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如何與人溝通,不會吵架收場?來試試這三個正念修習!「思生活」溝通篇的啟發

Christine在講座開始前,先引領參加者做簡單的身體動作,放鬆身心靈。
Christine在講座開始前,先引領參加者做簡單的身體動作,放鬆身心靈。

我們活在人人「機不離手」以短訊emoji聯繫溝通的網絡新世代,各款手機款式推陳出新、手機程式隔天就提示我們更新下載新版本,但我們的身心靈有否同步Upgrade?

上月底舉行的思生活一日營「溝通篇」,目的就是希望在越見疏離冷漠的香港社會中,嘗試提出一些正念方法,讓人與人之間重拾正面的溝通。尤其當我們慨嘆難以跟時下年輕人溝通、難以明白他們因何輕生的時候,大家有沒有想過,問題可能出在我們身上?我們是否用了錯誤的溝通方法?活動當天請來三組講者主講,為在場約200位參加者分享三種正念溝通方法:

阿池與Christine提倡非暴力溝通方法,最重要是做到深度聆聽。
阿池與Christine提倡非暴力溝通方法,最重要是做到深度聆聽。

1. 深度聆聽 培養慈悲同理心

在社交媒體,常見網民分享一些「一句K.O.對方」為題的影片;當中不少是不同立場人士在公開論壇上互相批評。再想一想,如果身邊的是家人及朋友,當我們在批評對方時候,他們會有甚麼感受?反過來,如果我們被人批評,又能否放下那一刻的不快情緒,嘗試了解身邊最親的人,何解要一句K.O.你?

K.O.全寫為Knock Out,通常用在拳賽中,代表「擊倒」;如放在人與人溝通上,豈不變成「言語暴力」?Christine(張仕娟)和阿池(池衍昌)兩位梅村同修,當天以「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Hong Kong」(非暴力溝通)導師的身份主講,分享如何實踐正念溝通,放棄使用暴力的語言,以免對身邊的人造成傷害。

參加者Thomas面對八種非同理心的回應方式,感到很大壓力。
參加者Thomas面對八種非同理心的回應方式,感到很大壓力。

其實除了「批評」,阿池和Christine還歸納出其餘七種非同理心的回應方式,包括「個人主觀建議」、「和自己經歷比較」、「說教」、「否定/迴避」、「過度分析」、「虛浮的同情/安慰」和「加鹽加醋」。講座中,二人更即場做了一個情境實驗,邀請參加者Thomas上台,由他分享近日跟媽媽一次小衝突,再由八位義工採用這八種「非同理回應」方法來跟Thomas溝通。結果Thomas聽後,心情變得更複雜、感到更大壓力,「有些說話,甚至令我完全聽不入耳!」這個情境實驗,讓在場的參與者一同感受到暴力語言的破壞性。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非暴力溝通」呢?阿池與Christine認為,我們要學會「深度聆聽」,嘗試轉念,了解對方為何會這樣做,以及對方背後有甚麼需要。有時候,只要用心聆聽、保持專注、不帶任何批判的心,對方就不會感到壓力,覺得自己受到尊重。就像一份慈悲的同理心,讓對方知道你願意感受他/她的掙扎歷程、願意一起進入其心靈深處探險。

Jenny認為觀察自己的呼吸十分重要,能知道自己的情緒處於甚麼狀態。
Jenny認為觀察自己的呼吸十分重要,能知道自己的情緒處於甚麼狀態。

2. 觀察呼吸 先和自己溝通

「I’m here for you!」來自呼吸微笑身心正念中心的心理學家陳燕妮(Jenny),笑稱各位男士在聆聽身邊另一半傾訴前,不妨先說這句說話。驟耳聽看似有點「肉麻」,但對需要別人聆聽的朋友來說,這些「愛語」可以無比受用,「其實,我相信男士們更想聽到伴侶說這句話!好像我便常常陪丈夫看球賽!」

Jenny認為要做一位出色的聆聽者,必須從對方的說話中明白到他說的內容、表達的感受和有何需要,並點出他在事件中有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賞。然而,有很多時候,當我們在聆聽時,往往因為自己有不同意見、想法或目標,以致回應時變成「你有你講,我有我講」,彼此未能好好交流。

「一行禪師說過,我們先要和自己溝通,才能和其他人溝通。」如何做到?Jenny指出正念修習對自我了解很有幫助。「我們可透過觀察自己的呼吸,覺察自己的情緒、渴望和批判。當我們心情放鬆或神經緊張時,呼吸的頻率會有很大分別。」Jenny建議大家每天安排一段獨處時間,觀察自己的呼吸,讓身心安住當下,有助產生安定的能量,平靜地面對情緒波動。這樣子,才能有足夠的智慧和適合的狀態去聆聽別人、切身感受對方所想。

Venus鼓勵大家放下手機,重新學習如何跟身邊的人面對面溝通。
Venus鼓勵大家放下手機,重新學習如何跟身邊的人面對面溝通。

3. 深呼吸降溫 長修慈心禪

「現代人,常常手機不離手,我們主要靠甚麼來表達心情?」來自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的王蓓恩博士(Venus)問在場朋友這個問題。其實答案大家心知肚明:「是emoji!」Venus表示,當我們越依靠emoji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待真正與身邊的人面對面溝通時候,便越不懂表達自的情感,「還是拿起手機打短訊發emoji更方便!」但這稱得上是健康的溝通嗎?

Venus更認為,兩個人面對面吵架,總比「面阻阻」零溝通要好,「吵架其實充滿生命力,雙方出發點可能是好意,只不過以情緒化的方式表達。」如何在溝通中避免發怒?將不好的情緒轉化成善念?Venus以醫院急症室的情況作比喻,醫者面對各種突如其來的危難,既要把握時間救人,又要處理傷者親友的情緒,難免令自己長期處於壓力中。「所以醫護人員必先懂得處理心情,才能處理事情。」

溝通是雙向的,只要自己願意踏前一步作出改變,對方漸漸會感受到你的善意。
溝通是雙向的,只要自己願意踏前一步作出改變,對方漸漸會感受到你的善意。

Venus建議,當雙方的溝通出現緊張時候,可試做三下深呼吸,先讓自己冷靜、平靜下來,別讓負面的情緒繼續升級,以致一發不可收拾。Venus當日還即場引領大家修習慈心禪,放鬆身心,合上雙眼,為自己祝福,嘗試明白自己及別人的需要。「修習目的是想令大家舒服,這樣才能保持正念。」只要能漸漸修正自己的思維方式,願意為溝通付出努力、展現更大的包容,接收者肯定能慢慢感受得到,讓彼此溝通重拾正軌。
 

延伸閱讀:
思生活一日營 ── 一場身心靈健康盛宴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