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小粒米,大啟迪

假期中和家人到台灣旅遊時,在班機上遇到了某學校的董家協和教師,一共68人,浩浩蕩蕩地到花蓮展開一場人文之旅。

回程時,在桃園機場的候機室,碰巧又遇上了同一群人,我就和其中一位隨行的朋友攀談了起來。旅遊時,碰上了當地不是猛颳風就是傾盆大雨的鬼天氣,我意興索然,她卻興致勃勃,劈頭就是一句:“我來慈濟,學會了該怎麼吃飯!”

我睜大了眼:“什麼?千里迢迢的到台灣來,就只學會了如何吃飯?”這看似荒謬的論調,在聽她娓娓道來的心靈感悟後,才明白其中蘊涵着意味深長的啟迪。

慈濟團體一向來都強調感恩惜福,尤其是身處於世界糧食危機的年代,不要浪費食物。結果,隊員們都學會了要以感恩心吃下每一口飯,更把每一盒素食便當吃個精光。

她的這一番話如當頭棒喝,我暗自檢討,然後轉過身,板起臉孔對孩子說:“待會兒的飛機餐,再難吃也要把它給吞了下去。”

我們在職場上盡其所能地拼搏,同時又處心積慮地累積財富,到頭來還不就是為了一口飯?說實在,渾渾噩噩地過了大半生,也沒幾回能以沉澱的心情對扒入口中的飯粒產生感恩心。沒有給孩子樹立好榜樣,豐衣足食的孩子又怎能領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金玉良言?百般挑食的孩子可曾知道,在貧富懸殊,資源分配不均的世界,有多少貧困的家庭,有多少瘦骨嶙峋的孩子,在饑寒的死亡邊沿掙扎求存。

在外用餐,尤其是在自助餐廳,一旦看見鄰座有吃不完而被倒掉的食物,太太就會趁機將它當成負面教材,向孩子耳提面命。我倒是很欣賞一間餐廳掛着“財由勤中取,富由儉裡來”的對聯。心地樸厚的老闆說那是旨在提醒顧客們在享用佳餚的當兒,不要忘了實踐節儉的美德。雖說儉奢由人,但他說寧可少賺一點,也不願眼睜睜地看着過剩的飯菜被倒掉。我說老闆你應該強硬一點,掛上“浪費食物,另行徵費”的橫批。

財大氣粗的你也許會吆呼人各有揮霍財富的自由,但我只想低聲提醒你,這世界的糧食屬我們共有,請不要任意糜費。而且,不浪費食物,不暴飲暴食,也是響應環保和自身保健的要素。

一口飯,以感恩心享用,你會發現,飯香瀰漫頰齒的當兒,幸福的滋味也同時迴蕩在心間。

(摘自何國全《談情說愛的刀手》)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