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妙法不是世間凡夫之心的對境,而是如實看見實相的諸聖智者--洛桑滇增堪布譯《隨念聖三寶經疏句義小註信匙》(下)

(續上期)

丁二、利己圓滿:

經曰: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雜無色。

佛陀有時住於欲界,入胎和誕生等隨順世間而趣入。猶如泥中的蓮花,不被妙欲中的貪愛等所污染,故謂「不染諸欲」。佛陀雖然現前色界的無量禪定,卻不貪執禪味舒適感,故謂「不染眾色」。佛陀雖證無色三摩地,但不貪其味,也不入無色,故謂「不雜無色」。

經曰:解脫諸苦、完全解脫諸蘊、不具諸界、防護諸處。

總說:佛陀從根斷除三有種子,遠離一切痛苦,故謂「解脫諸苦」。

廣說:佛陀解脫有漏近取蘊生滅的有法,故謂「完全解脫諸蘊」。佛陀遠離攝持各自種類的種子,有生滅的戲論的諸界,故謂「不具諸界」。世間有情,色等外在六處為所緣緣,眼等內在六處為增上緣,識趣入於境,而如來無如此之動搖,故謂「防護諸處」。

遠離集功德:

經曰:永斷諸結、解脫苦惱、解脫愛、渡江河。

一般煩惱的異名,經中有說:結(打結的結)、苦惱、江河、繫結(束縛於輪迴的結)、堅固等。在此壞聚取見為主的諸煩惱,是有束縛於輪迴的作用,如同打了眾多結。佛陀用了悟無我的慧劍,完全切斷諸結,故謂「永斷諸結」。從此,遠離相續苦憂惱已,故謂「解脫苦惱」。以斷輪迴的主因「愛」,故謂「解脫愛」。對於能夠將有情衝去輪迴的作用,屬性為無明和見等的江河,佛陀已渡過,故謂「渡江河」。

證圓滿的功德:

經曰:本智圓滿。住於過去、未來及現在諸佛陀薄伽梵的本智。不住涅槃,住於真實際(真如)。安住於遍觀一切有情之地。

如建立於順菩提分法和四無量等二十一無漏法軍中,無不具任一本智,故謂「本智圓滿」。住於「三時一切佛陀密意無異的法界和本智無分別、平等、自然所生」之本智,謂「住於過去、未來及現在諸佛陀薄伽梵的本智」。佛陀了悟有寂平等,不像聲獨,由大悲心,不住寂靜之邊,故謂「不住涅槃」。自己體性,三時平等,於法界或真實際(真如)中,毫無動搖,故謂「住於真實際」。佛陀之身,分二或三或四等,無論作任何分與攝,都成為自異生乃至第十地續際菩薩間、世間和出世間的利樂之因。由恆常、普遍和任運之式安住,故謂「安住於遍觀一切有情之地。」

丙三、攝義:

經云:此等為諸佛陀薄伽梵的殊勝功德。

如上所述,為諸佛陀薄伽梵身之殊勝功德。

乙二、隨念法功德:分二,一、攝念之式 二、廣念之式

丙一、攝念之式:

經云:妙法者,初善、中善、後善、義妙、文巧,無雜、圓滿、圓滿清淨、圓滿淨化。

一般法者,有所知和道等十種所詮。彼十等中最殊勝的是證法滅諦和道諦,及隨順彼之教法。於此證教二中謂妙法。初聞彼法時,能生起相信之信解,故謂初善。中時以思所生智慧,除增益而生起決定,故謂中善。最後以觀修學習時,由清淨本智,除去根本無明,故謂後善。無倒宣說世俗和勝義二諦,故謂義妙。運用隨順世間共用的文字和語言,講說妙法,故謂文巧。體性方面,具梵行四功德,如是講說「有為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空性⋯⋯」跟其他外道不共之法,故謂無雜。對斷三界煩惱的能治齊全,故謂圓滿。所詮法界自性清淨,故謂圓滿清淨。所斷客塵含習氣已斷,故謂圓滿淨化。「梵」是涅槃,於彼具四種行儀功德(無雜、圓滿、圓滿清淨、圓滿淨化,謂具四梵行功德)。

丙二、廣念之式:

經云:薄伽梵,善說妙法。正見、無病、時無間斷、近置、見彼者有義、諸智者各別所證、薄伽善依止梵所說律儀法教、出離、行於圓滿菩提、無有違逆、具集、具足依止、流轉止步。

