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內觀,持續修持,自然解脫可期!

近日,面對香港的疫情,可說「全民皆苦」。害怕染疾,於是惶恐焦慮,困鎖在家,又苦悶抑鬱。然而,學佛之人,總會理解到,「苦」不全然來自外在環境,更多的是,來自內在心態,來自內在的負面意念。

佛陀的教導,正是教我們如何「離苦」。而離苦,與其說是「去除負面情緒」,不如說,更多的是去「觀照」內心生起的負面情緒,透過「觀照」內在情緒的生起、滅去,理解情緒的無常,從而斷除由內在情緒引起的「盲目反應」——貪與嗔,停止製造新的身、口、意業。不造新業,自然解脫可期。

其實,所謂的「盲目反應」,就是當內心接觸到一些喜愛、令我愉悅的事物時,便生起「貪愛」,渴望追求更多;當遇上厭惡、令我不快的事物時,便生起「嗔怒」,惟恐趨避不及。

如此,我們的心,只好在外在境遇所牽引出來的「貪」與「嗔」中,相續不斷,循環往復,不得安寧。

「心」恆常受擺佈,我們以為是「外境」牽引我們的苦樂,其實,是我們的內心隨著喜歡與不喜歡的外境在起舞,忙個不休。

一旦好、惡的感受出現,強烈的貪、嗔便隨之而來,這就是心的「習性反應」。這個機械的反應過程,不斷重覆,便成習氣。習性反應令我們作出由貪、嗔帶來的身、口、意業,而我們往後的生命,就隨著所作下的種種身、口、意業,輪迴不息。

所以,要切斷種種身、口、意的果報,就得從斷除「習性反應」開始。

「習性反應」應該也並非此生才習得,我們既然還在六道輪迴,想來應是生生世世累積下來、堅如磐石的習氣,令我們朝解脫的目標,越行越遠離。那麼要斷除它,又從何入手?

兩千多百年前,佛陀就提出了斷除「習性反應」的方法——內觀(Vispasanna)。

「內觀」就是「向內觀照」的意思,每當察覺內心又再出現「喜、惡」感受時,先嘗試觀察一下這些感受。

「啊!這事物令我快樂,我想要更多!看,我的貪念生起了!」又或「啊!這真令人苦惱,我不想這樣!看,我的厭惡生起了!」

我們能夠在這一刻,觀察到自己的情緒,及隨之而起的種種念頭,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不需要批判自己有這些「貪」、「嗔」想法,因為這些都是自然生起的嘛!批判自己,只會帶來更多自責、嗔恨、不安,增加內心痛苦。

另一方面,也不需將這些感受強行壓抑,因為,縱然把它壓抑到內心深處,其實,它並未真正消失,相反,假以時日,還會以更厲害的形式反彈,就好像你平常忍受著許多不滿,到忍受不了時的爆發,反更會「爆餐勁」呢!所以,只需觀察它、接受它,觀察這分好、惡情緒,其實如世上許多事物一樣,終究也會慢慢消失,終究也是無常。

而這也就是「內觀」二字的涵意,指的是觀察事物如其本然的「實相」,這實相,就是「無常」。當我們慢慢洞悉,自己一向執著的好、惡感受,原來終究也會轉變、消失時,對這些感受的執著,也會慢慢轉淡。

要求一般人去觀察自己的內心,殊不容易,所以「內觀」的練習,也可以由觀察自己身體上的反應開始。因為,許多內心情緒,也會帶動身體上的反應,因此可以先察覺身體上的反應,再進而留意內心的情緒。

其實,我們的心念經常蠢蠢欲動,內心感受時時刻刻發生,但我們習以為常,未加覺察,許多時當坐下來禪修,才會發覺內心雜念多多。修持「內觀」,就是通過觀察自己種種「生起——消失」的身心反應,把身、心作為關注對象,從而明瞭身心變化無常的實相。今天喜歡的、今天厭惡的,都會幻化改變,遲早也會消逝,如夢幻泡影,離不開「生起——滅去」的法則。所以,執著於貪求、執著於排斥,都是枉然。

持續地修持下去,當我們不再視內心的喜、惡感受為一回事,而只是覺察到「啊!它又出現了!」讓它自然地生起然後滅去,慢慢地,便不會再隨內心的喜、惡生起習性的貪、嗔反應,因此不再製造新的「業」。

當然,這分修持,是持續一生一世,甚至生生世世的,畢竟,多生以來的習氣,要打破談何容易!但只要持續不斷,「習性反應」終有被打破的一天,人生便不復再在「情緒——造業」的泥沼中,惡性循環,不見天日了!

所以,保持內心的覺察,是打破「習性反應」的關鍵。覺知內心種種感受以後,都只是帶著「平等心」去觀察,觀察它的「生——滅」,令心不再被制約而自然起貪、嗔,我們就能得回內心的自主,掌握自己的人生,改變未來。

相反,我們不這樣做的話,只會不斷讓「習性反應」帶動我們去造新的業,而所造的業,難免又會帶動下一次情緒的生起。每次情緒生起,又自然得到習性反應的回應,只會令這個模式不斷得到加強、鞏固,永無休止,要跳出輪迴,真是永無了期。

因此,當苦、樂感受生起,嘗試觀察這些感受的生滅無常,便有助切斷其隨之來的貪、嗔反應,心就得到安詳、寧靜,不會亂隨貪、嗔起舞。

貪、嗔的熄滅,就是涅槃。

參考讀物:

《內觀:葛印卡教授的解脫之道》(The Art of LivingVipassana Meditation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