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不覺知,很容易會壓抑了孩子的負面情緒,或無形間傳遞了負面情緒和表達情緒的哭喊是不好的訊息,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傷害。下面兩則故事,值得父母細味。
2016年12月中旬,在某個火車站的月台候車時,忽然傳來一把孩子的哭聲和另一把男性的咆哮聲。由於聲量很大,引發大家的注意。只見一位年約十六、七歲的高大男孩,邊咆哮、邊追著一對母子,母親緊緊拖著穿幼稚園校服的兒子驚慌而逃,孩子嚇得不停地哭。我見狀,便立刻尾隨他們,看看可以怎樣幫忙。走了十多步,那高大男孩忽然掉頭,不再追趕他們。我跟隨那母子進入了車廂,小孩仍在哭,母親於是抱起孩子。我站在他們旁邊,告訴那母親我目睹了剛才的情況,她感受到我的善意,願意跟我說話,並讓我幫忙掃掃小孩的背,安撫他。孩子哭個不停,母親跟孩子說:「唔駛驚,你睇,媽咪都唔驚,唔好喊!(不用害怕,你看,媽媽都不怕,不要哭!)」聽著,我便跟母親說:「讓孩子哭吧,這是他此刻所需要的啊!」看得出,這位母親自己也仍驚魂未定。我繼續幫忙掃孩子的頭和背,對他說:「真的嚇死人了,那個人樣子又兇、聲音又大。你感到很驚啊,是嗎?受驚了是可以哭的,哭吧,把驚嚇哭出來吧!你現在很安全,那個人不在這裏了,只有你媽媽和我,還有其他人在這裏保護你呢,不用怕。」母親沒有阻止我,但她仍不停地說:「唔好喊,媽媽都無喊,你是男仔,要勇敢啲!(不要哭,媽媽都沒有哭,你是男孩子,要勇敢點!)」不多久,我到站便下車,和她們道別了。
正念靜觀導師Bob Stahl在A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Workbook分享了他兒子Ben的故事。Ben從樓梯間跌倒,撞傷了頭,幸不太嚴重,但他感到很痛,於是大哭起來。Bob的兩位朋友前來幫忙,其中一位從自己袋中取出糖果給他,說:「吃糖呀,你會感到好一點的。」Bob感謝朋友,但叫他別這樣做,因為他認為兒子哭是合理的反應。接著,另一位朋友走向Ben面前作鬼臉說:「Ben,你笑一下。」Bob同樣謝絕了這朋友,請他別令兒子笑,同時解釋說,孩子跌倒受傷,哭泣是一個適當的行為。此時,Ben仍然大叫大嚷,但Bob只是抱著他,確認和肯定他的痛。Ben說:「爸爸,撞傷頭很痛啊!」Bob回應說:「是啊!撞傷頭,很痛的。」慢慢地,Ben安靜了下來。
事後Bob分享說,如果他容許兩位朋友如此做的話,這會給兒子Ben傳達了這樣的一個訊息──哭喊和憤怒是不好的,Ben他日就可能會壓抑自己的感受和情緒,這樣只會對他的健康和福祉帶來害處。
孩子受了傷或受了驚,他要哭,就讓他哭吧,這是他們的需要,也是對情緒的一種自然表達方式,千萬別壓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