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布施波羅蜜

(圖:Pixabay)

編按:聖誕節是普天同慶的大日子,也是對人表達關懷的好機會。佛門網特意上載明珠佛學社提供的文章,與讀者就六波羅蜜中的「布施」溫故知新。謹祝各位聖誕快樂!


一、布施的定義

布施是印度語 Dana的翻譯,音譯作「檀那」,意譯為布施。其意義便是施惠他人之謂也,這即是說將自己所有的東西與他人分享的意思,簡單來說布施亦可以說是幫助別人的行為。布施為佛法修行的第一步,亦是菩薩行的第一綱目。《大般若經》卷五七九中說:「一切修行當中,應先行布施。」布施不但是慈悲心與仁愛心的表現,也是踏出解脫苦惱的第一步。

大乘佛教興起初期,由於佛弟子懷念佛陀,想到佛陀不捨眾生的慈悲精神,從而產生了實踐悲智願行的「菩薩」形象。菩薩在求道的歷程上,作種種善行,積習菩提資糧,以成就佛果。這些菩薩善行成為種種不同的菩薩行綱目,如六波羅蜜、四攝、四無量心等。其中較為重要的便是布施,因為它不但是「六度」之首,亦是「四攝」之首。


二、布施的種類

甲: 法布施

簡稱為法施。以法布施主要來說,是將佛法傳播給別人,幫助別人理解佛教的道理,方便他們走上覺悟的道路。傳播佛法給別人的方法不只是在講堂內、佛堂裏,也可以是在任何的地方,如《維摩經》所說:「舉手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所以說任何地方皆可以是弘法的道場。將法布施進一步的推廣,則不只是將佛法傳播,而是將一切世間善的學問、知識、技藝等,曉喻他人,使人提升品格及知識的,亦可以稱為法布施。

乙、無畏施

幫助別人解脫內心恐懼、消除緊張、排除憂慮、免除冤屈、解除衝突,鼓勵他人、安慰他人、探望病人、助其脫險、使別人安心等等。

丙:財布施

簡稱財施,即是以自己的財物幫助他人,包括捐助慈善福利機構、各方道場,使其維持運作。進一步以金錢、衣服、飲食、生活必需品,施予有需要的人士,使他們得到益處,解脫生活上的問題。再進一步,便是將自己身體的器官,例如捐血、捐腎、捐骨髓、捐眼角膜等等,以協助解決別人的病苦。


三、布施的意義

甲、 緣起義的布施觀

佛教的教義中心是緣起,佛陀告訴我們,世間每一事物無不是由各種條件互相配合而成就,人與物皆如此。因此,在社會上人與人息息相關,互相關連著、感應著、影響著的。現今科技發達,透過交通、資訊的流通,甚至全世界的國家與人類都是有著絲絲的連繫呢。因此我們的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會與周圍的人互相感染影響。在這重意義下,我們在日常的每一個行為,都有著布施的意味,因此我們對他人的態度、面容、眼目、行為、語言、動作等等,皆可作為布施的方式,舉手投足也會影響著他人。所以,透過日常的行為、言論,也會是實行布施度的好機會呢。

乙、 無我義的布施觀

佛陀常常告訴我們「諸法無我」的法義,說出我們要破除對「我」的執見,而布施正就是破除我執的一種修行方法。因為布施的本義就是將自己所有的東西與他人分享,這即是將「我的執著」逐步地放開,透過在行為上幫助別人、思想上多為他人著想。如此,對自我的執見肯定會減少,慢慢便能放開懷抱,關懷周圍的人,從布施中明白到佛陀說「無我」的實踐意義。

丙、 解脫義的布施觀

佛陀教示我們煩惱的根源有三個:分別就是貪、瞋、痴。對世間的事物起著種種貪愛,由貪愛而引起了「愛別離」、「求不得」等等的苦惱,惱亂著我們的身心;又由「怨憎會」而引起了瞋恨之心,同樣地惱亂著我們的身心;更由於我們的愚痴,不明白世間事事物物的真理,盲目地做出種種與煩惱連結的行為,於是憂悲惱苦,輾轉而生,不得解脫。因此,若要脫離我們所面對的種種困擾,便要循著佛陀所教示的道理,在生活中予以實踐。

「布施」正是能夠令我們遠離貪、瞋、痴的一個好的修行方法。布施可以對治我們慳貪的性格,讓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這是開放自我的表現,也是消除「貪欲」的方法;此外,多與別人溝通,為別人設想,明白到人與人互相關連影響著,瞋恨別人也就是影響著自己,因此也不應對之起瞋恨心,如此便能滅除「瞋恚」;最後,從緣起法中明白到世間事事物物的真正情況,放開對「我」的執著,便能消除「無明愚癡」,達至最終解脫了。


四、布施波羅蜜:圓滿的布施

所謂「波羅蜜」即是徹底完成的意思,即是能夠徹底圓滿地實現了修行的意思。菩薩的波羅蜜有六個,稱為「六波羅蜜」。其中第一個便是布施,其餘依次為「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為甚麼這樣排列呢?《解深密經》卷四中說,這是因為前度為後度的基礎,前度可以引發後度的生起:如在修行布施時,對身心財物減輕貪吝後,便能受持清淨的戒律,進一步持戒清淨時便能忍辱,修忍辱後更能精進,精進前三度而內心越見穩定,於是可以深入禪定,進而由穩定的身心狀態而修習出世間的般若智慧了。然後,再以般若度返回來遍及前五度,使前五度更加深入地朝向解脫目標,最後便能徹底圓滿地成就六度的修行,成就究竟成佛之路。

布施度一方面是引發後五度的修行基礎,同時亦具有後五度的性質。在《大智度論》卷八十一便說明這個原理,論中說:我們如法進行施捨便是布施;以十種善業來布施便是持戒;布施時心不為貪愛、吝嗇等惱亂動搖身心便是忍辱;常行布施不懈,便是精進;專心布施,心不散亂及疑悔等,便是禪定;布施時心不著相,三輪體空,便是般若。

既然布施有這麼多的好處,具備了圓滿的解脫精神,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易修習的菩薩實踐法門,所以我們應該常行布施度,並朝著究竟解脫的目標進發。

感謝明珠佛學社允許轉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