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心甘情願地每月付出一萬元照顧我直至我终老?」妻子很認真地問。
我鼓勵她的丈夫親自回答她。
「我心甘情願地每月給你一萬元直至你终老。」丈夫望著滿面疑慮的妻子並給與了她肯定的答覆。
妻子的心馬上軟化了下來。
這一幕真人真事不是發生在婚禮場地,而是在調解離婚的調解室內。
我的心也被觸動了。
那丈夫的回應打破了僵局。本來作為妻子的因為丈夫的不忠,一直執著要報復及堅持在分配財物房產上不讓他一分一毫。豈料丈夫的一句話就把妻子的心鎖打開。
像找到了一把合適的匙將門鎖打開。大門打開後,雙方的溝通從敵意轉變成善意(Goodwill),由防衛轉變成坦誠地展示自己的軟弱,邀請對方協助自己面對日後生活的徬徨與挑戰。
「雖然你們正在辦理離婚的手續,但你們與子女有血緣的關係,你們永遠是一家人。」我對他們說。
我希望強化他們之間的親情,促使他們攜手合作去面對人生的轉變。從而,使他們的子女能在父母衷誠合作的羽翼庇護下成長,減少因父母離婚而造成的衝擊與傷害。
「我願意為你……。」是當年的山盟海誓。雙方就是憑著這份重大的信誓打開心扉,讓對方進入自己的生命。如今,豈可憑一紙離婚證書就把刻骨銘心的感情輕易地抹去呢 ﹖
人們都明白親人死別的艱難,更何況是生離。如果能夠讓世界所有在生的親人不會因為一種制度、措施而斷然終止生命中的親情,豈不是一大美善之事﹖
誰願意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骨肉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生活和成長﹖
我記得有一篇報導,講述一位學者做了一個實驗。他拿了數幀中年婦女的照片給數名讀者看,然後詢問他們:「你們猜猜看哪位婦女的子女最有成就?」
其中很多人都選了衣著光鮮亮麗,以及樣貌很嚴肅的酷似女強人的婦女。揭曉的結果原來是另一位笑容可掬、和藹可親的婦女。
原來作為與子女朝夕相處的母親,母親的情緒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極大。一位心境平和、心情愉快的母親能夠在無言中傳播平安、愉悅的種子給子女。子女比較能夠發展內心的安全感,由此更能專注於自己的學業、工作。
所以說,離婚的丈夫對前配偶的支持是意義重大的。特別是對於有子女的家庭。
我很明白上述個案中那位妻子的心情。她很擔心離婚後,前夫不再重視他們。當她得到丈夫肯定的答覆,她如釋重負地放下了心中的疑慮,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擔憂,邀請丈夫日後協助她處理兒子的管教問題等等。v在這裏,我看到家庭就恍如一隻小船,夫妻倆努力地撐著船隻向著目標進發。當其中的一人被風暴捲入了浪中,或因其他原因離開了船隻,我們看到獨力撐船人的迷惘與困苦。
我默默地祝願天下的撐船者同心協力地得渡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