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下,大家難免會有不安、擔心、恐懼、抱怨、焦慮,甚至憤恨的情緒。故此,我們更加需要有一個安定平和的心境,身體才能有健康的抵抗力來對抗病毒。憤恨的心很多時都會反映在我們的面容上,在《雜阿含經》中有一則佛陀在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向諸比丘講述瞋恚對治鬼的故事,以戲劇性的手法來教導弟子如何運用「空觀」及「慈悲觀」,以「不瞋止瞋」的方法來對治我們憤恨的心,是一篇充滿趣味性的佛教文學。
一、《雜阿含經》瞋恚對治鬼經文內容
經文講述瞋恚對治鬼原本是一名「醜陋惡色」的夜叉鬼,趁三十三天的天帝釋提桓因不在的時候,盤據了他的王座;三十三天的天人看到王座被霸佔後很憤怒,頓時起了瞋恨心。奇怪的是,當眾天人越憤怒時,瞋恚對治鬼的容貌卻變得越來越端正:
「過去世時,有一夜叉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三十三天見此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見已,咸各瞋恚。諸天如是極瞋恚已,彼鬼如是如是隨瞋恚漸漸端正。」
眾天人不明所以,唯有覲見天帝釋,稟告這事:
「時,三十三天往詣天帝釋,白帝釋言:『憍尸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諸天瞋恚,彼鬼隨漸端正。』」
釋提桓因告訴諸天人,搗亂的是瞋恚對治鬼:
「釋提桓因告諸三十三天:『彼是瞋恚對治鬼。』」
接著,釋提桓因與諸天人回到王所,恭敬地對瞋恚對治鬼合掌行禮,稱他為仁者,然後表明自己身份。瞋恚對治鬼見釋提桓因不但沒有憤怒,又或責駡他佔據了王座,反之然以禮相待,於是漸漸變回醜陋容貌,並消失了:
「爾時,天帝釋自往彼鬼所,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三稱名字而言:『仁者!我是釋提桓因。』隨釋提桓因如是恭敬下意,彼鬼如是如是隨漸醜陋,即復不現。」
釋提桓因以偈頌向諸天人解釋瞋恚對治鬼自行消失的原因,是由於沒有「以瞋報瞋」,放下瞋恨、憍慢的心,能降伏外來的挑釁:
「時,釋提桓因自坐已,而說偈言:
『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
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
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眾,
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馬車,
我說善御士,非謂執繩者。』」
最後,佛陀讚美天帝釋能以不瞋止瞋,並勸勉眾比丘要學習這種不愠不瞋的態度: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歎說不瞋。汝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讚歎不瞋,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1]
二、瞋恚對治鬼所要對治的是甚麼呢?要如何對治呢?
對治鬼要對治的是我們心中的瞋恨。對治鬼其實是瞋恚心的具體化,醜陋惡色正隱喻瞋恚心的本質。當對治鬼做出令諸天人討厭的動作時,目的是激發諸天內心的瞋恚心;可見瞋恚心起時,心生毒素,容貌也會隨著轉變到令人厭棄的地步。
要如何對治呢?如果我們好像三十三天人般「以瞋恚對抗瞋恚」時,其實是以自己生命原來美好的特質來交換瞋恚。為甚麼諸天人看到這對治鬼會大生瞋恚,而天帝釋卻不會動怒呢?
(一)不同視野、不同心態
重點在於三十三天與天帝釋採取了兩種不同的對治方法:一種是以瞋止瞋,另一種是不瞋止瞋。不同的方法取決於我們看待事情的不同心態。從諸天人的角度來看,並不知道對治鬼本質,是要對治瞋恚的角色。天帝釋洞察看穿夜叉鬼的真實身份,它亦像天帝釋的一面鏡子,影照出他的不瞋之心。所以,當對治鬼沒有可對治的瞋恚對象時,就無計可施,迫不得與恢復了本來的面目。因此,洞察引起瞋恚事件的本身,就是要對治瞋恚心的良機,像天帝釋般修得沒有瞋怒之心,才不會被對治鬼牽引了情緒。「以瞋止瞋」只會墮入瞋恚的旋渦中,令我們流失自身美好的特質,而瞋恚依然在那裏,不曾消失。
(二)空觀及慈悲觀
空觀及慈悲觀是對治煩惱的良藥。天帝釋禮待對治鬼是建基於平等心及慈悲心。若從眾生平等視角看待,無論是天帝、天人、夜叉鬼本體都是平等無二,具有這種平等心才能生起對一切眾生慈悲的心。王座是權力的象徵,若從空觀角度來看,天帝釋看破所謂王座也是一種暫有的虛名,並無實質的主人,可笑天人或世人卻眷戀這些不實在的東西,而常起鬥諍及憎恨。
三、文學賞析
這篇經文在結構、意像、比喻、戲劇手法上,善用想像力吸引信眾走進情景中,敍述生動流暢,甚具文學審美。首先,層次分明,用簡短及戲劇性的手法將瞋與不瞋分開成兩段陳述,將不同情景呈現給讀者,對照出在兩種相反情緒反應下所產生的反差結果。
其次,是經文的意像生動。意像是故事的眼睛,可以點醒故事的精神,傳達著某種聚焦的訊息。經文中突顯的意像是醜陋惡色的瞋恚對治鬼,僭越地坐在天帝釋的寶座上時,令諸天人極生瞋恚,變得非常生氣憤慨。在諸天人瞋恚中,對治鬼產生了形貌特徵的變化,這種端正與瞋恚自他容貌相換刻畫的,是動怒的諸天人,與未動怒的對治鬼不由自主地相換容貌的意象。
另一意像是當天帝釋以謙和心平的不瞋之心,向對治鬼表明自己才是王座的主人時,沒有動怒的天帝釋沒有失去端正的容貌,反而是隨著天帝釋的柔聲下氣,對治鬼回復其本來醜陋惡色的容貌,並且就此消失了。
第三種是動態的意像;例如描述釋提桓因「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三稱」、「恭敬下意」,反映他是從身、口、意真心的恭敬對治鬼,不是虚偽地裝模作樣,所以讓對治鬼折服了。短短數句,帶有動感地交代當中含意,令讀者如同親歷其境,反映翻譯練字簡潔。
這篇經文體裁屬於應頌或重頌文,又稱祇夜,即是在長文之後,以偈頌應前所說而重申其義。在偈頌中運用石山、馬車等比喻將瞋恨的情緒具體化,突顯出瞋恨帶來的惡果,具有牢而不破及難以駕馭的特性。又以善御士比喻能善巧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是勝利者,以物相聯想到對人心的啟示。
總結--不瞋止瞋的智慧 短短的一則佛教文學故事,透過對治鬼的鮮明意象,包含了面對瞋恚時的情緒管理原則,提醒我們當瞋恨心生起時,若果能轉換不瞋止瞋的角度思考,才能冷靜地警覺它的面貌是醜陋的,它的角色是考驗我們的修養,觀照它而不要將自身也變成容顏醜陋的瞋恚對治鬼。如此,才不會喪失我們原本在不瞋狀態下的清醒頭腦,才能如天帝釋般找出對應之道。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覺察不瞋止瞋的智慧,是對治瞋恚的良方,有助我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從而改善人際關係,廣結善緣。
延伸閱讀
見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談《雜阿含經》之食忿夜叉
[1] 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譯:《雜阿含經》卷第四十,第一一〇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