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圖:Pixabay
圖:Pixabay

我們如果期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戰禍消弭,安居樂業的話,第一個要務,必須奠定世人道德實踐的基本觀念。假如我們能夠注重人格,真正有了崇高道德的觀念和優良的品性,自然不會為非作歹,做出有害社會的種種惡行為。但這種道德觀念的樹立,有賴於神聖的宗教信仰,否則不易為力。

因為宗教是救世之仁,其本質是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它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以期淨化社會。世人如受宗教教育,積年累月,潛移默化,感受法益,在不知不覺中,即會轉惡向善。有了宗教道德的觀念,其心自然能正,心正則身修,身修則家齊,家齊則國治,國治則天下平。如果一國如此,萬邦風行,則人與人相安,國與國相睦。是則又何患國不泰,民不安?世界和平,不求而自得!

有以為人的生命,由物質構成,精神現象不外物質的作用,因此唯物是求,認為道德是假面具,與衣食住行無何裨益。影響所及,人類捨心逐物,變為瘋狂的世界。然而物質有限,欲望無窮,所以朝夕患得患失,愈求愈苦。若能及時覺悟多求多苦的道理,回心轉意,欲望頓歇,當下即覺輕安自在。像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憂,而他卻不改其樂,即是個好例子。《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亦即精神生活重於物質享受的意思。

有人祇見有形之身體,不顧無形之精神,但人無知覺之心,則軀體又將何用?有形之身體終會變壞;無形之知覺,亘古不變。有壞即有生滅,無變即能常住。不通達此中真諦的人,每見重視內在修養的人,則斥為消極,而敵視信仰宗教的,更詆為迷信。實則沒宗教信仰與道德觀念的人,由於上不畏天神,下不畏地祇,又不畏父母師長,很易作奸犯科,無所顧忌;至若生活糜爛,驕奢淫逸,互相影響之下,對社會即造成很大的傷害。

宗教人士以推己及人的精神,從事各種慈善福利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蓋任何真正的宗教人士,都抱著《華嚴經》「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心願,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教誡,自行化他,由一至十,從百至千,乃至引導無數眾生,皆如是信受奉行。因此,凡有善舉,無不慷慨解囊資助,以為善最樂的精神完成善舉。宗教人士律己甚嚴,偶與教條有所抵觸,必誠求懺悔,因此終日積極認真對待生活,止過防非。對人則能忠實老成,慈悲為懷。他們多能謙讓、仁愛、忍耐與忠誠服務社會。政府有鑒於此,所以常借款撥地,鼓勵宗教人士協助苦難市民,擴展學校及慈善機構,以表支持。

此外,宗教人士在感受上亦與世人逕庭,清濁易分。他們心懷坦蕩,無掛無礙,縱有困難、痛苦、憂惱的事,決不會搥胸跺腳,呼天搶地。因他們已解悟人生的壽夭窮通,貧富貴賤的前因後果,一切皆由自作自受,並非錢財與權勢所能消滅,或以巧計與詭詐可以遁避。故雖千鈞加身,萬箭攢心,也不會怪此責彼,怨天尤人,祇有隨緣甘心承受。如唐代黃檗禪師所謂︰「隨緣消舊業,更造新殃。」須知吾人身患,以心為主,假如真能心平氣和,凝氣靜息,從容不亂,生理與心理,自然鬆弛不滯,血調氣運,內外一切患難,必定逐漸化為烏有。

是故,不管各種宗教的理論是否合理,以及來世、鬼神、因果、天堂、地獄是有是無,祇要有人不畏艱苦,大弘其道,俾無數的人依教奉行,則可斷言對國家社會,有百利無一害。反之,若無宗教信仰的人,則如失眼目,墮坑落塹,誤入險途,天災人禍將無底止!

本文原載於《學佛文集(修訂本)》,並見於圓明寺網頁:https://www.yuanmingmonastery.org/blank-8,佛門網蒙圓明寺答允刊載,特此鳴謝。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