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大鵬金翅鳥

壇中供奉的大鵬金翅鳥法相:主尊一身兼具代表地、水、火、風、空的五色,周邊圍繞著代表五佛部的五色金翅鳥。此即《時輪》傳規金剛花金翅鳥。
壇中供奉的大鵬金翅鳥法相:主尊一身兼具代表地、水、火、風、空的五色,周邊圍繞著代表五佛部的五色金翅鳥。此即《時輪》傳規金剛花金翅鳥。

佛教所說的「大鵬金翅鳥」!此鳥又稱妙翅鳥,梵語名Garuḍa,漢文佛經音譯作「迦樓羅」。

綜合多種漢文經論,金翅鳥體形龐大,南贍部洲僅能容納牠的一隻爪。其雙翼由珍寶所成,伸展時長達數百萬里,世間沒有任何眾生比牠飛得更高。由於業力使然,以龍為食。金翅鳥和龍族都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四種,卵生金翅鳥只可吃卵生之龍,胎生金翅鳥可吃胎生、卵生之龍,濕生金翅鳥可吃化生以外的龍,化生金翅鳥則可吃任何的龍。據講若不依此規律進食,吃了不同種類的龍,金翅鳥便會喪命!

金翅鳥每天遍遊四大洲覓食,一日之間可吃一龍王及五百小龍!進食之際,牠會把龍吞入頸囊中,又吐出噉食,其時龍還未斷氣,痛苦萬分,悲號連連。幸好,龍族若以僧人袈裟遮蔽身軀,或帶著金翅鳥死後心臟變成的寶珠,金翅鳥即無法進食;佛陀也曾教化金翅鳥不要殺生、受持三皈五戒,並承諾讓弟子每天加持食物給牠們。因此,漢傳佛教日常上供,都會把少許飯菜送出外邊,並念誦:「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

部分金翅鳥信受、擁護佛法,故被列為「天龍八部」護法之一。這種金翅鳥只是凡夫眾生,屬於世間護法,並非三寶弟子的皈依處。漢傳佛教中,除了施食或整體性地供養諸天護法外,似乎沒有特別崇拜金翅鳥。

正如〈普門品〉所言:「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非人等身得度者,(觀音菩薩)即皆現之而為說法。」除了世間的金翅鳥,也有佛菩薩示現的出世間金翅鳥。唐‧不空譯《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經金翅鳥王品》,記載金翅鳥王自言「我住大菩薩位」,並有相關真言及修法。不過,此法在漢地並不流行。

藏傳佛教中,世間金翅鳥只在整體性的護法供養、壇城外圍、佛陀光背等處出現,但出世間金翅鳥卻很受重視,有非常多的修持及灌頂儀軌。

持明遊戲金剛伏藏《猛暴遍伏傲慢:鵬鳥修法盡滅凶惡灌頂‧伏魔雷霆火舌》把金翅鳥分為三類:大德飲血尊(Palchen Heruka,密宗的重要本尊)為調伏凶惡狠毒之眾,化現金翅鳥王之相,是為「智慧鵬鳥」;某些菩薩依於往昔願力,為壓制傷害眾生之惡龍厲鬼,化生「事業鵬鳥」;於須彌山頂等處胎生,因有情業力而具神通的「世間鵬鳥」。

蔣揚欽哲旺波合編三大伏藏之《具火翼紅鵬加持灌頂易讀輯列》也提及,世間鵬鳥居於大海邊或大樹頂,以四生之龍為食糧。由於龍身有毒(龍族用毒作為武器),金翅鳥死時會因此毒性而全身著火焚毀,連帶燒掉叢林;剩下金翅鳥的心臟變成寶珠,龍族將之戴在自己頭頂,則能免受其他金翅鳥傷害。世間鵬鳥見佛聞法、成為居士的,歸屬外八部眾之列。至於在忿怒本尊頭上、手上飛翔的鵬鳥,乃為對治龍害而由智慧幻變的化身鵬鳥。諸佛、菩薩、聲聞,為調伏惡龍而進入禪定,化現金翅鳥相,謂之智慧鵬鳥。

自古皆相信皮膚病是由毒龍引起的,故修持金翅鳥法門能療癒各種皮膚病。慧寶(Mati Ratna)伏藏《黑伏魔母鵬鳥修法》還說本尊能對治毒龍、厲鬼、地主,迴遮咒詛、邪術,消滅疫疾、戰禍、神魔鬥爭等。

之所以稱為「金」翅鳥,蓋其出生時會發出顯赫威光,以及雙羽由珍寶造成,並不一定是金色。藏傳即有白、紅、藍、黃、綠及花(雜色)金翅鳥。

有趣的是,明‧憨山大師《六詠詩》中,題為〈心〉的一首寫道:

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如何在人中,日用而不見。

金翅鳥的心,對於龍王是能照破黑暗的明珠,對於轉輪聖王(古印度傳說中統一天下的王者)是能滿願的如意寶,但金翅鳥平時卻不知道自心有此力用。同樣地,我們的真心實性中,本具諸佛一切智慧與功德,只因自己惑於外境,隨轉起執,才一直沒發覺罷了。[1] 禪宗強調明心見性,密宗修持金翅鳥亦然:世間觀為淨土、自身觀為本尊、聲音觀為真言、意念觀為智慧,藉此培養一切諸法本然清淨的見地,所有密法的究竟目標皆是如此。若執著自身本尊實有、咒語具何威力,不僅不能開悟,更可能成為受生鬼神之因。


[1]憨山大師之前已有祖師提出這種比喻,大師則將之寫成偈頌體。宋‧延壽編集《宗鏡錄》云:「如金翅鳥,命終之後,骨肉散盡,唯有心在。難陀龍王,取此鳥心,以為明珠;轉輪王得,以為如意珠。然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幻身雖滅,真心不壞……若能了此常住真心,即同獲於如意珠寶。」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