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期)
《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中,智首菩薩在華嚴法會上問文殊菩薩:如何得到清淨的身口意?如何得到修行的功德?⋯⋯智首菩薩的問題很長,主題就是菩薩如何得到修行的最大利益。
文殊菩薩先讚嘆智首菩薩的提問很好,並以偈頌的形式回答他。其中有句話很重要:「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這是修行的核心。後面的經文也告訴我們要在生活中善用其心,內容涉及出家人的生活,也涉及在家人的生活。偈頌中講到,在任何一種生活情境下,我們在看、聽或做事情的時候,都要發願,「當願眾生」如何如何,這實際上就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的方法。
這種修行的側重點不在於我們如何去轉換外在的環境,而是我們要在生活的每一個環境與機緣中學會用心。古人也講,愚笨人修行,總是在環境上動腦筋;聰明人修行,能夠善用自心來轉化境界——所謂「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經中提到的情景有141個,我們在生活中面對的情景顯然不止這些,可以說是不計其數。這品經給我們的啟發是,無論甚麼樣的情景,我們都有可能去轉化這個境界,在內心生起修行的功德。
安住當下
我們先來透視這些偈頌的結構。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捨離家難,入空法中。
孝事父母,當願眾生,一切護養,永得大安。
妻子集會,當願眾生,令出愛獄,無戀慕心。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捨離貪惑,功德具足。
若在伎樂,當願眾生,悉得法樂,見法如幻。」
第一部分的開始,即從菩薩在家、孝事父母、穿衣吃飯、睡覺早起、和別人聚會等等說起,這一切所揭示的核心就是修行要安住於當下,修行的訣竅就在安住當下。我們生命的每時每刻都在綿綿不斷的遷流變化之中,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到來,現前的一切也在念念生滅當中。
禪所指的當下並不等於現在,普通人對現在的感受包含了我們種種的執著。當下是動態的,就是我們現前不斷的活動、活躍、發出意願、生起念頭的「這個」,「這個」永遠都是活的,永遠都是新鮮的。我們修行就是要在「這個」上用功,讓心從對過去的攀緣和對未來的焦慮中解脫出來,把我們的心念孤立起來。
安住當下,不涉及外在的境界,不涉及是在寺院、家裡還是禪堂、大街上,也不涉及你是老人、年輕人、病人還是好人⋯⋯與這些都沒有關係。這個當下永遠是新鮮活潑的,它既是萬法的樞紐,也是我們走向覺悟之門。我們從「當下」這個門走進去是最現實的,永遠不會落空的。
在佛教的禪觀裏,安住當下的修行有很系統的內容,比如四念處、八正道中的正念,就是要我們在生活中對外在的每一個情景都保持覺照,然後安住。從心理學角度來觀察,安住包括專注與透視這兩點。我們平常做不到安住當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整天生活在各種概念、思維觀念及後天接受的價值觀、意識形態裏面,我們執著於所看到、聽到、想到的一切,而不能做到與事物的真相接觸;二是我們心裏有太多的情結、情緒與煩惱等。人的一生就像一條河流,往往身不由己地順著自己的意識、情緒之流漂流下去,不清楚最後會流向何方。所以,安住當下是要在每一個「這個」的一刻,把我們的心凝固、凝聚、凝注起來,相當於「雲門三句」[1]中的「截斷眾流」,在每一個當下自己都要立住、站穩。
安住當下,首先是要在社會這個滾滾洪流之中找到自己,不擇時間、不擇地點地找到自己的心。關於修心的具體操作就是我們學習打坐時的數息、觀息及參話頭等,將心全力以赴地放在那上面。所以,偈頌的開篇總領安住當下、正念覺照的法門。
[1] 雲門三句是雲門宗的祖師雲門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的三種語句,即: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