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不論任何宗教、能力的人,每天都面對不同的人、事、物。佛教要我們面對這三方面,知道自己心境在做甚麼。不知道自己的心境,面對人事物時,就會隨順自己的習氣,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很多煩惱。禪修是調伏身心的訓練,止觀做得好,能夠有力遏止種種煩惱習生起,甚至把習氣轉為善業。以下嘗試從禪修的一些基本原則,看看如何透過修止禪去對治時常在生活裏生起的煩惱習氣。
二、習氣的定義
有關煩惱習,《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釋初品大慈大悲義〉謂:
「煩惱習」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註一)
這裏所說「煩惱習」的產生,並非一般由煩惱心所生起的業,而是久習煩惱,身業、口業都有煩惱的跡象,也就是煩惱的殘氣。例如舍利弗有瞋恨的習氣,難陀有淫習。就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自舉凌他的慢習,不耐他榮的嫉妒習。這些習氣並非真實的煩惱,但影響我們修行,久習不改,更可成惡業,令我們身心恒不得清靜,難獲解脫。
三、以修止去伏住煩惱習氣
有關止禪於煩惱習的對治作用,大乘禪師《阿毗達摩論證入世間出世間定之剖析》有謂:
修止、修定的目的在對治修行者鄙陋的習氣。每個人有不同的習氣,我們藉由修止來照見種種的習氣過患,並加以對治讓不善的業習越來越少。藉由相續的正念正知,念念如理作意、專一於所緣,當定力、清淨力、專注力成熟時,就能夠伏住五蓋。當伏住五蓋時,五蓋相應的不善心心所就不會生起,心就能與所緣成為一境,達到善心一境性。(註二)
五蓋,是貪、瞋恚、惛眠、掉舉惡作、疑五種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的煩惱。而這五蓋,也可概括為眾生各種習氣過患的內容,眾生心識習慣於五蓋的方向走,處事就不免有與五蓋有關反應:喜歡的東西,會生貪念;不喜歡的東西,自然生起瞋念;不想用心時會有惛沉的反應;學習不得進展時又會有疑的反應。生活裏這些煩惱習不斷,令我們心經常躁動,胡思亂想,常處憂慮、不安和緊張狀態。透過修止,可以讓躁動的心靜止下來,以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專一所緣,由注專所產生的力量,令五蓋伏住,習氣也不易現前。
(一)正知正念──修止的先要條件
有關正知正念,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曾說: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註三)
正確認識、分辨外來的境界,叫正知。在修行來說,如果不先建立正知正見,不會分辨好壞,只有勇猛力去投入,卻沒正確方法去精進,即使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也不可能達不到目標。
禪修,是正法。但如果沒有正見地追求正法,例如為了爭勝、名利等而去修禪,即使想求的是正法,也是邪思,沒有正知見地追求法,只會令人更痛苦。
在禪修來講,不止要求正知,更強調正知當下的心。面對當前的境而有正確的認知,不讓正知的心跑掉,才能做到時時警覺、時時留意,保持正念。
(待續)
註釋:
註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釋初品大慈大悲義〉(大正25,260c2-5)。
註二:大乘禪師(2013)《阿毗達摩論證入世間出世間定之剖析》,基隆:佛文化禪觀研發社,p.91。
註三:印順導師《成佛之道》,p.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