由無明障蔽的外道之導師,所說法教中有自語互相矛盾處,關於說隱蔽法有錯誤,傷害說為妙法等。相反的,薄伽梵善說妙法。

如何善說?如佛所說無我等,徒眾有所看見故,謂正見。佛法是疫病般的煩惱和習氣,從根拔除的能治無漏法,故謂無病。無斷證退失,無救護所化的能力退失,無事業間斷等,故謂時無間斷。由此妙法,將「捨一切苦集之無漏無上快樂」引入於個別所化心續之中,故謂近置。猶如疲憊不堪者在海中遇船,能被載去「不再退回輪迴大海」的所依,見聞或精通此妙法最有意義,故謂見彼者有義。妙法不是世間凡夫之心和推理者之心的對境,而是如實看見實相的諸聖智者,以各自分辨的本智之行境,故謂諸智者各別所證。

佛陀所說各種了義和不了義之一切法,也是各別了知所化之界、根、意樂等,為了調教彼等之能治,從二諦說起,講說粗、細、極細和究竟之義,如此所說一切,若善依止,成為所化心續中的煩惱之能治,也成為暫時利樂和究竟菩提之因,故謂「薄伽善依止梵所說律儀法教」。

具有能出離染污煩惱乃至無明習氣之地等一切所斷的各種方便,故謂出離。已盡所有二障污垢,故了悟究竟所知無上菩提,故謂行於圓滿菩提。由各種語言文字所說的法,無不成隨順所化根器的能治,故謂無有違逆。不僅無違逆,下面的道與乘的一切功德,皆向上聚集,故謂具集。修行者自己不捨棄妙法,在妙法中,沒有不該依或無不可依止,故謂具足依止。若皈依法寶而依止,當修行到達究竟,了悟三時平等,現前無為法身,斷除行一一各異之事,去一一轉移地方,故謂流轉止步。

乙三、隨念僧伽功德:

經曰:大乘之僧伽,正居、應理行、正直行、和敬行。所應合掌,所應禮敬,清淨福德田,淨諸信施。 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此佛陀乘是超越世間,故謂大乘;抑或住著具所緣等七大的士夫,故謂聖士夫,彼等具「百萬魔軍亦無能動搖的」正道之信解,故謂大乘之僧伽。由遠離犯戒之過的持戒,約束自己相續,故謂正居。精通義理的心續,具三摩地學處,故謂應理行。具不住於常斷邊際的正見慧學故,謂正直行。大乘一切僧伽,對於見解、持戒、儀軌、生活、利他之行宜等,無相違,趨入涅槃之道,故謂和敬行。

了悟甚深法性,具功德之殊勝,故謂所應合掌。若於此敬信禮拜,得利樂有大義,故謂所應禮敬。屬於福德所莊嚴,一切圓滿的生源,故謂福德田。不僅自己受用供養無罪,供養的人也能圓滿諸多善,故謂淨諸信施。猶如良田中耕耘,獲得更多更殊勝無量的供養之果,故謂所應惠施。僧伽乃於一切時空,悉皆是應供之處,是無比應供處,故謂普應惠施。

在此所說僧伽的性相,應該建立在登地以上的菩薩,但是小乘的聖者,以及資糧道及加行道的僧伽也是屬於相同的僧伽。

甲四、總結:

經曰:聖三寶經圓滿。

如此隨念三寶的功德利益,經曰:「隨念佛法僧,能夠解脫一切危害。」及「佛法僧中所造善,永無止盡,獲得無盡涅槃。」等有廣說。

如此隨念三寶經,闡述句義此注釋,智者論中收拾取,是為初學所撰寫。

此勤若有少善業,望將佛法傳十方,持此尊師長住世,眾生能獲諸利樂。

居於美國的佛教中心之比丘——具三學噶甲所請法,說法者是持有比丘像的長者貢噶旺秋,在西元1994年·藏曆丁卯年六月四日,時為佛陀初轉法輪節慶日,在印度比爾宗薩佛學院圓滿完成解釋。

堪布 洛桑滇增在台灣台北,於西曆2022年2月1日(農曆壬寅正月初一)早晨翻譯圓滿。

願此善,佛法興,眾生樂,心如意!

(完)

延伸閱讀:

以淨教理之口訣,說給無量之所化──四法印義釋殊勝心要(一)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