈悲心即無法生起菩提心,而菩提心則是呈現慈悲心的另一面向。

四、

近來聽聞坊間的一些教法,有人直以稱念一句彌陀名號,即可了生脫死之教說,大張旗鼓。這種教法頗能吸引信眾,原因在於娑婆極苦,貪瞋痴三毒具足的眾生,無不沉浮於六道而不自在,今天有人告知只要念佛,乃至只要「信」,即可了生脫死,一般信眾無不趨之若鶩。

然而,古代祖師大德在不同時機因緣所開設的方便說,竟被用來成為究竟之義。本來是「權」說,卻成了「實」義。殊不知,在忘失菩提心的情況下,使得大部分念佛人被視為自私之人。實則,念佛行者發願往生西方極樂淨土,這個「發願往生」的意涵,除了有願往之心,尚有迴入娑婆度化眾生之意。一般誤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去「享福」、「享樂」,對念佛法門(淨土法門)而言,是一大誤解。

中國彌陀淨土法門的倡始者曇鸞在《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即一般所謂的《往生論註》)早已提出「往相迴向」及「還相迴向」的訓示,如將自己的修行功德迴向給自己跟他人,願共往生極樂淨土,則稱為「往相迴向」;往生淨土的念佛行者,已成就方便力,興起大悲心,返回娑婆世界,濟度一切有情眾生,共向佛道,則稱為「還相迴向」。在淨土法門的教義裏,發願往生極樂淨土,並將自己的念佛功德迴向給眾生,願共同往生,是一再被強調的修持要義。另外,在《觀無量壽佛經》裏亦提到往生者,須具備三種心,其中一種即是「迴向發願心」,足見,「發願」是極為重要的事,且須配合「迴向」,才能成就淨業。這裏的「迴向」即涵攝了甚深的菩提心行。

在傳統的淨土教說裏,如蓮宗二祖善導(六一三-六八一)的《往生禮讚偈》云:「願共諸眾生,回願往生無量壽國。」王龍舒的《龍舒增廣淨土文》亦云:「願同念佛人,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這裏的「共生」極樂與「同生」極樂,意思一樣。因而,一般通用的迴向偈便如此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在淨土相關經論中使用「同生極樂國」的情況很多。此「同生」思想具有大乘平等觀,如善導指出:「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這可看出「同生」思想須具有平等心、發菩提心,期待所有眾生「同生極樂國」。

這讓我們反省到曇鸞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曾云:

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曇鸞強調沒有發菩提心,不可能往生彼佛國世界。一般人聽說「極樂」,便想說到那兒去享受無窮的快樂,假若如此,這種人是不可能往生,因為沒有發菩提心,沒有度眾的大慈悲心。

我們在民間也常聽到這樣的錯誤見解,說人死了之後,期待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享福,在這人間的苦痛、無奈、不幸,皆可一筆勾消。在台灣的喪葬禮儀已發展得很不錯,我曾有一位學生從事殯葬業的禮儀師工作,他提到:「我許多『客戶』都會說,自己的親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享福了。」這是民間常有的認知,但這是個錯誤的認知。事實上,哪有這般便宜的事?不但沒有,還嚴重地誤解淨土法門的意涵,印順法師說:「佛與淨土,是我們的師範,理想世界;但同時,並非向外馳求,而是內在德行的體現,能達到與佛一樣的究竟圓滿。」淨土法門的真實意義是淨化身心世界,惟有如此,才能充分體現淨土法門的意義!否則,極樂淨土不就成了自私鬼的天堂、或是避難所了。

蕅益智旭《大乘起信論裂網疏》中亦說:「為度眾生求生淨土,非為自身獨出生死。有此菩提弘願,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縱令念佛菩薩,與佛菩薩氣分不相契合,不能生淨土也。」這樣的見解跟曇鸞所說的一致。求生淨土,並不是只為了自己享樂,而是須發「菩提弘願」,這樣才能與「佛菩薩氣分相契合」,否則往生不了極樂世界。修持淨業的行者應特加注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之上,這個菩提心涵攝「乘願再來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真實義。

往生西方淨土是屬於大乘法門;大乘法門皆須建基於菩提心;離開了菩提心,即不成為大乘佛法。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淨土,因此,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是不退轉於無上菩提。總之,修持淨土法門的行者,不可沒有悲心、菩提心,也不可缺乏廣學一切法門,成就一切智的宏願。不能不挺起胸膛、坦蕩迎接人生;不能不去實地關懷身旁周遭的眷屬,乃至與自己有著息息相關的社會大眾。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