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會杖錫東吳 拓展大法至江南──菩提人間 (六)

原文

昔者菩薩,伯叔二人,各資國貨俱之裸鄉。叔曰:「夫福厚者衣食自然,薄祐者展乎筋力。今彼裸鄉,無佛、無法、無沙門眾,可謂無人之土矣,而吾等往,俯仰取其意,豈不難哉?入國隨俗,進退尋儀,柔心言遜,匿明揚愚,大士之慮也。」伯曰:「禮不可虧,德不可退,豈可裸形毀吾舊儀乎?」叔曰:「先聖影則隕身不隕行,戒之常也。內金表銅,釋儀從時,初譏後歎,權道之大矣!」遂俱之彼。伯曰:「爾今先入,觀其得失,遣使告誠。」叔曰:「敬諾。」旬日之間使返告伯,曰:「必從俗儀。」伯勃然曰:「釋人從畜,豈君子行乎?叔為,吾不也!」……菩薩愴然流淚誓曰:「令吾世世逢佛見法親奉沙門,四恩普覆潤濟眾生,奉伯若己,不違斯誓也。」自此之後,伯輙剋叔,叔常濟之。佛告諸比丘:「時叔者,吾身是也。伯者,調達是也。菩薩慈柔度無極行忍辱如是。」──《六度集經》卷五《忍辱度無極章》第五十二《之裸國經》(CBETA,T03n0152_p0029c11-p0030a09)

以上引自《六道集經》,此經主要以佛本生故事說明修持六波羅蜜的內容。其中此段以兄弟到別國經商,弟弟入鄉隨俗,得到當地人歡迎故經商成功,而兄長則因循守舊,不肯變通,故不受歡迎,有如弘法亦須以觀機逗教,靈活變通。譯者為三國時期一位從交趾到東吳的僧人──康僧會。三國時期,佛教已經在洛陽等地傳播了200多年,當時的曹魏所在的北方百姓以及統治者對佛教有所了解,但位處南方的東吳則大法未興。到過東吳的高僧支謙曾感嘆「時吳地初染大法,風化未全」,康僧會有感東吳佛法未盛,立志東遊弘法,是首位正式將佛教廣弘於東吳,開展了佛教在南方的發展。

康僧會(?—280年),中國三國時代首位將佛法廣弘於東吳的佛教僧人、譯經師。祖籍康居(今巴爾喀什湖和鹹海之間),故稱「康僧」,單名會,人稱其名為康僧會。世居天竺(今印度),幼隨父移居交趾(今越南北部),10餘歲時父母雙亡,處理喪事完畢後決定出家。康僧會少年時期實際上是成長於中國,好學博覽,明解三藏,博通六經,曾隨安世高弟子南陽韓林、潁川皮業、會稽陳慧學等,學習漢譯佛典和禪觀,在禪法上頗有心得,也涉獵天文圖緯等。

在康僧會之前,已有其他高僧在東吳地區,如支謙等因避戰亂動盪,從北方到相對穩定的南方,曾留在東吳。據典籍記載,孫權曾向支謙問以經中深義,並拜其為博士,與韋昭等一同輔導東宮。然而當時的南方地區,佛教雖然經過了大師們的傳播,但影響力並不大,加上當地自百姓至當權者多信奉妖邪鬼神之說,大德們乃至康僧會多以神通方便以令當時的大眾所攝受。

康僧會想要興佛立寺,設像行道,於是在東吳赤烏十年(247年)到了建業(南京),在當時的南方僧人並不多見,大部分人對僧人不甚了解。由於康僧會服裝相貌與俗人有異,被訴於東吳大帝孫權。不久孫權接見了這位奇僧,問他有否神通可施。一番對答後康僧會明白要於此地弘法應以方便法門攝之,故向孫權表示佛舍利有大威神力,可為其求之。康僧會潛心修持,向佛菩薩求取佛舍利,幾經波折,終有舍利從天而至。孫權感其威神,逐於東吳都城建業建佛塔以安放求得之舍利,為「建初寺」。康僧會以此為中心,從事經典翻譯和弘法,譯有《六度集經》八卷、《舊雜譬喻經》二卷,現今皆流通。

建初寺是當時重要的佛教聖地和佛教文脈,多年後的今天,經復建後的建初寺仍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大報恩寺的一部分。康僧會多元文化的身世背景,深受漢地文化的影響,其所註釋翻譯典籍裏,文辭典雅,亦見有活用道家的成語,可說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儒、釋、道三家思想兼備的僧人。

康僧會是外來僧侶中相當重要的一位,他實際開拓了中國南方佛教的弘傳,如經文所說,康僧會能夠因時制宜,以對機的法門令孫權生起「佛法」的信心,再弘以正法,現今上海的龍華寺也是他向孫權提出修建的;他亦活用當時的用語以融入經典翻譯之中,令讀者更能掌握佛法的大意,是佛教的多元及活潑的又一鐵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