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五)

(續上期)

僧伽是否消極者

常聽人說︰「佛教人士不論講經說法,或與人交談時,不是談空,就是講苦,實在令我不願意聽!這樣令世人走向悲觀與消極之途,那對世事人心又有何裨益?」未曾研究過佛教理論的人,有此種誤解與責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實上,佛教既不消極,又無悲觀,我佛尚無樂觀,何來悲觀?

世間一切事,無不相對。我佛無有樂觀與悲觀者,可舉一例為證。據《處胎經》卷七及《大智度論》卷二所載︰佛成道後,度人無量,六師外道,深為妒嫉,於是教其女徒,以草作腹,日漸令大,後以木盂繫腹,狀如臨產,眾人皆見,問其何故,報言︰「我往日時與沙門瞿曇往來,故有此孕。」外道聽後佯作大怒,於是攜徒帶女,一併前來佛之講堂。爾時,佛與大眾正在說法,外道對佛高聲唱言︰「沙門瞿曇,愛我此女,犯於淫欲,故令有娠。」但佛坐於法座,依然巍巍不動,若無其事,決不悲觀。由於作賊心虛,此女精神緊張,布置尚欠細密,忽然木盂落地,在會大眾,見是偽作,無不嘩然大笑。這時大眾異口同聲,讚佛偈言︰「佛身光耀等金山,清淨殊特無倫匹,亦如妙高功德滿,故我稽首佛山王。(唐代慧沼法師《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五所載)」大眾雖然如是讚佛,佛也不感覺歡樂,因佛陀已經得到大解脫,將諸苦樂境界,早已置身事外,何來悲觀與樂觀呢?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淨行品〉有說:「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修道之人心不貪嗜,常以禪悅法喜為食,清代玉書法師《毘尼日用切要乳香記》卷二謂出世間食有五種︰一、念食。修聖道之人,常保持正念,心正生樂。二、法喜食。受樂佛法,資長道種,心生歡喜。三、禪悅食。因得定力,資長慧命,道品圓明,心常喜樂。四、願食。不捨梵行,長養善根,隨願所成,願滿心樂。五、解脫食。離諸業縛,於法自在,故生快樂。

表面上看,佛教徒似無快樂可言,因為他們主張清心寡欲,寧靜澹泊。也正因為世人見到佛教人士不求名,不謀利,將得與失,置諸度外,便以為他們是悲觀。可知《論語.雍也》中孔子曾讚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如此情景,在一般人看來,顏回必定是悲觀的,誰知他的精神上有無比的歡樂,由上種種證明,佛教徒並不悲觀。如果說佛教消極,地藏菩薩便不會說︰「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實在講,不論那個宗教,或那個團體,甚至某個人,假使他單有消極一面,而沒有積極的另一面,這個人,或這個團體,決定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待續)

本文原載於《學佛文集(修訂本)》,並見於圓明寺網頁:https://www.yuanmingmonastery.org/blank-8,佛門網蒙圓明寺答允刊載,特此鳴謝。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