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透或逃出人間這場戲——《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讀後感 (三)

續上期

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曾研究如何令人發笑,寫了一本小書:《笑:論滑稽的意義》[1](Le Rire)。他在書中比較喜劇和悲劇,其中一種分別是後者要令我們對人物的情緒產生共鳴。在這類電影或電視中,導演往往運用大量面部的大特寫,讓我們對角色感同身受,很容易便一起悲傷,甚至流淚;喜劇的觀眾則會被置於幾呎外,作為旁觀者,看到人物重覆或機械化的動作 (包括身體或語言),便會發笑。

大家可在互聯網找出賈克‧大地(Jacques-Tati)電影《我的舅舅》(Mon Oncle)的片段[2]來做實驗。一班頑童躲在高處,輪流對一個又一個路人吹口哨,如果那人因四處張望而撞上電燈柱,吹口哨的小孩便能贏到同伴的賭注。究竟我們會如撞柱的路人覺得痛,抑或如惡作劇的小孩覺得好玩,就看我們能否抽身成為旁觀者――很多現代人也如此笑看自己的人生。

上次提及《無我境界的人際關係》書中介紹的四種人緣競賽模式[3]。以前的人多數以「努力」作為唯一的方法,心裏只準備面對「成功」或「失敗」的結果,很難想象原來「不努力」也可以是一種策略,更可無視、無懼「成功」或「失敗」。最常見是所謂佛系的生活態度,指怎麼都行、看淡一切、無欲無求。還有尼特族(英語: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是指不就業、不安排就學、不進修或不參加就業輔導的年輕人。造成這現象其中的一個原因是要保護脆弱的玻璃心:為了減輕失望的打擊,先對事或人不予期望,更遑論加以努力。

還有一些人的命就是「不努力」也可「成功」,如富二代或總是運氣好的人。我就認識一位同學,廿多年來,父母和妻子一直支持他養尊處優,終日無所事事、只顧吃喝玩樂。聖嚴師父[4]提示:「很多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不知道這就是我們的福報。」「如果能應用佛法觀念,諸行無常,任何現象沒有恆常不變的,享福不是有福,(那就像不斷使用銀行的存款,如果有出無入)當世間的福報享盡之時,緊接著就是苦報的降臨。」看到這些不努力卻成功的人,我們要知因果和接受因果,相信每人各有前因。就會減少憤怒、抱怨或嫉妒,另外,羨慕之餘,多做好事,期望自己將來也有一樣的運氣。

聖嚴師父的四福觀念提及「知福」。他鼓勵大家:「如果我們能夠知福,就能知足,知足就能常樂。不過知足並不等於甚麼都不要,而是多也好,少也好,好到皆大歡喜」。

我們還要學習惜福及培福。「惜福,就是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包括知能資源、健康資源、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等一切資源。珍惜而不浪費、不糟蹋,尤其不要糟蹋身體,不要傷害名譽、品格,甚至理念、理想。」尤其當我們意氣風發時,就不會恃寵而驕,反而如法師所說:「把握機會,無視於辛苦,不計較侮辱,且又能幫助別人解決苦難,更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不斷地努力求進步,盡自己所能奉獻給需要幫助的人,實際上這就是在求福、培福。」

最後,就是「種福」。法師多次強調「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來種福田的,[…]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社會上貧苦無依需要幫助的人、以及社會、國家的利益和一切眾生的幸福,都是我們的福田。」為了有更多的資源來種福,我們需要努力成長自己,在知識、人格、智慧,以及技能各方面都要增長,因此,「種福」除了別人受惠,自己也得到好處,並使人間這場戲變成利人利己、皆大歡喜的修行!


[1] 作者:Henri Bergson,譯者:徐繼曾,出版社:商鼎。

[2] youtube:sidewalk scene from “Mon oncle”

[3] 四種人緣競賽模式:一、努力而成功;二、不努力卻成功;三、努力後失敗;四、不努力而失敗

[4] 摘自聖嚴法師著作《我為你祝福》及《人生》138期〈慈悲與智慧〉一文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